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孝章,1938年2月15日出生于
浙江溪口蒋氏祖宅(另有说法,1936年,出生于
苏联),取名爱理,是
蒋介石的孙女,
蒋经国和
蒋方良的女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蒋孝章出生后
蒋介石给她和哥哥按族谱排辈,分别取名蒋孝章、
蒋孝文,并给儿媳芬娜冠以夫姓改称蒋方良。
1937年初,
苏联同意蒋经国回国,3月蒋经国携妻子回到祖国。不久蒋经国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江西赣南行政督察专员兼赣州县县长,蒋氏家族成员都认为是蒋孝章为父亲带来了幸运。此时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还健在,对蒋孝章甚是喜爱。
蒋经国更是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而蒋孝文小时候顽皮,经常被父亲教育,往往都是蒋孝章前去解围。后来蒋孝文回忆童年提到,最怕妹妹去上学,这样就没人“救”他了。
1939年6月至1945年初,蒋孝章同蒋经国、蒋方良及蒋孝文居住于赣州市花园塘1号,面积170多平方米,鱼鳞板墙,板瓦屋面,窗明几净。
抗战胜利后,蒋孝章随父母从
重庆迁到上海,启蒙与初等教育是在大陆完成的。
1958年,蒋孝章赴美国留学接受高等教育。因生性好静,又受母亲影响,所以她喜爱看书,对各种知识都有所涉猎,尤其是哲学方面。她时常与父亲讨论各种知识,直到远嫁异乡父女俩还保持写信交流。蒋经国常将蒋孝章的书信录入自己的日记中,这在“孝”字辈其他兄弟中是前所未有的事。
留学经历
1949年,蒋经国一家搬到中国台湾,居住在台北中山北路四条通。至1952年,蒋孝章在台北第一女子中学接受教育,学习成绩优异。通常她都是一人骑脚踏车上学,不让父亲蒋经国安排的侍卫和司机跟从,即使给她送午饭,也让司机放到学校门房。
1958年,蒋孝章赴
美国留学攻读
英国文学。蒋方良亲自送女儿到美国,蒋经国还委托在美国的俞扬和关照。
俞扬和是前“中华民国国防部长”俞大维的儿子,身为中德混血儿,其长相英俊,气质沉稳。他是一位空军飞行员,曾参加空战三十多次,因飞行遇袭而跳伞受伤,后在美国居住。初到美国的蒋孝文和蒋孝章,先去拜访了俞扬和,此时的俞扬和正和第二任妻子闹矛盾,因此他们只是匆匆见了一面就告别了。后来俞扬和经常到
旧金山看望两兄妹,并开始和蒋孝章熟络起来。
后来蒋孝章返回中国台湾,告知父亲蒋经国要跟俞扬和结婚。蒋经国听后很生气,大骂
蒋孝文没有尽到兄长之责,还把
俞大维叫到家中训斥。随后俞扬和专程来
中国台湾和蒋经国恳谈,一度被蒋家三兄弟阻拦。最后蒋孝章请出宋美龄出面调和,蒋经国终于接受了这桩婚事。
婚后生活
1960年3月,蒋孝章和
俞扬和在美国
旧金山举行婚礼,婚礼现场只有双方家长和少数亲戚参加,由蒋孝章的母亲蒋方良主持,并带来了蒋介石的亲笔贺信和礼金。结婚后夫妇便定居在旧金山。
1961年,蒋孝章生下儿子,
蒋介石给曾外孙取名
俞祖声,有克绍祖求,声望远播之意。
结婚初期,蒋孝章忍受着各种来自家庭成员的反对声浪,始终没有表现自己的不满和抗议,忍气吞声。就连蒋经国就职“总统”,寄机票给她回家同庆,也未回。从未向蒋经国提出给丈夫求职的要求,从小就不愿利用权势。
直到俞祖声稍大一些,蒋孝章才每年定期携儿子返台省亲。每次都是一两个月。每次返回
中国台湾,都不惊动亲友,这时的蒋经国经常加入外孙俞祖声和孙女蒋友梅的玩耍中来。
婚后俞扬和不想从政,拒绝了岳父蒋经国为他安排的仕途。后在
美国任中华航空公司顾问及中国造船公司顾问,俞扬和为人随和,没有官宦之后的架势,有亲戚朋友需要帮忙时从不推诿。俞扬和与蒋孝章结婚多年,中国台湾的报刊和广播、电视都未有他的报道,第一次出现在报刊上,是在
蒋经国思念亡父的文章中《守父灵一月记》。
晚年生活
蒋孝章自结婚后就做起了家庭主妇,在公众场合极少出现,致使外界对她所知甚少。
1988年1月30日,蒋经国去世,蒋孝章在父亲灵前哭晕三回。
2001年,蒋孝章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自诉,状告台前“联勤总司令”诽谤,其在接受“中研院”访问的口述历史著作中,说俞扬和已结婚并有孩子,并引诱蒋孝章怀孕。
2003年10月,宋美龄逝世,蒋孝章出席告别式。
2004年12月15日,蒋孝章的母亲
蒋方良因心肺衰竭去世,因身体原因未能返台,由夫婿俞扬和代表。俞扬和还特地带回一封蒋孝章的与母诀别书,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家庭成员
人物争议
关于蒋孝章的出生地和时间存在争议。第一种说法是她在苏联1936年出生。第二种说法是蒋孝章出生于溪口老家,是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接受记者访问时曾提到,婆婆蒋方良初到奉化正怀有身孕,孝文当时只有一岁半。第三种说法是蒋孝章的堂妹蒋孝玉在其自传中提到,蒋孝章是民国二十七年出生,即1938年。
人物评价
相夫教子,对父母极孝顺,贤德兼备,她具有所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俞大维在《俞大维传》评)
蒋孝章是一个相当平民化的人,与人相处十分有礼貌。(蒋经国的贴身副官翁元评)
人物轶事
蒋经国和蒋孝章常常写信联络,有一次蒋经国受了委屈,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有人专门从事挑拨是非,对于小人只有置之不理。随后蒋孝章给父亲来信劝慰,说最近天天下雨,虽然切望着阳光的出现,但大地需要雨水的洗涤和滋润。而人的生命滋长也不靠美满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