汉语汉字
蛎,汉语二级字,读作蛎(lì),繁体是蠣,部首是虫,字码是U+86CE。
现代释义
1. 〔牡~〕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可食,味鲜美,亦能提制蚝油。壳烧成灰可入药。亦称“蚝”、“海蛎子”。
【名】
牡蛎。也叫“蚝”〖oyster〗。如:蛎灰(用牡蛎壳烧制成的灰);蛎房(指簇聚而生的牡蛎);蛎粉墙(用蛎灰粉刷的墙)
。鸟名〖oystercatcher〗。喙和足红色,头、颈、上胸和上背羽毛黑色,下背至尾基以及下体皆白色,尾羽其余部分黑色。常活动于海滨沙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蠕虫等。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𠀤力制切,音例。《说文》作蠇。蚌属。似螊微大,出海中,今民食之。《类篇》雕百岁化为蠇。《广韵》牡蛎也。《酉阳杂俎》牡蛎言牡,非谓雄也,介虫中唯牡蛎是咸水结成也。《本草》今海旁皆有之,附石而生,磈礧相连如房,呼为蛎房,晋安人呼为蠔莆。《郭璞·江赋》𤣥蛎磈磥而碨䃁。《注》《临海水土物志》曰:蛎长七尺。《南越志》曰:蛎形如马蹄。
又石蛎。《本草》海鹞鱼,一名石砺。
又《韵会》《正韵》𠀤落盖切,音赖。义同。亦作𧖄。
基本字义
1. 〔牡~〕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可食,味鲜美,亦能提制蚝油。壳烧成灰可入药。亦称“蚝”、“海蛎子”。
【名】
牡蛎。也叫“蚝”〖oyster〗。如:蛎灰(用牡蛎壳烧制成的灰);蛎房(指簇聚而生的牡蛎);蛎粉墙(用蛎灰粉刷的墙)
。鸟名〖oystercatcher〗。喙和足红色,头、颈、上胸和上背羽毛黑色,下背至尾基以及下体皆白色,尾羽其余部分黑色。常活动于海滨沙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蠕虫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 日语读音 KAKI
粤语 lai6潮州话 li6
参考资料
.汉典.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11:39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