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蓝田女侠》的内容,本来是一种野老的传说,每当长夏无事的当儿,作为瓜棚豆架下笑谈的资料。现在经赵绂章先生妙笔的一番渲染,把它组织成这样一个有趣而生动的武侠故事了。
《蓝田女侠》,18回,约5万字。作者赵绂章,即玉田赵焕亭,与写《火烧红连寺》的向恺然(平江不肖生)齐名,曾有“南向北赵”之称。此书约写于民国初期。《蓝田女侠》写清代康熙时福建漳浦洪水成灾,乡绅蓝翁倾资修堤,甚得民心,但遭到奸吏恶棍的敲诈阻难。后来堤虽竣工,蓝翁却被暗算,冤死狱中。蓝翁有一女三男,均自幼好武。女名沅华,即蓝田女侠,美慧伶俐,嫉恶如仇。早年随父去泉州[山离]天沟进香,夜宿客店之际,遇一恶盗欲奸污女店妇,沅华以飞石伤盗双目,女店妇获救感恩,引沅华去海潮庵师事女尼性涵,但未被接受。后沅华之未婚夫全家横遭强盗杀害,投师复仇之志更坚,性涵先命她作杂役三年,才携往武功山僻静之处,又在石室内静坐三年,使之刻苦耐劳,尘念俱灭,便授以少林,武当两派一动一静之软硬功夫。她的三个弟弟在家加入乡团,也练成一身本领,大弟蓝理尤其勇猛无匹。后来他们投军
平定三藩之乱,又随镇海侯施琅统一台湾。沅华别师下山,惩凶除恶,剪除仇家后,又暗中助弟完成大功。最后蓝理等封官进爵,荣归乡里,重振家声,沅华却留书飘然隐退,云游深山大泽去了。
读著名武侠小说家
赵焕亭《蓝田女侠》,发现该书内容与天津颇有关系。小说名目中之“蓝田”,就出自天津的地名;而天津“蓝田”的得名,又缘于小说中重要人物蓝理。赵焕亭长居天津,对津门掌故应该了然于胸。小说开头即以天津为背景敷衍开来,写作者路遇友人静海黄容伯与泉州杜少蘅,茶馆闲话中谈到
天津七十二沽遗迹,由历史遗迹而及于“蓝田”,又由“蓝田”而及于蓝理,再由蓝理引出其姊——小说主人公蓝田女侠。书中的蓝理,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直至清末民初,蓝理和蓝田在天津仍具有相当知名度,在故老口中流传不衰。因此,赵焕亭客居天津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仍有相当机会听到蓝理和蓝田的故事,遂以此为蓝本铺陈渲染,复踵事增华,加入蓝沅华做主人公,演绎出曲折动人的侠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