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贝又名虎斑宝贝,是中腹足目宝贝科货贝属软体动物。贝壳较大,呈卵圆形,壳质坚厚,壳表极光滑,有瓷光,色泽的浓淡因生活环境不同而异,一般呈白色或淡黄色,上面布有大小不同的黑褐色斑点;基部中凹,呈乳白色;内唇中部稍靠后方在滑层的下面影印出一块黑褐色大斑。因形如虎皮的斑纹,故名。
形态特征
该种为暖水种,多生活在低潮线以下一米至数米水深有岩礁或珊瑚礁的地方。
鉴别特征
贝壳较大,光滑,富瓷光、壳面通常为灰白色,其上具有不等大小的黑褐色斑点。基部洁白色,壳口两唇的齿短,无色,中凹,呈乳白色。内唇中部稍靠后方在滑层的下面影印出一块黑褐色大斑。
形态描述
背部膨圆,前端较瘦,后端壳顶部位向内凹陷呈浅坑状,两侧缘的基部向内收缩,有的略为加厚。背线明显,微弓曲,多呈淡褐色。贝壳表面极光滑,富瓷光,壳色灰白或淡黄褐色(色泽的浓淡常因栖环境而有变化),两侧缘白色。壳面布有许多不等大小、分布不均匀的黑褐色斑点。形似虎身上的斑纹,这些斑点并延伸到基部的边缘。在内唇外侧的中部,在滑层下面隐约可见黑褐色斑点。壳口窄长,前端部分稍宽,后端略向左方曲,轴唇的齿24—26枚,较细弱,中部较密,两端较疏稀;外唇的齿24—30枚,较粗壮而疏稀。轴沟浅,前渠中凹。前水管沟凸出,后水管沟钝。壳内面白色。
幼体的贝壳,螺旋部约数层,清晰可见,但仍缩入体螺后端的凹陷中。壳面为淡灰褐色,背部具有断续的色带和褐色的斑点,壳顶部多为咖啡色,壳口薄,无齿。
动物的外套膜上,具有暗灰色和浅黄灰色、纵走的条纹,并具有黄色和褐色与壳面符合的斑点,其上面的乳突起较长(约10mm),分枝,其基部和尖端白色,其中部为灰黄色;在外套膜边缘的乳突起短些。触角为黑灰色。水管为灰黄色,末端具有珠状的樱须。足部具灰黄色斑点,其边缘为白色,足底部为灰白色。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地理分布此种分布在我国台湾(北海岸、东海岸、恒春半岛、澎湖列岛),香港(少见),海南岛、西沙和南沙群岛。
国外分布:国外广泛地分布在印度一太平洋区诸岛,如北自日本向南经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东自夏威夷,土阿莫土群岛,亨德森岛,向西经西太平洋诸岛至印度洋科科斯等诸岛到东非沿岸(波斯湾、红海到南非)等地都有它们的踪迹。
生境及习性
为热带和亚热带生活的种类,但热带较多,常栖息在潮间带低潮区或稍深岩石、珊瑚礁质的海底,在水深20m处也有它们的踪迹。
它们喜在黄昏和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或交配。潮水退后,多隐居在岩石的下面或礁石的洞穴中,常喜栖在杯形珊瑚的基部。贝壳表面的颜色,常因栖息的环境不同而变化。凡是沙滩上或暴露在外面的个体,其贝壳的颜色即较淡;凡是隐藏在阴暗处或藻类丛生的地方,贝壳的颜色即较浓,其色黑白分明而美丽。
此种多在春夏产卵。卵呈灰黄色,为不规则的圆形,长68mm,宽60mm,厚18mm(约4—5层卵囊重叠),共约5000个卵囊。卵囊近呈长椭圆形,高4.5—5mm,宽2.6—2.8mm,每个卵囊内约含有962—1321粒卵子,卵子已发育成
面盘幼虫阶段(长0.21一0.24mm),其贝壳与其他幼壳不同,其壳口前缘中央呈三角尖锥形。
经济意义
虎斑宝贝拥有光泽的外壳和美丽的图案,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受到广大收藏者及水族观光者的青睐,是珍贵的观赏性贝类。此外,贝壳可供药用,与其他中药配伍,可治高血压、惊悸失眠、血虚、小儿斑疹等症。除供观赏外,肉可食,还可作为贝雕工艺的材料。
每个贝壳值3~8元(1990年海南三亚);在国外每个0.75—1.50美元,在夏威夷壳长100mm,每个30美元,壳长125mm的售价200美元。
此种宝贝,在50年代中期,在西沙群岛无人居住的岛屿是比较多的,不能说是俯拾即是,但每当潮水退后,一人一次少则采到3~5个,多则十数个不等,到80年代初期就很少见了,所以已将此种宝贝列为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