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Bidens pilosa L.),
菊科鬼针草属的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钝四棱形;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无舌状花,盘花筒状;瘦果黑色,条形,略扁;花期8—9月;果期9—11月。《
李时珍医学全书》中最早记载鬼针草:“生池畔,方茎,叶有桠,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
植物学史
《李时珍医学全书》中最早记载鬼针草:“生池畔,方茎,叶有桠,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鬼针草种子的顶端有三四枚芒刺,有人路过便会粘在人的裤脚上,所以又叫粘人草,这个名字展现了鬼针草的特性。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疏的柔毛,基部直径可达6毫米。茎下部叶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开花前枯萎,中部叶具长1.5-5厘米无翅的柄,三出,小叶3枚,很少为具5 (-7) 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有时偏斜,不对称,具短柄,边缘有锯齿、顶生小叶较大,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具长1-2厘米的柄,边缘有锯齿,无毛或被极稀疏的短柔毛,上部叶小,3裂或不分裂,条状披针形。
茎下部叶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开花前枯萎,中部叶具长1.5~5厘米无翅的柄,三出,小叶3枚,很少为具5 (-7) 小叶的
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有时偏斜,不对称,具短柄,边缘有锯齿、顶生小叶较大,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具长1-2厘米的柄,边缘有锯齿,无毛或被极稀疏的短柔毛,上部叶小,3裂或不分裂,条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直径8-9毫米,有长1-6(果时长3-10)厘米的花序梗。总苞基部被短柔毛,苞片7-8枚,条状匙形,上部稍宽,开花时长3-4毫米,果时长至5毫米,草质,边缘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外层托片披针形,果时长5-6毫米,干膜质,背面褐色,具黄色边缘,内层较狭,条状披针形。无舌状花,盘花筒状,长约4.5毫米,冠檐5齿裂。
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长7-13毫米,宽约1毫米,上部具稀疏瘤状突起及刚毛,顶端芒刺3-4枚,长1.5-2.5毫米,具倒刺毛。
近种区别
主要品种
主要变种
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 L. var. radiata Sch.-Bip.)与鬼针草的区别主要在于
头状花序边缘具舌状花5-7枚,舌片椭圆状倒卵形,白色,长5-8毫米,宽3.5-5毫米,先端钝或有缺刻。
产地生境
产中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海拔50-300m。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长于温暖湿润气候区,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
砂质壤土及粘壤土为宜。
分布范围
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和四川。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药用价值
鬼针草(Bi&m pilosa L.)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称鬼钗草、粘人草、粘连子等,我国多省均有产,为我国民间常用药,味甘、淡、苦,性微寒,归肝、肺、大肠经。内服可治疗急慢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胃肠炎、疟疾等,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等。现代研究表明鬼针草主要成分为黄酮化合物、聚乙炔类化合物、三萜类和甾醇类化合物、有机酸及脂类、生物碱、糖、维生素、挥发油、胆碱等;另有各种氨基酸和9种常微量元素。
鬼针草属植物药含有黄酮类、酚酸类、聚多炔类及挥发油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保肝、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可用于高血压、急性黄疸型肝炎、痢疾、跌打损伤、烧伤、前列腺肥大、足癣等疾病的临床治疗。
鬼针草为中国民间常用
草药,性温,味苦,无毒,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民间常用它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近年发现,该药对
血压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高血压病人服了此药可使血压降低,血压偏低者用药后可使血压升至正常,临床则多用作降压。用鬼针草降血压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还可以避免某些降压药性功能障碍的副作用。
【归经】肝、肺、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阑尾炎、肾炎、胆囊炎、
肠炎、细菌性痢疾、
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
闭经、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感染、小儿惊风、疳积等症。
【禁忌】孕妇忌服。
【作用】
【药用附方】
物种危害
为一年生晚春性杂草。以种子繁殖,一般4月中旬至5月份种子发芽出苗,发芽适温为15-30℃,5月上、中旬大发生高峰期,8-10月份为结实期。种子可借风、流水与粪肥传播,经越冬休眠后萌发。
主要危害如下:
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