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蒸(读作zhēng)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中。本义是指将麻秆从中间折断。后引申为热气向上升腾。
字源演变
“蒸”字是形声字。此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在《说文》中的小篆文字(图1)中,“蒸”字的字形较为像草,字形杂乱。到了汉代时期(图2),“蒸”字的上部结构变成了“艹”字,下部结构也变得较为规则。到了楷书中,“蒸”字的上部结构两部分,从“艹”字的中间断开了,下部结构则是和现代汉语一样。楷书以后,没有很大的变化,直至发展到了现代汉语。
“蒸”字由“艹”字“烝”字组成。字形采用“艹”(草)字做形旁,“烝”字是声旁。“艹”字有细小的柴薪之义,也可引申指麻杆,在楷书中,“艹”字是断开的,所以“蒸”字有将麻杆从中间折断的本义。因为“蒸”字有热气向上升腾的引申义,所以现代汉语中有关于“蒸”字的词组有蒸腾、蒸发等 。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煑仍切
折麻中榦也。从艸烝声。
䒱。
蒸或省火。
说文解字注
【卷一】【艸部】煑仍切
折麻中榦也。从艸烝声。
䒱。
蒸或省火。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韵》煑仍切音。烝。《说文》:折麻中榦也。《诗·小雅》:以薪以蒸。笺:麤曰薪,细曰蒸。《周礼·天官·甸师》:帅其徒以薪蒸,役外内饔之事。疏:自然小者曰蒸也。
又众也。《诗·大雅》:天生蒸民。
又地名。《吴越春秋》:吴王召公孙圣,使门人提之蒸丘。
又通烝。《尔雅·释天》:冬祭曰蒸。注:进品物也。
又《类篇》诸应切。音证。气之上达也。《列子》注:温蒸同乎炎火。音去声。潘尼《苦雨赋》:气触石而结蒸,雲肤合而仰浮。《羣经音辨》:蒸,经典蒸祭之蒸多去草,以此为薪蒸。
考证:《周礼·天官·甸师》帅其徒,以薪蒸役内外饔之事。注:自然小者曰蒸也。谨照原文内外改外内。注:改疏。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8 00:05
目录
概述
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