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马背民族”著称于世。蒙古族人民为了追逐水草,经常的搬迁,过着游牧的生活。蒙古族人民为了方便游牧生活,创造了马鞍马具,其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由拙略到精美完备的漫长发展过程。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马鞍的雏形——匈奴马鞍,匈奴马鞍比东胡的发展更快,匈奴马鞍的鞍体简单低矮,前后鞍桥尚未出现,类似坐垫。还有秦朝时出现低马鞍,具有代表性的是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的陶战马,马背上雕塑的马鞍就是个鞍垫,垫上有皮肚带三条将马垫固定在马背上,皮肚带都有扣,都在马肚的左侧,马的臀部勒后鞧,马头套着,用青铜铸件和铜丝穿编石灰石块而成。
西汉的晚期,一种凹型的的高鞍出现了,两晋南北朝鲜卑东胡的支族出现前后桥凸起的马鞍,马鞍两端从平坦转为高翘,限制了骑手身体的前后滑动趋势,提供了纵向的稳定性,所以称之为“两桥垂直鞍”。
隋唐时期,突厥人的马鞍的形状又有了新的变化,前鞍桥高而直立,后鞍桥向下倾斜,称之为“后鞍桥倾斜鞍”。这种样式的马鞍,方便骑乘者的上下,是马鞍发展的一大进步。
元朝出现了后桥较低的征战马鞍和前后桥平缓的生活马鞍,此时的马鞍具就更为种类繁多了。明代的马鞍做工简单,装饰物很少,俗称简式马鞍。
清代的马鞍装饰华丽,做工精工细,有坐鞍、驮鞍、车鞍和喜鞍,而且清朝还出现了景泰蓝马鞍(又称珐琅)。近现代的马鞍继承了历代马鞍基本造型和装饰纹样。
对于蒙古族马鞍的长处,宋朝人彭大雅在其名著《黑鞑事略》中就有精辟的论述:“其鞍辔轻简,以使驰骋,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竖而后平,故折旋而膊不伤;镫圆,故足中立而不偏;底阔,故靴易入。缀镫之革,手揉而不硝,灌以羊脂,故受雨而不断烂,阔才逾一寸,长不逮四总,故立马转身至顺。”
工艺特征
主要分类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具制作经验,出现了众多的马具制作匠师。从用途时代地域和造型等几个方面,可将蒙古族马鞍分为以下几类:
(1)按用途分:有生活马鞍、庆典祭祀马鞍、赛马马鞍以及拖官章的马鞍。生活用的马鞍如坐鞍、驮鞍、车鞍、狩猎,放牧,出席礼仪活动时用的马鞍。坐鞍做工考究,有金的、银的、铜的、漆的等等,例如清康熙皇帝的皮鞍,驮鞍的装饰简单,全是木头做的,驮鞍有两种,一种是中间掏空,放物品。一种是两边带钩,钩住物品。
(2)按地域分为:马鞍按照人类的居住地点可以分为鄂尔多斯马鞍、察哈尔马鞍、卫拉特、科尔沁马鞍、哈萨克马鞍、土尔巴扈马鞍、乌珠穆沁马鞍,巴尔虎的马鞍等等。巴尔虎的马鞍前后鞍鞒低,底座宽大,银饰用的特别多,图案细致。马镫比别处大一些,有的地方,即使一个部族,马鞍方面也有微小的差异,而阿巴嘎式马鞍主要用于游牧。哈萨克马鞍又被人们称为军用马鞍,用于内蒙古地区和新疆地区,前鞒细小后鞒宽大。哈萨克马鞍地域特色特别强烈,它在前后舌上漆有各种哈萨克图案。
(3)按造型分为:马鞍在造型上也形式各异,有小尾马鞍、大尾马鞍、人字马鞍、大官座马鞍、小官座马鞍、羊尾马鞍,小三元马鞍等等。大尾式:前桥直立,后桥平缓宽大,乘坐舒服,主要用于礼仪活动,如馆藏阿拉善亲王府遗物。小尾式马鞍前桥直立,后桥比大尾式马鞍短而且平缓,主要用于长期跋涉。尺寸偏大的马鞍,如兴安岭地区的乌兰毛都式,适合坎坷不平的道路,结实耐用,乘坐相对舒适。
(4)按材料分:金马鞍、银马鞍、铜马鞍、景泰蓝马鞍、鲨鱼皮马鞍、蟒蛇皮马鞍、金银铜马鞍、掐丝珐琅彩马鞍、漆底镶贝纹马鞍、骨质镶嵌纹马鞍、嵌珍珠、嵌宝石、镶嵌牙骨鞍、实木雕刻纹马鞍,鲨鱼皮彩绘马鞍。檀香木马鞍。有全木头做的,也有鞍板和鞍座是木头做的,前后鞍桥用铁做的。有的鞍桥高耸,又厚又大,有的只是两个小片,全部鞍木都用牛皮包裹起来,玲珑而光滑。
主要特征
蒙古族马鞍是木工、皮毛、金属甚至刺绣等多种工艺的综合来完成的,其主要特征有:
(1)材料选择方面,鞍骨制作主要使用木材。木材为天然材质,易获取,且有较好的韧性,易加工。常用木材种类多样,常见的有榆树根、桦、杨、柳、枫木等。鞍骨制作对木材体积、生长形态有要求。木材生长弧度、开叉角度等要符合人和马的生理曲线。木材质地需具备坚固、轻便的特性。马鞍的包裹覆盖材料主要以布、毡、皮革为主。马鞍的固定连接材料主要为金属铆钉、扣环、皮绳等。
(2)装饰风格方面,蒙古鞍在装饰上具有民族特色,马鞍用料色彩艳丽、花纹丰富。运用大量蒙古族吉祥图案作为装饰。在王公贵族的高档马鞍中还运用掐丝珐琅、漆艺、稀有动物皮革装饰、金属錾刻浮雕、贵金属装饰、宝石镶嵌、错金银、拼布、刺绣、皮革雕花、鎏金等装饰艺术手段。
(3)造型结构方面,造型与使用目的关系紧密。为适应剧烈的马上运动需要,马术、马上运动鞍以前后高桥为主。日常骑行、运输等以前部高桥为主。
工艺流程
蒙古族马鞍用柳木、榆木等打造而成,笼头、马鞍、马鞭、绳索等的制造采用皮革工艺,马镫、马环、马钉、马箍等则以金属工艺制成。部分马具还要镶嵌玉、石、骨、贝壳等,褡裢(放在马鞍上的口袋)要绣上吉祥图案。蒙古族马鞍工艺流程方面,主要工序为:选择木料,切割木料,烘干木料,切割木制部件,制胶贴合部件,干燥鞍骨,修整打磨鞍骨,鞍骨打孔,鞍骨上漆,漆晾干,鞍骨配里,装鞍垫,加固材料部件,安装部件,整饰,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流程约耗时半个月时间。其马具制作主要分为:
(1)马鞍:由鞍桥、鞍垫、鞍韂、座垫、肚带、鞍鞘、马镫及其它木制、玉石、金属装饰等制成。
(2)马笼头:分普通笼头和带衔马笼头两种,是管理和驾驭马的工具。
(3)马鞭:分为赶马车时用的大车马鞭和骑马者用的骑乘马鞭。
(4)褡裢:是放在马鞍上的口袋,用羊皮或帆布制成,绣有吉祥等图案。
(5)车马具:包括车马鞍、搭腰、肚带、绳套、三花、夹膀、套包、大鞭子、车棚子等。
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这里的马鞍、马镫、缰绳、褡裢、马笼头等马具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格为世所重,其制作综合了木工、刺绣、毛皮、编织、金属等制作工艺,马鞍分为前鞍桥、后鞍桥、前鞍翅、后鞍翅、鞍座、鞍棱,在制作马鞍时要做到三圆、二平、一合。所谓“三圆”是说马鞍的前后鞍桥圆,龙口圆,梁头圆。所谓“二平”是说马鞍在马脊梁上的二块平面板。这两块板要平整光滑,要同马脊梁吻合。所谓“一合”:一副马鞍一般用四大块材料,两块凸形的称为鞍板,两块U形的称鞍鞒。在粘合这四块木料的时候,手工匠人会注意角度、宽度、弧度的问题,在制作马鞍时不用电动机器,把另个鞍翅,用一种特殊的用动物的皮熬制的粘性很强的胶(俗称鳔),把木板粘合在一起,就有了马鞍的雏形。把马鞍放在窑里进行熏烤,熏干水分,做出的鞍子不开胶,不裂缝,不变型,使用久远。下一步在前后鞍鞒和鞍板、鞍座相接的地方,钻空打眼,以便安装附属部件,马鞍的后面要多打两个眼,因为后鞍桥下面承受着人臀部的压力,比较吃紧。左右鞍板的前后,还要各打4个眼,用来穿缀捎绳。左右鞍板前面各打一个眼,里面穿出绳环。用腻子刷马鞍,半天到一天左右的时间,用砂纸打光,保持马鞍的光滑,这样重复两遍,一直到马鞍光滑为止。之后给马鞍上油漆,一般蒙古族马鞍以红色为多,也有黑色的马鞍。油漆上二到三次,每次干三天,待到油漆干了,它上面要包起来,下面要衬上屉子,左右加大韂小韂,前后穿上捎绳,才能成为一幅完整的马鞍。裸马鞍制作成型后可以把马背上放一大张麻纸(用麻纤维制作的纸),备上马鞍,不放垫子,一个人骑上,草原上跑出去10公里,再回来,麻纸不破,为合格的马鞍。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反映了蒙古族的手工艺水平以及审美情趣,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集中体现。
蒙古族马具制作精良、选材方便,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其制作综合了木工、刺绣、毛皮、编织、金属等制作工艺,在蒙古族传统手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具是草原游牧文化的标志,凝聚着手工艺人的聪明才智,它的产生在北方草原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集中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意识及其民族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马具的加工制作方法中蕴含着一定的科技因素和文化信息,很难用现代技术取代,有其特殊的工艺价值。
传承状况
由于社会变革,马具日渐成为小众化、区域化、高端化、符号化工艺美术类别,离实用化、产品化、大众化方向渐行渐远,这使得很多散落民间的优秀工艺技术和文化资料面临逐渐流失。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的科左后旗老艺人年事已高,年轻的传承人又寥寥无几,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已濒临失传,急需有效保护。
传承人物
陶克图白乙拉,男,1947年11月15日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申报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科尔沁左翼后旗文化馆获得“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科尔沁左翼后旗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展览
2013年,科左后旗文化局、文化馆组织参加了由文化部举办的“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参展作品有:精品蒙古族马鞍两套、传统手工艺马鞭10个、马挽具5套。其中,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陶克敦白乙制作的蒙古族马鞍荣获大展金奖。
2015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内蒙古展览馆、非遗保护中心、艺术研究所和各盟市文化局承办的草原文化遗产日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幕,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等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展。
2019年,蒙古族马具在第二届中国马文化节暨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上展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