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路街道位于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09ˊ—36°15ˊ,东经120°15ˊ—120°40ˊ之间。距
崂山主峰18.7公里,东靠
九水街道,北临
城阳区夏庄街道,西部和西北部与沧口街道和
湘潭路街道接壤,面积13.11平方公里;街道辖23个社区居委会。虎山路街道1958~1984年辖区隶属崂山县(1961年崂山郊区建制为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
建制沿革
原属李村镇。原李村镇青岛市李沧区辖镇,区政府驻地。1958年设立李村公社,属崂山郊区。1961年属崂山县。1984年撤销李村人民公社,改李村镇。1988年11月属
崂山区。
1994年李村镇划入李沧区。1996年,面积51.2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辖毕家上流、杨家上流、北王家上流、南王家上流、李家上流、于家下河、王家下河、尤家下河、毛公地、刘家下河、戴家、上臧、长涧、炉房、庄子、苏家、郑庄、侯家庄、佛耳崖、麦坡、桃园、李家庵、东王埠、上王埠、下王埠、石沟、文昌阁、东大村、西大村、东李、南庄、河南、河北、东北庄、东兴村、杨戈庄、新村、曲戈庄、河南庄、河东4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1999年末,李沧区撤销李村镇,以原李村镇的行政区域分别设立
李村街道、虎山路街道、
浮山路街道、
九水路街道4个街道。2000年1月设立虎山路街道。
社区代码
自然资源
境内土壤为
棕壤土类,俗称黄坚土。可种小麦、玉米、地瓜、大豆、果树、蔬菜等。由于地理环境优越,形成了良好的暖湿型气候特征,历史上无特大自然灾害,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及矿泉水、花岗岩等自然资源。境内农林资源丰富,有山林面积6580亩,以马尾松为主,还有部分刺槐。果树面积810亩,以桃树为主,其它为杂果,年产量为800吨。
人口
2004年,辖12个居委会,人口10953户28653人。2010年共有居民65490人。
交通
街道地处进出青岛市陆路交通的咽喉地段,青银高速公路、308国道、重庆路都从辖区经过。
经济状况
2004年,办事处国民生产总值5.6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缴税金10835万元,增长41.5%;实际利用外资652.6万美元,增长44%;实际利用内资10600万元,增长4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000万元,增长20%。
辖区有2个街办企业,以虎山花苑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配件、橡胶、纸箱、铝塑制品、珍珠岩、电镀表为主要产品的综合性工业体系。驻有
青岛林达实业有限公司、
青岛中能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方正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豪伦置业有限公司等单位。
社会事业
辖区内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配套设施齐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项社会事业也日趋繁荣。有青岛市第六十三中学、金水路等小学;社区服务站分布在各社区。所属各社区近年来共投资近千万元硬化了道路、修建了游园、活动室等场所,设有健身路径十五套,以满足各群众娱乐、健身的需求。开展科学发展阳光帮扶行动。为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街道成立了由在职机关党员组成的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阳光队伍”,采取分团队分类别实施帮扶的形式,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开展帮扶活动。
“阳光队伍”深入15个社区和12个“两新”组织,开展科学发展民情大走访和“四送(送政策、送学习资料、送服务、送关爱)”活动,引导和提高社区居民、“两新”组织员工科学发展意识和热情;深入基层开展科学发展文明行动,引导社区居民、“两新”组织员工积极参与到“情铸虎山”品牌的打造工程中。街道在各社区设立“爱心小屋”,并开设“爱心故事室”、“爱心课堂”、“爱心书屋”等活动室。“阳光队伍”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展系列科学发展观实践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培养爱心、聚集爱心、播撒爱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科学发展意识,并通过他们进行更广泛的群体宣传,形成全民共建和谐虎山的浓厚氛围。
群众工作
确保科学发展出实效。为确保科学发展学习实践活动出实效,街道畅通了三大渠道,建立三项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诉求反映机制。街道实行党工委书记和“两委”班子成员定时定点公开接待、轮流接待和“居民恳谈日”的群众诉求反映机制,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真实愿望和呼声。通过诉求反映机制,为群众解决了实事15件。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建立了走访机制。街道班子成员以集中调研、入户调查、主题调研的方式进行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干部、“
三支一扶”(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大学生以及在群众中威信高、会做群众工作的骨干党员,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按照帮扶安排表,分片走访辖区群众家庭,给群众送去关心和温暖。畅通上下沟通渠道,建立了联动处理机制。及时办理群众意见并进行反馈,完善上下联动处理问题机制,研究解决居民供气、房产证办理等问题14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得落实,达到群众都满意的效果。
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入选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建议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