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戏(蔚县秧歌),
河北省蔚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戏剧起源
蔚县秧歌的产生,史无记载。但可从现存的诗文、舞台题壁和艺人口碑中找到一些线索。乾隆九年(1744年)纂修的《蔚县志补》载有贾华平的《蔚州元夕曲》,诗日:“……仙山净土移尘氛,况复踏歌声入云。拢头一尺盘龙髻,腰围六幅石榴裙。唱罢插秧唱采茶,一群娇鸟逐娇花……”,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社火中的秧歌活动不仅有舞蹈,而且有歌声;不仅有“插秧”曲,而且有“采茶”调。
蔚县秧歌的舞台演出活动,最早的记载见于蔚县阳春镇豹峪村的舞台题壁。这条题壁的时间是“嘉庆伍年十月十一日”,演出班社是“西宁(注:原属蔚州,今属阳原县)扬(秧)歌班”,所列剧目有《观灯》《卖肉》《招亲》《休妻》《打洞》等16个。这些剧目现代仍保留在蔚县秧歌之中。所列剧目是以小旦、小生(或小丑)为主要角色的所谓“两小戏”或“三小戏”。其唱腔是由民歌小调和社火中的秧歌音乐发展而来,艺人称之为“训调”或“训儿”。
发展历程
从乾隆后期至道光年间,是蔚县秧歌的重要变革时期。随着山陕梆子的流入和北方梆子戏的兴起,蔚县秧歌在剧目、表演、行当和音乐体制上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蔚县秧歌由演出“两小戏”或“三小戏”转变为演出行当齐全的梆子戏,同时在音乐体制上也已经由民歌体的训调唱腔转变为以板腔体为主的梆子腔了。
清末民初是蔚县秧歌的繁荣时期。相继涌现出两代艺人:清末有“九斤子”(吴千)、“陈珠子”(田凤宝)、“小红鞋”(李春)、“跟心子”(赵枝)、民初有徐才、徐义、宝子、徐永泉、王贵。这些艺人被群众誉为“东西四大家”。就唱腔艺术方面的贡献而言,以“九斤子”为代表的鹿骨班所创新的[头性]‘‘大悠板”现代仍脍炙人口;永宁寨班社的宝子则丰富了蔚县秧歌旦角唱腔的润腔方法;经常来往于这两个班社的刘海珍(艺名海珍红)和李梅(艺名小眼子黑)又分别对须生和花脸唱腔进行了革新和创造。与此同时,王彻(艺名机器嘴)和安生玉(艺名秧歌通)在笛子演奏法上进行了改革;琴师张海富和张进功将传统板胡单一的“托腔”伴奏法,逐步发展为“衬腔”伴奏法和带有复调色彩的“支声复调式”伴奏法;鼓师李贤德和周应善在秧歌传统锣鼓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兄弟剧种的锣鼓点及演奏法,逐步统一了秧歌板鼓的击打方法和指挥手势。
20世纪30年代末期,宁寨班社的一批艺人,借鉴和吸引了山西梆子音乐,对板腔体唱腔和伴奏进行了系统加工整理,从而使得蔚县秧歌的音乐、唱腔进一步趋向完整、统一和规范。
1955年成立了蔚县业余秧歌剧团,在此基础上,又于1958年8月1日成立了蔚县秧歌第一个专业剧团——蔚县少年秧歌剧团(1959年末更名为蔚县蔚剧团)。从此,蔚县秧歌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培养和造就了蔚县秧歌第一代女演员,从而拓宽了传统唱腔的音域,丰富了唱腔的艺术表现力。
文化特征
演出形式
蔚县秧歌演出形式可分两种:一种是耍笑戏。语言生动活泼(系当地方言),诙谐幽默,如《武大郎卖饼》等。另一种则是唱工戏。有些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目被吸收进来之后,艺人们对剧本各方面进行了加工,改成了唱工戏。有些唱工戏没有道白,甚至连三五字的“叫板”也用唱腔来代替,如《伍子胥过江》等。
脚色行当
蔚县秧歌的脚色行当,早期由小生、小旦、小丑组成。梆子戏出现后行当逐渐齐全了,分红(老生、须生)、黑(大花脸、二花脸)、生(文武小生)、旦(青衣、小旦、刀马旦、破脸旦)、丑。其表演是在当地民间生活的基础上,经过艺人们艺术加工提炼而成的,多属载歌载舞形式,如《王小赶脚》《借冠子》《瞎子观灯》等。它的一般舞台表演动作,尤其是台步,不以平稳为佳,而以两手上下相扣,两臂随着节奏略做前后左右移动,加上打击乐的有机配合,走起来一扭一捏、一起一伏,别有风格,如传统戏《借冠子》等。艺人们擅长跷子功,走花梆子精熟,如“宝子”徐永泉的表演。有的艺人武功过硬,如“鹞子生”徐才在《翠屏山》中的表演。
唱腔风格
蔚县秧歌在很早以前,大约从清朝咸丰、同治以来,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别具一格的板眼和唱腔的程式。它基本上属于北方梆子腔的声腔系统,既具有
河北梆子的高亢,又兼备晋剧行腔运调的流畅,但又与这两大梆子迥然有别,在激越中见悠扬,于嘹亮中寄细腻,具备着一种特别的韵味风格。蔚县秧歌的唱腔板式,有尖板、导板、头性、二性、三性、拖腔、滚白,八嘹子、训调等等。头性音色清越,声调嘹亮,一板三眼,旋律悠扬,感情细腻,富有开阔的田园风味,长于抒情。二性快慢适中,高低相错,一板一眼,适宜于述叙。三性有板无眼,行起腔来,欢畅明快,听起来非常活泼。滚白、八嘹子用于哀伤和恸楚,拖腔可把气愤的感情推向高潮。由于蔚县秧歌的唱腔板式丰富多采,变化灵活,喜怒哀乐之情,寄于音中,溢于声外,表现力相当强,有“看戏动心,听唱落泪”之说。
音乐特色
蔚县秧歌在音乐上,也独具特色。它的曲牌有六十多套,不同的曲牌,烘托不同的气氛,刻划不同的动作。在曲牌上还讲究联缀配套,把许多曲牌有机地组成引子、过曲和尾声,用来表现场上人物复杂动作中披露出来的不同的细腻感情。文场以笛子、板胡、二胡、三弦为主;武场有锣、鼓、单皮、梆、板等。锣鼓点就有八十余种,而且各有讲究。音乐上最突出的个性,与其它梆子腔不大相同的,它不是以板胡为主,而是用曲笛主奏。笛音宽阔悠远,加以笛膜故意贴得稍松,吹奏时频频运用花腔,出来一种颤而华美的底音。过去在农村野台上演出,顺风十里地,就能听清楚这悠扬的笛音。
代表剧目
在长期舞台实践中,蔚县秧歌积累了两百多种演出剧目,《回龙阁》《打瓦罐》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同时还有《花亭会》《九件衣》《翠屏山》等代表剧目。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有《向阳庄》《十五元》《王二小接闺女》等30多个。其中《花亭会》《花伞》《王二小接闺女》被河北电台录音,在全国播放。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蔚县秧歌剧种的保留和延续,对于研究中国戏曲,特别是梆子系统各剧种的源流有很重要的意义。它的唱腔曲调既有山西梆子声腔委婉细腻的特点,又具有河北梆子高亢激越的优长。而且在一些曲调旋律中,又兼有二者共同的板式,甚至某些唱腔的乐句,说明它们之间在历史上必然有联系。同时它的伴奏风格及个别唱腔韵味,又具有当地二人台的某些特色。可以看出它是不断吸收其他剧种及地方民族音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丰富起来的。因此,系统地调查蔚县秧歌的历史,搜集它各个时期的音乐资料,研究它的发展规律,对推动戏曲改革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传承状况
蔚县秧歌面临生存困难,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造成演出市场的萎缩,使得演出团体大量减少。与此同时,老艺人纷纷离世,青年人又多不愿意学习这种声腔、程式都较为古老的艺术。在此情势下,蔚县秧歌传承乏人,濒临灭绝,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王芝兰,女,汉族,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秧歌戏(蔚县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蔚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蔚县文化馆获得“秧歌戏(蔚县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蔚县文化馆保留“秧歌戏(蔚县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16年6月,蔚县秧歌演艺公司在“2016年端午节及第六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第九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中出演蔚县秧歌《花烛错》。
2016年7月,蔚县秧歌演艺公司在“2016中国国际露营大会(蔚县站)”活动中出演蔚县秧歌《花烛错》。
2017年9月6日,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蔚县秧歌剧《魏象枢》在张家口市会展中心开演。
2018年7月7日晚,由
北京市文化局、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
河北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2018年“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蔚县秧歌剧《魏象枢》于北京民族宫大剧院拉开首场演出序幕,这也是蔚县秧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登上首都戏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