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激酶(Lumbrukinase),是从特种蚯蚓中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酸性蛋白质),分子量为1.6万~4.5万D。蚓激酶为抗血栓药,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性疾病,尤其是伴纤维蛋白原增高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的患者;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可改善症状、防止病情发展。
药物相关信息概况
目前的临床试验表明,蚓激酶对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肺心病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常见病治疗作用确切,且不良反映小,患者易耐受。尽管尚有许多问题需要大规模,长时间的临床对照研究解决,但展望未来,蚓激酶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会有更好的前景。
药品名称
中文名称:蚓激酶
英文名称:Lumbrukinase
别名:蛋白水解酶;Bolucke;Lumbrokinasum
分类
循环系统药物 > 抗血栓药物 > 溶栓剂
剂型
1.肠溶胶囊剂:200mg(300U);
2.注射剂(粉):5 000U。
药理作用
1982年日本发现蚯蚓的肠和体液中有尿激酶样蛋白酶。1984年国内从人工饲养的赤子爱胜蚓中分离纯化出纤溶酶,即蚓激酶;为酸性蛋白质,分子量为1.6万~4.5万D,能在生理条件下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直接降解以及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加速血栓的溶解。动物实验表明,它还具有抑制血小板黏附、降解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FⅧ的作用。蚓激酶可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黏度、增加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降低纤维蛋白溶血酶原激活物抑制活性、增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
蚓激酶已被证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它是一种多分子重组口服制剂,与血栓(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能够跟踪溶栓,有效溶解微栓,改善微循环,加强心、脑血管侧支循环,开放性修复血管受损内皮细胞,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供氧功能,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栓再次形成。修复血栓发生后周边坏死脑细胞,挽救半暗区。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并越来越多地用在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心。
药代动力学
用静脉注射125I标记的蚓激酶后,体内血药浓度6h后接近于零,瞬时尿排出测定18h后趋于零,即使大剂量在体内停留时间也不会超过24h。表明长期服用不会在体内蓄积。蚓激酶口服易吸收,服药后40~80min即可发挥药理作用,其半衰期为1.5~2.5h。
适应证
用于血栓性疾病,尤其是伴纤维蛋白原增高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的患者。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可改善症状、防止病情发展。
主要治疗疾病
冠心病
t-PA和PAI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一对生物调节因子,对纤维持纤溶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t-PA可特异性地与血栓中纤维蛋白结合,具有选择性溶栓作用。PAI则是其快速抑制剂可与t-PA及尿激酶不可逆结合而使其灭活,且可抑制尿激酶的作用,对调节纤溶系统起决定性作用。使冠心病患者PAI 活性增高,抑制t-PA活性,导致纤溶低下。尿激酶主要通过激活血浆中纤溶酶原,使其转化为具有溶栓活性的纤溶酶,从而降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凝块,使血栓融解。而蚓激酶还可直接融解纤维蛋白。有研究表明,AMI组患者治疗12h,血浆t-PA活性明显升高,至第3天,与治疗前差异仍有显著性,直到第7天才逐渐恢复至原水平。而蚓激酶治疗5天后,可明显提高纤溶系统功能。因此尿激酶溶栓同时口服蚓激酶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减少溶栓后再梗塞的发生。
脑梗塞
脑梗塞是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病地50%~60%。脑卒中在很多国家已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致死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占整个脑卒中发病率的60%~80%,且致残率很高。在脑梗塞的急症期,控制脑水肿,增加脑血流量及脑组织氧饱和度等措施对病人肯定是有益的。临床观察表明,665例脑梗塞患者接受蚓激酶胶囊口服15~28天的治疗,显效率为60.94%~73.66%,总有效率为88.0%~98.88%。98.6%的患者栓塞体积明显缩小,栓塞体积平均缩小率为74.1%。服药3~5天口眼歪斜和肢体麻木的改善率占79.85%。治疗后对于患者头昏头痛改善率为95.95%。舌僵语塞改善率为94.7%,口眼歪斜改善率为91.3%,半身不遂改善率92.3%,肢体麻木改善率92.9%,手足拘急改善率85.7%。临床研究证实,蚓激酶与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不影响机体正常的凝血系统功能,可明显减少缺血半暗带的范围。采用蚓激酶治疗脑梗塞,对患者瘫痪肢体恢复有明显效果,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病残率,且后遗症状轻微,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优于腹蛇抗栓酶和血栓心脉宁,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见的阿司匹林疗法和盐酸噻氯匹啶等药物,副作用轻微,是预防和治疗脑梗塞较理想的类似t-PA作用的口服抗拴溶栓药物。
糖尿病
血浆GMP140是血小板或内皮细胞的活化释放产物之一,研究表明血浆内GMP140含量的测定也能反映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及血栓形成倾向,而TXB2为XA2的代谢终产物,后者具有很强的促血小板聚集和缩血管作用。诸多报导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浆GMP140和TXB2水平显著增高,说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增高,这是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早且发生率高及易并发微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蚓激酶是从人工饲养的赤子爱胜蚯蚓中提取的一组酸性蛋白质。糖尿病患者口服蚓激酶2周后血浆TXB2水平明显下降,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提示蚓激酶对血小板粘附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浆GMP140水平治疗后也显著下降,说明蚓激酶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肾病综合症
蚓激酶是从特种蚯蚓中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198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蚓激酶具有溶栓,抗凝及去纤作用。目前已证实其作用机制,一是有纤溶酶原激活物(类似t-PA)作用;二是与纤维蛋白结合使纤维蛋白迅速降解。具有直接和间接溶栓功能。肾病综合症患者常有内凝固系统的凝血活性增强。纤维蛋白原增高促使血液凝固,促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NS患者多数处于高凝状态,并有血栓形成的倾向。山东医大附院侯明等研究结果证明纤溶激酶活性(主要是t-PA)降低及纤溶抑制活性(主要是a2-PA)增强,是慢性肾小球疾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组的试验检查提示血纤维蛋白原及血黏度指标显著增高,这与国内一些学者的报道基本相符。设想该组使用蚓激酶治疗PNS的作用,就在于补充或增加了血液中t-PA的含量,从而使NS时血液纤溶系统中激活 与抑制因素的失衡状态得以重新平衡,起到抗凝和溶栓改善肾小球微循环的作用,达到降低尿蛋白和改善肾功能的目的。1983年日本宫崎大学美原恒使用蚯蚓提取物,临床治疗血栓栓塞疾病上千例,有效率达80%以上。1993年朱长连等报道9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口服蚓激酶提取物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2例肾功能不全者,经过蚓激酶治疗后有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是令人鼓舞的。该组20例PNS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P<0.05有显著性差异。至于Ⅰ型和Ⅱ型疗效的差别可能与其病程长,肾损害的程度较重,病理类型不同有关。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做病理分型和疗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肺心病
蚓激酶对肺心病的临床研究证实,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发生明显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对病人甲皱微循环检查表明,治疗前发现的红细胞聚集,血色暗红的现象得以改善,患者体内氧含量增多,胸闷气短,发绀症状减轻,没有出现不良反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肺心病的抗拴溶栓药物。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在3~7天内为急性,发病7天以上者为慢性。急性者用尿激酶等溶栓治疗效果好,慢性则基本无效。慢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多见,尚无理想疗法。单纯口服蚓激酶2粒tid,21天,结果表明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总有效率为79.99%,显效28.57%,总有效率接近小分子肝素皮下注射(82.20%)。蚓激酶疗效确切。
禁忌证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有出血倾向者。
2.蚓激酶宜在饭前0.5h服用。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可出现皮肤瘙痒、皮疹、恶心、腹泻等。
用法用量
1.作为治疗,每次2粒,每天3次给药,3~4周为1个疗程,可连服数疗程至症状好转;作为预防,则一年春秋两季各服1个疗程。
2.静脉滴注:每次2 500~5 000U,每天1次。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专家点评
蚓激酶是一种纤溶酶的复合物,有溶解血栓的作用。临床应用显示,蚓激酶可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缩短优蛋白溶解时间,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黏度t-PA活性增加,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降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等。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增高,以及血小板聚集增高症。1560例脑梗死患者口服蚓激酶胶囊,每例疗程21天,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脑血管扩张药,总有效率88.2%,显效率68.9%。纤维蛋白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明显减少,血液流变学有改变。除个别病例服药后有皮疹,皮肤瘙痒、恶心外,无其他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