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陵, 古县名。汉元鼎间置,因在蚕陵山下得名。治所在今四川茂汶西北。东晋以后废。
发展历史
据众多文献考证,岷江上游河谷早在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生息。夏后,便是蜀族活动之地,夏初曾建都于蚕陵。
司马迁《史记.三世表.正义》:“蜀之先王肇于人皇”。人皇乃黄帝,“黄帝娶西陵氏(蚕丛氏亦称蜀山氏)女嫘祖为妃”。《蜀王本记》:“蜀之先登王者蚕丛”西戎蚕丛氏得帝喾封蜀西,西戎蚕丛氏居山下石室,即为王都。后黄帝妃薨葬于蚕丛山下,蜀山更名为蚕陵山。蚕丛都亦更名为蚕陵之都,在蚕陵山下一巨上建嫘祖祠祭之。西戎蚕陵氏到雅鲁、于永开发蜀地(成都平原)从这里走向辉煌。从蚕丛传至柏蠖、渔凫、蒲泽(鳖灵)、开明达五世。
战国至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在岷江上游设湔氐道蚕陵为湔氐道所辖。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冉駹戎王辖地置汶山郡所辖蚕丛地名为霸陵(八陵)县。置北部都尉。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北部都尉辖八陵县。
东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八陵仍属北部都尉所辖。到灵帝时为汶山郡所辖。
三国:蜀汉将霸陵(八陵)县改为蚕陵县。稗官野史言:
姜维命属下,按诸葛遗命在蚕陵城北里许,摆下“旱八阵”,防羌人来侵。
西晋:(公元265年—316年)蚕陵为汶山郡所辖。西晋武帝太康中(公元280年—289年)汶山郡在蚕陵置守兵防守。东晋(公元317年—420年)仍然如是。
南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置绳州,蚕陵为为绳州所辖。
北周:保定四年(公元564年)改绳周为汶州,蚕陵为汶州所辖。
陈:天康元年(公元566年)蚕陵羌被迫造反,被讨平后在叠溪置翼州。
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蚕陵为蜀州所辖为翼针郡(郡址在叠溪)。
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翼针郡(蚕陵)领翼针、翼水、左封三县。
开皇八年(公元588年)为会州所辖。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为广阳州所辖。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翼针为汶山郡所辖。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蚕陵为会翼州所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仍为翼州所辖。
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佛教盛行,将嫘祖祠更为佛祖庙。翼州刺史,上大将军李玄嗣、翼针县令范孝同、翼水县令席义静、左封县令刘保德等在叠溪成北的较场坝的点将台(平地一台状米多高椭圆巨石)崖造佛像22龛。计76尊,石兽20余座,题记19龛。造像全为雕刻,以释迦牟尼、弥勒佛、
观音菩萨坐像为主。龛为二层,外框为方形,内为圆形顶,主佛释迦牟尼高140厘米,宽89厘米,深25厘米高坐须弥法座脚踏莲花,头饰螺髻,着通肩大衫,法像慈祥庄重两耳垂肩,施说法手印,造型丰满生动形态各异,雕刻十分精细。其中李玄嗣、行治中张仲品,敬造释迦牟尼及弥勒佛像二龛。助布施主,录事参军常铨胄、司仓参军李德超、行司户参军王季札、参军刘绍钧、县丞冯师才等造像题记。
叠溪下海子(地震湖)佛教摩崖造像,在今较场乡政府北300米,距叠溪下海子(地震湖)300米的高崖壁上造像一龛。呈长方形,穹隆重顶,龛高0.87米,宽0.09米造佛像一,弟子二。佛,跏跌坐于须弥莲花座上,上告螺髻,双目平视,右手作说法印,左手掌心向上置于下腹前,佛高0.44米,肩宽0.14米,膝间宽0.21米须弥莲花座高0.155米。左侧弟子侍立一傍,双目平视,双手下垂。像高0.5米,宽0.55米;右侧弟子立像高0.46米宽0.15米,龛前左右角各有一石狮子,无年题记,应为初唐佛教摩崖造像。
唐.贞观八年(公元627—649年)修筑叠溪城。稗官野史言:樊梨花率兵征西,曾经在石佛庙天然巨石上点将,排兵布阵,故曰“点将台”。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蚕陵属通化郡所辖。
唐、乾元元年(公元753年)翼州(蚕陵)改为翼郡。唐、肃宗(公元758年)复为翼州。领卫山(蚕陵)、翼水、峨和(松潘镇平)三县。
五代十国:前蜀时为蚕陵郡。领翼针、清江、广柔、左封四郡县。
宋:蚕陵郡仍领翼针(蚕陵)、清江、广柔、左封四县。稗官野史云:老令公杨业征西夏死后,佘太君继续征西夏曾于“点将台”点兵,在野鹤山凿藏兵洞,俗名“偷油洞”,该洞可藏兵,到河取水不被羌兵发觉,该洞毁于地震。四郎送回其父杨业金枪,佘太君将金枪置于悬崖上以作纪念。后人称“金枪岩”。太君在对面山上暗地演兵擂鼓,后人称“擂鼓山”。
元、至元九年(公元1171年)置吐蕃宣慰司辖蚕陵、清江、广柔、左封四县。元、三十年(公元1272年)癸巳七月二十七日,元朝开国忠顺公之孙,刘上万户领兵镇守蚕陵。
明、洪武初,在蚕陵置千户所。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方御史大夫丁玉,命指挥使童胜,复筑叠溪城。城高一丈,围三百九十丈,有四门。到明、景泰初复修,城高2.5丈,围1314丈。至明、成化年重修城南,有玉津楼、祈雨台、建伍庙、城隍庙、吉祥庙。城北五里许有玉垒洞,可容数十人,石壁有无名氏题刻“玲珑仙室、万山他平地,片石两洞天。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双槐山人题:“春日行外,闲寻野鹤山。芳草迳,游泥壅磴阑。古洞堪行乐,新吟可笑谈。酩酊西山颠,随柳过前川。”“玉垒洞”、“野鹤山”,“行快乐窝”。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叠溪地震。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改称叠溪营。(道光、茂州志、杂记)叠溪八景:龙池晓月,池中有龙,遇吐烟似月光照映;小关烟雨,四时烟雨迷天;炭沟春早,草花先发,稞麦预熟;海印晚照,日暮常有霞光掩映。排栅片天,地势平衍,云气氤氲。马鞍积雪,其山高耸,四时积雪,历年不化。临翼双泉,发源于玉津洞,唐、节度使李德裕曰:“玉津泉”,明、侍郎罗绮治亭于池上。石轮圣灯,唐、李广置石轮寺,晚间出圣灯,霞光灼灼。
清、至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蚕陵为茂松道所辖。清、乾隆三十年,总兵云托等题诗如:“山中野鹤飞何处?石窟犹存宝帐图。古代战场指点在,汉关要害沓然无。腰镰稚子横牛背,唱晚归樵觅酒炉。共说偬戎云鸟阵,夜深鬼语不相呼。”
清、咸丰(公元1861年)巴珠各别广镇指挥使司从二品,苏土司造反占领叠溪营,后为茂州所辖。“旱八阵”巨石上刻“蚕陵重镇”。
民国、叠溪归茂州所辖设区,到公元1925年叠溪设邮政代办所。到民国22年(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强烈地震,有感范围北至西安,东达万县西至阿坝南达昭通。
地域概况
叠溪城以西到松坪沟,山崩塌形成水堵。磨房沟、
鱼儿寨、白腊寨等11个大小海子(堰塞湖)。北至平羌沟、猴儿寨,一小时后,岷江反涌,涌至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沙湾城堡被淹没,当时到沙湾清真寺集会的回族103人,共300余人遇难。八月二十七日水淹普安、九月六日水淹泉水岩的观音庙,高峡平湖群山旋绕,逶迤达12.5公里。宽2公里今称大海子,大桥旁的新街对岸的观音庙、水磨坊、榨油坊全被水淹。九月三十日,小海子的水漫入叠溪堰(进沙子河坝约1500米处)该堰顶高超过银屏岩和大桥堰坝,所以淹没上两堰顶,,使三海连成一片,岷江叠溪下游断流45天;十月七日叠溪堰水开始外溢,岷江复有了细流。岷江上游阴雨连绵江水大增,又有余震,触发松坪沟内工棚、白腊等海子溃水涌入,叠溪湖不堪重负外溢增大,十月九日七时许余震触发叠溪堰崩缺,积水顷刻涌出,惊涛拍岸,声如雷鸣,大定以上,浊浪排空浪高达20余丈,叠溪以下,至两河口,洪峰将黑水河拦腰截断,黑水倒涌淹没沙坝。燕儿岩以上岷江两岸一扫而光。溃流于晚间9时到达茂县,大河坝、花鼓园等地尽成泽国。11时到汶川次日凌晨3时许洪峰横扫都江堰,冲没鱼嘴、安澜桥、韩家坝、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渠道防洪堤坝荡然无存,邻近的崇宁、郫县、温江、双流、崇庆、新津等地均受巨灾,不完全统计死亡达2500余人左右,因水灾,大定死亡24人,石大关23人,长宁21人,椒园32人,大河坝71人茂县冲毁农田2686亩,房舍729间,冲走粮食2579石,牲畜死亡2170头;汶川县死亡483人,房屋346间,牲畜死亡2315头,土地4000余亩,(两县只统计当地人,外来人口不计)损失惨重。洪峰到灌县雷霆万钧,汹涛过处城墙、房屋瞬息不见;地震后两岸山体破坯,嶙峋垒列。震后两月中一遇风起,飞沙走石狂奔江中。南至石大关21个羌寨覆没,另有13个羌寨房屋垮塌,茂县一带房屋摇摆如扇,梁柱忽开忽合,屋瓦抛飞,山岩崩塌。叠溪后山的七珠寨30余户羌民连农田全翻盖于山下。鱼儿寨地震后起火,所幸连日阴雨,火灭。斯时叠溪城内有278户人家,还有国民党有一个连驻军,另有来赶庙会的,上下的骡马帮约690余人沉于江底。龙池寨全寨覆没,在河谷中变作横高100余米的山脊;原叠溪城北与较场是一片平地,震后,有一里塌陷,至此不连接。叠溪城仅存东门、城隍庙、火药碾子、石狮子、蚕陵重镇巨石碑、玉垒洞、唐时的摩岩造像等遗迹。据川省震灾委员会调查震区计死6865人,伤1925人;损失房屋5108间;牲畜9678头。岷江沿岸田地冲毁;有4790余人无家可归。叠溪、大桥、银屏岩三山崩塌堵塞岷江形成三大海子(堰塞湖),积水40余日。1933年10月9日下午7时许塞湖开始瀑溃积水涌出,浪高达20余丈,浊浪排空,飞奔南去。
震后茂县旅蓉同乡会,社会团体等纷纷向四川省政府呼吁。省府向南京政府行政院、军事委员会、内政部、财政部、赈务委员会,电告震情,求拨巨款赈济。震后近一月,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始派成都水利知事公署技术主任全靖川等人,赴叠溪调查。四川屯殖16署派人与全靖川等10余人前往,因路垮塌,日行30余里至大定一庙内投宿,全遇一老僧乃故人秉烛而谈,余人皆睡,忽闻呼啸巨吼之声大震,二人出庙观看,浊浪翻天,二人不及呼唤众人,奔向山脚,顷刻水淹庙顶,转瞬庙无,第一次调查人除全靖川外无一幸免。十二月复派督办上校副官刘铭吾和全靖川,电台一部由台长朱明昕等30余人赴叠溪调查,历时五天,尚存中段海子,积水已消,,下段积水已无,唯大海子、上海子、工棚海子、鱼儿寨、白腊寨等海子尚存,如不疏导必成大患,在各界人士资助下集资一万二千元,在郭、全等人指挥下,调集县境民工500余人,历时四个月初将堰塞湖可能溢出的积水疏通,并督修道路。工程毕,树立积水疏导纪念碑于较场坝“点将台”左侧,将碑文刻于大石中部,高i.09米楷书竖刻22行,277字,刻记民国22年,叠溪地震后疏导积水疏导过程,民国23年4月15日立。地震形成上下两个地震湖,当地人叫海子。长10余公里,面积为3.89平方公里,最宽处692米,水深81米,出口狭小,湖水涌出,水花飞溅,形成“四面山峦回峰映,一潭碧水峡口流”的美景。海子群山环抱,七珠山倒影辉映于湛蓝的水中,因地震而得此美景。叠溪古城遗址,为当今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地震毁坏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