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器待时
汉语成语
藏器待时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周易·系辞下》。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藏器待时”。
成语典故
民间崇尚的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其祖先受封于吕,故又称吕尚。他起初辅佐周文王,文王认为他是周的先祖太公所预言的圣人,故称他为太公望;后来又辅佐周武王,武王称他为师尚父。传说他不但在人间辅佐文王、武王灭掉殷朝,而且在阴间主持了封神大典,奠定了天国的基本秩序,是一位具有神力的传奇人物。
单就中国古代史来说,姜尚的确是一位影响久远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称其为“百家宗师”但是,据说他生前曾长期怀才不遇,飘游不定。不过他极有耐心,一直密切地观察风云,等待时机。当他发现周文王胸怀大志,堪为人主时,便不顾八十多岁高龄,从殷朝的国都朝歌来到周国境内,于磻溪隐居,一边以钓鱼谋生,一边等待文王来访。
果然,有一天周文王外出打猎,在水边与姜尚相遇。两人一谈话,感到十分相契。文王高兴地说:“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个了不起的能人帮助你把周族兴盛起来’,您正是这个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经很久了。”说罢,就请姜尚与他一起回宫。后来,姜尚作为军师,主持伐纣大业,灭殷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他被封为齐国君主,创建了泱泱大国,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奠定了基础。
成语寓意
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时机。凡是有远大志向、有才能的人,不但有苦学知识和刻苦磨砺的精神,更具备审时度势的才干,而且具备隐忍的处世胸怀。具备这些优点的人,犹如具备藏之于身的利器,一旦时机成熟便可做出一番大事业。“艺高人胆大”虽然着重于武行的话,但也印证着“藏器待时”的客观道理。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该成语构词方式是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怀才等待时机。
成语示例
南梁·王僧孺《詹事徐府君集序》:“君藏器待时,合犹虎符……故位随德显,任与事隆。”
唐·姚思廉《梁书》《梁书·武帝纪中》:“若有确然乡党,独行州闾,肥遁丘园,不求闻达,藏器待时,未加收采。”
宋·苏轼《乞擢用程遵彦状》:“而端静之土,虽有过人之行,应务之才,又皆藏器待时,耻以自献,朝廷莫得而知之。”
明·李贽《续焚书·与焦弱侯》:“李如真四月二十六日书到黄安,知兄已到家,藏器待时,最喜最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1:33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