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尾石龙子
石龙子科石龙子属动物
蓝尾石龙子(学名:Eumeces elegans)是石龙子科、石龙子属动物,俗称四脚蛇、油蛇子等。小型石龙子,体色底色为黑色,并从吻端到尾巴的基部缀有金色的长条纹,长尾巴则为鲜艳而显眼的蓝绿色或铁青色。性成熟个体体色的两性差异显著,成年雄性体长、头长和头宽显著大于成年雌性。
形态特征
雄性头体长68~83毫米,尾长84~107毫米,雌性头体长57~76毫米,尾长89~104毫米。吻高,吻端钝圆,吻长与眼间距几乎相等。上鼻鳞一对,中等大小,在吻鳞之后彼此相切。鼻孔位于单极鼻鳞的前部,无后鼻鳞。前颏鳞一对,左右不相切。额鼻鳞宽大,与额鳞和颊鳞相接。额鳞大,其长度大于额顶鳞与间顶鳞之和,左右顶鳞为间顶鳞所隔开。颊鳞2枚,上睫鳞6枚,前部鳞大于后部鳞。眶上鳞4枚,第二枚最大。眶前鳞1枚,较小。眶后鳞2枚。眶前下鳞2枚,眶后下鳞4枚。颞鳞1+2,上唇鳞7枚,下唇鳞7枚;颏鳞显著大于吻鳞;后颏鳞1枚;颌片3对;鼓膜深陷,耳孔卵圆形,周围有约20枚,前缘有2-3枚瓣突,体鳞平滑,覆瓦状排列,体背中段鳞稍大于侧鳞,环体中段鳞26行,肛前鳞8枚,中间一段特别大。肛后鳞起棱。肛部两侧各有一棱鳞。尾腹面正中一行鳞横向扩大,104~109枚。股部后方有一簇不规则排列的大鳞。
生活时雄性个体背面棕黑色,有5条黄色纵纹,雌性个体背面深暗色,5条纵纹显著。正中1条纵纹在间顶鳞分叉向前沿额鳞两侧达吻部,向后延伸至尾中部;2条背侧纵纹从前额鳞起经眼上方、顶鳞外缘沿背侧向后延伸至尾部的2/3以上;2条体侧纵纹自最后上唇鱗起经耳孔上方沿体侧至胯部。头侧与体侧具有红色斑点。尾部为蓝色。腹面色淡。
生活习性
蓝尾石龙子栖息于长江以南的低山山林及山间道旁的石块下,喜在干燥而温度较高的阳坡活动,但在茂密的草丛或平原地区比较少见。性活泼。春季捕食蝗虫、避债虫、鼠妇及鞘翅目昆虫等,其中害虫约占食虫量的46%;夏季食物内容更为广泛,主要为叩头虫幼虫、鼠妇和蚂蚁等,害虫的比例也随之相应增加,偶尔也吞食其他幼蜥。其活动和冬眠习性与石龙子相似。3月下旬或4月初出蛰。
分布范围
蓝尾石龙子广泛分布于东亚亚热带地区,从中国台湾和琉球群岛,向西到中国大陆和越南。在越南,它存在于该国北部,包括北干省、成华省和永福省。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山东、广东、香港、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台湾等地。
繁殖方式
蓝尾石龙子产卵雌体的最小体长为69.3毫米,大于此体长的雌体均年产单窝卵。窝卵数、窝卵重和平均卵重均与雌体体长呈正相关,平均值分别为6.4、2.783和0.554克。窝卵数与雌体产后状态无关。蓝尾石龙子雌体主要通过增加窝卵数和卵大小来增加繁殖输出。
卵生,每年繁殖1次,6~7月产卵5~9枚,多者可达11枚。卵乳白色而略泛红,椭圆形。卵壳革质,产出后随即变坚硬。卵产于草丛或隐蔽的地面上,再用土或枯叶将卵盖住。孵化期为20~44天,孵化的幼崽尺寸为25.7~30毫米。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蓝尾石龙子在越南并不常见,也很难找到;在中国南方很常见,种群数量稳定。
保护级别
蓝尾石龙子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无危(LC)。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主要价值
蓝尾石龙子捕食的昆虫绝大多数都是害虫,因此对农林业有益。可入药,有解毒、散结、行水等功效,主治恶疮瘰疬、乳癌、肺痴、小便不利石淋及风湿、皮肤瘙痒等。
注:蓝尾石龙子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未经批准私自捕捉、饲养是违法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9 21:0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