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额红尾鸲
鹟科红尾鸲属动物
蓝额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frontalis)体长14-16厘米。雄鸟夏羽前额和一短眉纹辉蓝色,头顶、头侧、后颈、颈侧、背、肩、两翅小覆羽和中覆羽以及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主要以甲虫、蝗虫、毛虫、蚂蚁、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期5月末至8月初。
形态特征
小型鸟类,体长14-16厘米。雄鸟夏羽前额和一短眉纹辉蓝色,头顶、头侧、后颈、颈侧、背、肩、两翅小覆羽和中覆羽以及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其中小覆羽和中覆羽较深呈暗蓝色,腰、尾上覆羽和下体余部橙棕色或棕色,两翅飞羽和大覆羽暗褐色,羽缘淡褐色,中央尾羽黑色,外侧尾羽橙棕色或棕色具宽阔的黑色端斑。冬羽和夏羽大致相似,但头顶至背等黑色部分各羽均具棕色羽端,两翅覆羽和飞羽亦具宽阔的棕色羽缘。 雌鸟头顶至背棕褐色或暗棕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栗棕色或棕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外侧尾羽栗棕色具黑褐色端斑。眼圈棕白色,两翅褐色具棕黄色羽缘。头侧、颈侧、颏、喉、胸淡棕褐色,腹至尾下覆羽橙棕色。 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5-25克,♀14-20克;体长♂140-165毫米,♀142-155毫米;嘴峰♂10-12毫米,♀10-12毫米;翅♂82-90毫米,♀78-88毫米;尾♂67-78毫米,♀64-75毫米;跗蹠♂21-25毫米,♀21-2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4200米的亚高山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尤以林线上缘多岩石的疏林灌丛和沟谷灌丛地区较常见,冬季多下到中低山和山脚地带。
生活习性
主要以甲虫、蝗虫、毛虫、蚂蚁、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溪谷、林缘灌丛地带,也频繁出入于路边、农田、茶园和居民点附近的树丛与灌丛中,不断地在灌木间窜来窜去或飞上飞下。停息时尾不断地上下摆动。除在地上觅食外,也常在空中捕食。主要为留鸟,具有明显的垂直迁移现象,部分亦进行小距离的水平迁徙。
单音的tic声。告警时在栖处或飞行中不停地轻声重复ee-tit, ti-tit。鸣声为一连串甜润的颤音及粗喘声,似赭红尾鸲但喘声较少。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分布于阿富汗西北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地区和印度阿萨姆,冬季也见于缅甸北部。
中国分布
分布于青海,宁夏,甘肃西北部和西部,陕西南部秦岭太白山,湖北四川,贵州,绥阳、惠水、威宁、水城、盘县,云南西部泸水、腾冲、盈江、潞西、西北部贡山、中部昆明、新民、东南部蒙自,西藏南部聂拉木、亚东、然乌、嘎宗、卡达河谷、春丕河谷、达格章和昌都地区,北京市。
繁殖方式
繁殖期5月末至8月初。通常营巢于地上倒木下或岩石掩护下的洞中,也在倒木树洞、岸边和岩壁洞穴中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和枯草构成,内垫有毛发和羽毛。营巢由雌鸟承担,雄鸟常站在巢域中灌木上鸣唱。每窝产卵3-4枚。卵暗粉红白色、被有淡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4-21毫米×11-15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2023年,被列入《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6:5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