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民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材料学家
蒋民华(1935年8月16日—2011年5月6日),浙江临海人,晶体材料学家、教育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是中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
人物经历
1935年8月16日,蒋民华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今临海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蒋民华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2年,毕业于临海回浦中学高中部,蒋民华的父亲便变卖家当,送他到杭州参加考试。蒋民华向往北方,考上了还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化学系。
20世纪50年代,到苏联去留学是中国国内万千学子的最大心愿,蒋民华也不例外。层层选拔考脚顶利通过,到北京参加俄语培训也已经达标。然而,仅仅因为一个“莫须有”的原因(蒋民华有一个远在台湾的素未谋面的姑父),年仅18岁的蒋民华未能通过政审,只好带着失望和惆怅归来。
1956年2月,蒋民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成绩突出,蒋民华获准提前毕业,并留校任教。学校也对这位追求上进的年轻人格外器重,决定派他去厦门大学向著名的化学家卢嘉锡教授学习晶体学。
1956年至1964年,蒋民华任山东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
1964年至1978年,蒋民华担任山东大学晶体生长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十年动乱开始,山东大学晶体生长研究受到很大的打击。蒋民华被扣上走资产阶级白专道路的帽子,白天挨批斗,但他晚上仍不间断的搞晶体实验。
1977年10月至1979年12月,蒋民华留学于前联邦德国科隆大学结晶学研究所,并于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
1978年至1993年,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
1987年至1998年,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1989年至1996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1990年,蒋民华应苏联科学院的邀请,先后在苏联科学院结晶学研究所和哈尔科夫全苏单晶研究所访问和讲学。
199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1年至1996年,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第三届专家委员会专家组长、首席科学家,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五”期间的实施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获一等奖。
2001年,当蒋民华得知家乡的台州师专正在为升格台州学院而努力时,就倡议由台州籍院士联名给国家教委写信,以助台州师专早日升格为台州学院一臂之力。台州学院批准成立后,首任院长蒋承勇特聘蒋民华院士为兼职教授。
2004年,蒋民华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同年12月,山东大学为首承担的国家自然重大基金项目“功能晶体的低对称性研究及其应用探索”获得批准,蒋民华院士出任学术领导小组组长,指导这一项目。
2010年,由蒋民华院士为大会主席的第16届国际晶体生长会议暨第l 4届国际气相生长与外延会议在北京召开,为提高中国晶体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1年5月6日凌晨4时56分,在济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蒋民华长期从事人工晶体的研制工作,1958年以来曾主持、直接参加和指导了20多种高新技术单晶的研究工作。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蒋民华和他领导的科研小组,从生长水声用的水溶性压电晶体人手,成功地培养出酒石酸钾钠(KNT)大晶体,在此基础上他主持了生长难度更大的磷酸二氢铵(ADP)单晶生长规律和生长技术的研究,解决了ADP均一大单晶的生长问题,研制出ADP大单晶被海军科研部门用于“声纳”,该晶体获得国家三委(计委、经委、科委)的工业新产品二等奖。
20世纪70年代,研制在激光技术中有重要应用的磷酸二氘钾(DKDP)晶体,他和同事们通力合作,在总结生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磷酸二氘钾(DKDP)晶体的亚稳相生长理论和方法,打破了国际上在低温稳定相中生长DKDP的惯例,成功地在常温的亚稳相中,生长出高质量的DKDP晶体,满足了国防科研的急需,并远销美国,该项工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好评,当时国际晶体生长组织主席,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著名晶体生长专家R. A劳迪斯博士称之为“成功的亚稳相生长晶体的实例”。
20世纪80年代,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研制高效倍频晶体磷酸钛氧钾(KTP),KTP是80年代才出现的新型倍频晶体,由于性能全面优化,成为国际公认最佳的中小功率倍频材料,但当时KTP只能用水热法在高温高压下生长,高光学质量的大单晶非常难生长,因而价格昂贵。蒋民华在充分了解和分析情况的基础上,决定另辟蹊径,提出用助熔剂法来生长KTP晶体,但助熔剂体系成分复杂,要用这个方法批量稳定地生长KTP晶体难度很大。蒋民华组织课题组从基础研究和生长工艺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攻关,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助熔剂体系和生长工艺,使助熔剂法稳定地生长高光学质量的KTP大单晶在国际上首次获得成功,它为后来用助熔剂法批量生长其他非线性光学晶体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发展成为中国人工晶体的一大特色。助熔剂法生长KTP晶体的突破,使助熔剂法成了生长KTP的主要方法,大大降低了成本,打破了美国对KTP的垄断,加快了KTP在激光技术中的推广应用,该项技术从研究到应用只用了3年时间,1986年即实现了批量出口创汇,至今10年长盛不衰,被誉为高技术产品出口“零的突破”,也为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走出了一条路子。1987年KTP晶体生长的研究和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世纪70年代末,蒋民华指导他的第一个研究生从研究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基团和性能的关系入手,以寻找透紫外较好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为目标,在大量筛选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在具有手性结构的天然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中探索,根据合理的材料设计思想,较好地解决了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中存在的共轭基团非线性效应和紫外透光特性互相制约而产生的困难,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L精氨酸磷酸盐(LAP)。该晶体不仅具有较大的非线性极化率和短的吸收边,而且还具有高的抗光伤阈值和易从溶液中生长出大尺寸晶体的优点,LAP的发现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1986年美国由48名著名非线性光学专家参加的马里兰会议纪要认为LAP是目前最重要的六种非线性光学晶体之一。1988年该项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
LAP的成功使蒋民华等较系统地形成了将有机分子和无机基团结合起来探索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学术思想,有机金属配合物就是在此基础上探索到的另一类非线性光学材料,这类材料品种繁多兼有有机和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特点,在其结构中,无机和有机基团结合成一体,相互影响而使有机配合物基团呈现出较大的非线性效应。在探索实践中他们选择Cd,Hg等为中心离子,以比较简单的硫脲及其衍生物和卤素等作为配体,进行了合成、生长和测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在该系列中发现了许多新的性能不错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如BTCC,TSCCC,ATCC等晶体。此后,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相继开展了该类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并把这类(包括LAP在内)有机和无机基团结合的材料称之为半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材料改性是新材料探索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鉴于功能材料在向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能否在一种晶体上实现多种功能的复合,如激光自倍频,是国内外材料和器件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蒋民华和同事一起指导研究生以自激活激光晶体四硼酸铝钕(NAB)为基础,通过掺入钇形成混晶进行改性来探索自倍频晶体。他们通过理论计算和对不同。Nd3+/Y3+配比的晶体样品进行非线性性质的测量,找到了由1.06μm产生0.53μm激光的最佳浓度比,生长出质量较好硼酸铝钇钕(NYAB)晶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NYAB晶体1.06~0.53μm的自倍频激光输出,为应用广泛的小型绿光激光器提供了实用化的材料。该项成果获得了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四方相钽铌酸钾晶体”(1995)和“实现半导体激光倍频输出新晶体”(1996),也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论文著作
主编《晶体物理》、《功能材料概论》、《神材妙用丛书》
合编《晶体生长》、《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显示,蒋民华在1985年至2007年共发表期刊论文479篇。
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1990年至2005年期间,蒋民华培养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共29名(其中硕士5人、博士19人,博士后5人),2000年至2005年情况如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曾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硅酸盐学学会晶体生长与材料分会理事长,国际晶体生长组织(IOCG)理事和执委会委员,中国仪表材料学会理事长,《人工晶体学报》编委会主任,《功能材料》第五届编委会主任,美国《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主编(1995-2002),《Progress in Crystal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编委,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
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评价
蒋老忠诚科学,师德高尚,职业操守,淡泊名利。关心政治、国家发展,在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期间,提出大量有建设性的议案、提案。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出了关键的富有远见的声音。杰出科学家、教育家,对中国材料学科和高等教育的贡献,科学的样板,教师的楷模,可以载入科学史和山大史册。”(原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评)
共事多年,我对他(指蒋民华)的学术态度十分敬佩,晶体研究在山大能够得到如此蓬勃的发展,蒋老功不可没。(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克明评)
后世纪念
2012年5月,为纪念教育家、晶体学家蒋民华院士,蒋民华院士铜像揭幕仪式暨学术纪念会在山东大学功能晶体材料大楼举行。
2012年11月,山东大学首届“蒋民华班”开班,“蒋民华”班是山东大学为纪念晶体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民华先生,为了充分发挥晶体材料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设立山东大学晶体材料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简称“蒋民华”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1 15:3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