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所著的一篇
散文,选自《
礼记·学记第十八》,题目为编者取节选部分开头四字,主要是讲教学相长的道理。文章虽然短小,但是逻辑性很强:第一步,用双重否定句强调实践出真知;第二步,说明所谓“知”,包括向人学以后的知“不足”和教人学以后的知“困”,实际上是知了“不知”的所在;第三步,再强调用自反、自强来化不知为知;第四步,由此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可见,“教学相长”不仅仅是说明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还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作品原文
虽1有嘉肴2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3也;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5也。是故6学然后知不足7,教然后知困8。知不足,然后能自反9也;知困,然后能自强10也。故曰:教学相长11也。《兑命》12曰:“学学半13”,其14此之谓乎?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亲口去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好到极点的道理,不亲身去学,就不知道它的灵验。所以,向人学以后才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学以后才知道自己有被难住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才能反省自己;发觉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说命》说“教与学,各获益一半”,是不是说了这层道理呢!
作者简介
戴圣(生卒年不详),西汉今文经师,《礼》小戴学的创始人。字次君,梁(今河南商丘)人。与其叔戴德从后苍学《礼》,时人称为“小戴”。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会议,成帝时再任博士,官至九江太守,并创立《礼》小戴之学,与《礼》大戴之学、庆氏之学并立于学官。戴圣以其学授梁人桥仁、杨荣。桥仁官至大鸿胪,家世传其业,杨荣官至琅玡太守。由此,《礼》小戴又有桥氏、杨氏之学。今所传《小戴礼记》(见《礼记》,后列入儒家“十三经”之一),为东汉学者托小戴之名的礼经之《记》的辑本,非戴圣手定或所传。
诗文赏析
《虽有嘉肴》主要是讲教学相长的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是中国古代学者发表主张、阐述道理常用的方法。正是因为如此,读者完全可以把这篇《虽有嘉肴》当作一篇短小的议论文来看。
文章针对的对象是学业有成,能够向别人传授知识的人。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学习是人们获得知识、安身立命的唯一路径。第二,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人们会发现知识的不足,就会明白需要继续学习。第三,学和教互相促进、得益,学无止境。这里的教可以理解为实践行为。结论是学和教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偏废。
为了说明教学相长的道理,作者首先用举例的方法论证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说的是,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尽管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这里,便是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式,通过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推论出我们不是很熟悉的道理。接着,作者推论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最后得出结论:“故曰:教学相长也。”自此,教和学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为了增强这个结论的说服力,作者还特别引用了古代典籍《尚书·兑命》中的一句话——“学学半”。用今天的话说,教就是学的一半,教也是一种学习。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作者认为,教和学可以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意思,并不是读者普遍理解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而是指一个人从事教育工作,与他自己的学习活动,是相互促进的。虽然说是教学相长,但这里主要是强调的教对学的促进作用。换言之,有教学的需要,学习才会更深入;从事教学工作,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增加学习的动力。
在戴圣看来,学习主要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学则类似于一种实践活动;所以说教学相长,实际上也是讲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实践活动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深化人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中国古代儒家很早就有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很了不起的。这篇文章思路顺畅,句式简洁整齐,自然而然形成形式上的美感。在写作手法上,文章多处使用了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扩展阅读
今本《礼记》,也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之一。《礼记》中的“礼”,指的是《仪礼》(即《礼》或《士礼》);“记”是指对经文所作的解释、说明或补充。实际上,《礼记》是一部先秦至两汉时期儒家关于各种礼仪的论著以及礼学文献汇编。它的内容庞杂、繁富,综合了儒家传统礼学的各个方面,既阐释了《仪礼》所载各种礼仪制度的意义,也点滴记述了夏商周三代所传之礼,其中还记载了孔子及弟子关于礼的问答、阐释,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礼学思想的重要资料。《礼记》既可与《仪礼》、《周礼》相互补充,又可相互印证,是“三礼”中对后世产生影响较为重大的一部儒家关于礼学的代表著作,对于研究中国二千多年以来的礼仪制度、礼学思想、礼教学说、礼法道德乃至人们的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