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虱(学名:Phthirus pubis)是阴虱科、阴虱属昆虫,又名耻阴虱、蟹虱,是仅寄生于人体毛发的一种寄生虫。成虫长度为1.5-2.0毫米。虫体扁平,呈灰白色,体形宽短,形似螃蟹,前足及爪均较细小,中、后足胫节和爪明显粗壮。胸部宽短,腹部前宽后窄。
动物学史
吸虱亚目(Anoplura)在大约750万年前分化成两个主要的进化支:第一支包括棘虱科(Echinophthiridae)、鄂虱科(Linognathidae)、甲胁虱科(Hoplopleuridae)的甲胁虱属(Hoplopleura)和Pterophthirus属,多板虱科(Polyplacidae)的拟鄂虱属(Linognathides)、新血虱属(Neohaematopinus)和树鼩虱属(Sathrax);第二支包括血虱科(Haematopinidae)、多板虱科的多板虱属(Polyplax)和Lemurpediculus属,甲胁虱科的钩板虱属(Ancistroplax),虱科(Pediculidae),阴虱科(Pthiridae)和猴虱科(Pedicinidae)。
根据分子学研究成果,该亚目下的6个科均为单系群,裂化速率最快的是3种人虱(体虱、头虱和阴虱),在进化树上进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血虱<鼠虱<人虱。
形态特征
阴虱比
体虱(Pediculus humanus)和
头虱(Pediculus capitis)都小,成虫长度为1.5-2.0毫米。虫体扁平,呈灰白色,胸腹相连,腹部短宽,形似螃蟹,故又名蟹虱。阴虱的体前部有3对足,前足细小,后2对足粗壮且有钩,用于抓住毛干基部,而头部则埋在毛囊口内。体后部有4对圆锥形短足,末端具有刚毛。
阴虱身体呈半透明状态,由于身体扁平且紧贴皮肤表面,远看如同皮屑,肉眼不易察觉。吸收人血后,阴虱变为铁锈色或暗红色,因此只有在吸饱血后才容易被发现。
栖息环境
阴虱是一种体外寄生虫,其唯一宿主是人类。它主要寄生于人类较疏而粗的体毛上,尤其是在阴毛和肛周毛上最为常见,偶尔也见于腋毛、眉毛或睫毛。阴虱最适宜的生存温度为29-32℃,当温度达到40℃时则无法摄食(吸血)。其适应的相对湿度为76%,但不喜潮湿环境,如衣物湿润,阴虱会爬离人体。它们喜欢粗糙的表面、黑暗和黑色环境。
分布范围
阴虱是一种相当常见的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均可见到。
生活习性
阴虱通常以巨爪牢固地箝抓在毛干基部,而头则埋藏于毛囊口内,用喙器吸取人体血液。它们每天吸血4-5次,每次持续3-10分钟,吸血时将管状口附器刺入皮肤内并射出涎液。
阴虱行动缓慢,在0℃以下不活动,10℃时缓慢爬行,30℃时非常活跃,44℃则很快死亡。与头虱不同,它们移动缓慢,每天前进大约1-10厘米。
生长繁殖
生长发育
阴虱卵孵化成若虫,大约需要一周时间,若虫的外部形态与成虫极为相似。若虫经过三次蜕皮后长成成虫,整个过程约需2至3周。成虫的寿命约为30天,但脱离人体后无法存活,24小时内即死亡。
繁殖方式
阴虱的生活史为不完全变态,一生共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约为30-40天。每五天左右,雌性会产下10-15个虱卵,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孵化。雌性阴虱在其生命周期内会产下约30枚卵,这些卵通常成角度地斜附于毛干上。卵呈椭圆形,长约0.8毫米,外观为铁锈色或淡红色的小粒状。
危害与治疗
阴虱吸血时会将具有刺激性的涎液射入人体内,这不仅引起局部刺激,导致阴虱病;还可传播一些法定乙类传染病,如斑疹伤寒、回归热和战壕热等。阴虱病最常见于青春期或青年人,女性较为多见。儿童睫毛上阴虱的感染病例有所增加,通常是与感染的成人共同生活而传染。
阴虱病最常见传播途径为通过不洁的性接触传播,其占比高达95%以上;但也可能通过被褥、内衣裤、浴巾、坐厕等物品上的阴毛(附有阴虱或虱卵)进行间接传播,偶有母亲传染给婴儿和儿童。
阴虱病的潜伏期一般为7-30天不等。主要症状为:
发现阴虱病感染症状后,应及时就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隔离用具、杀灭阴虱、增强免疫力,并积极治疗同时存在的相关性传播疾病。
具体措施包括剃除阴毛,并煮沸消毒或用熨斗熨烫病人使用的衣物、床上用品和其他污染物以灭杀阴虱。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并对性伴侣进行检查和治疗。应用药物杀灭阴虱成虫和虫卵,常用药物包括硫磺软膏(6%)、25%苯甲酸苄酯乳剂及中药洗剂等。治疗后应进行复查。如瘙痒剧烈,可使用抗组胺剂缓解症状;如有继发细菌感染,则需使用抗生素。
对于眼睫毛感染阴虱的情况,治疗应首先剪除睫毛,清洁睑缘,去除痂皮,并局部涂抹抗生素眼膏。此外,还应检查会阴部、腋下等可能存在阴虱的部位,并对伴侣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过程中需结合皮肤科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