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太和
光学及光学工程专家
董太和,光学及光学工程专家,我国光学专业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的理论研究和教学,获得多项科研成果。他为我国培养光学专业人才作出了贡献。近30年来,他在生理光学与色度学方面的研究论述,受到国际颜色学界的认同。
人物简介
董太和,教授。浙江定海(今舟山)人。1936年毕业于上海雷士德工学院学院机械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科硕士学位。曾任广西大学武汉大学教授,英士大学教授、机械系主任。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二届理事。专长光学仪器、视觉及生理光学。研制成“激光干涉定中仪”。著有《工程与军用光学仪器》等。
30年代是新兴的光学分支中的光学仪器迅速发展期,而此时的中国,却无光学工业可言,因此董太和在英专门师从L.C.Martin教授研习技术光学、W.D.Wright教授研习色度学和A.E.Conrady教授研习摄影镜头设计理论。他也问道于人称“生理光学之父”的法国Y.LeGrand博士,研习生理光学。1980年,董太和会同解兰昌副教授率先在浙大光仪系为本科生开设“生理光学”课程,并建立“生理光学及视觉功能实验室”。
董太和及其博士研究生金文英研究了我国《十三经》及其他典籍中有关颜色科学的记载。对颜色的认识和数量、颜色的标准、色盲的发展和类型、色后像、官兵服色的规定,甚至分解颜色的色立体图解等方面,中国古代的发现、认识、记载,这些均较西方的要早、要精、要多。因此写成论文《中国古籍中有关基本颜色科学的最早记载》,提交1989年的国际颜色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此文一出,立即引起不少学者的重视,著名的德国颜色学杂志《DIE-FARBE》全文刊载。八个国家的颜色学会联合在美国出版的双月刊《COLORresearch&appli-cation》1989年12月号上,被尊为“伟大的颜色学家”Wright教授主笔的“TALKINGABOUTCOLOR”一文,畅叙他与董太和教授在阔别半个多世纪后,那年在法国一次国际色盲会议上相遇的喜悦,接着就谈到“董-金”的论文对世界颜色科学的影响,认为这是使世界颜色学者认识中国古代成就的很好文章,他在文内还埋怨德国《DIEFARBE》的主编Richter教授抢先于他发表了“董-金”的论文。后来他又写信给董太和说:在中国有像“董-金”这样的两代学生,是他的骄傲!
人物生平
董太和,祖籍浙江舟山市,1916年在上海出生于一经营机械工厂的家庭,这个家庭的基业因地处上海的虹口区,后在1937年8月13日日寇入侵上海时全被炸毁。董太和1934年毕业于上海天主教会开办于1863年、以教学英文为主的圣方济学院(今上海北虹中学),因系高材毕业生(Honour),即免试进入当年按英国学制创办的雷士德工学院(Henry Lester Institute)机械系(该校在太平洋战争后被侵沪日寇视为敌产而停办)。董太和1936年因已在英国办好人学手续,雷士德院方也给予推荐,去了英国留学,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科硕士学位。董太和在年青时,深受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晚清郑复光的《镜镜詅痴》(一本本国学者自著的光学、光学仪器和色度学的经典专著)两书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和孟子的“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雷士德工学院取其中的“苦心志,劳筋骨”作为校训)的明训,这些都成为他一生踏实工作和学术作风的基础。30年代又是新兴的光学分支中的光学仪器迅速发展期,而此时的中国,却无光学工业可言,因而半个多世纪来,受人尊为“伟大的颜色学家”。因此,董太和在颜色光学方面有了一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董太和1940年绕道美国回国后,自1942年起,先后在广西大学武汉大学、英士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机械工程学系及光学仪器学系教授至今。1948~1949年任英士大学机械系系主任。1949年上海解放,他由浙江大学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部门工作。其间,他写成并出版了三卷本的《工程与军用光学仪器》。后因浙江大学成立光学仪器专业的需要,他被调回浙江大学任教并兼光学仪器专业主任。1984年董太和经国务院批准为光仪专业博士生导师。1986年他已72岁,经批准离休,但仍回聘至1989年才全面离休。此后在各个方面一直受组织上多方面的关怀和照顾,至今未已。
董太和在浙江大学的40年(1949-1989年)中,长期致力于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但由于某些历史原因,他曾未能从事专业工作达22个年头,仍然在普通工作之外兢兢业业、埋头于他默默无闻的新、旧文献堆中,为以后“复出”创造条件。他自1980年以来的工作,除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外,主要侧重于视觉科学中的色觉理论及体视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也使他自己成为国内有关立体照相、电影、电视问题的主要解答人。诚如我国《现代科学仪器》杂志1997年第1期为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成立45周年所写的贺词说的那样:“在这支队伍中活跃着一批学术带头人如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董太和教授,为光仪系的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立和运作,作了很大贡献。”
简历
1916年 在上海出生。
1934年 毕业于上海圣方济学院(现上海北虹中学)。
1936年 毕业于上海雷士德学院(因去英国留学,提前离校)。
1939年 获英国伦敦大学理科硕士。
1942年 任广西大学机械系教授。
1945年 任武汉大学机械系教授。
1948年 任英士大学机械系教授。
1949年 任浙江大学机械系、光学系教授。
1949年-1954年 由浙江大学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部工作。
1954年 任浙江大学光学仪器系教授(兼任光仪专业主任)。
1986年 在浙江大学离休(回聘至1989年)。
逝世
浙江大学离休干部、民盟盟员董太和同志(享受厅局级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2月6日在杭州逝世,享年100岁。
主要著作
1 董太和.凸轮学.上海:上海龙门书店,1951.
2 董太和.球辊轴承—原理、设计、应用.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52.
3 董太和.间歇运动机构原理.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53.
4 董太和.工程与军用光学仪器(上、中、下).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54.
5 董太和,解兰昌.白度计算公式的发展及其应用概况.中国化工学会涂料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0 (合著).
6 大越校敬(日)著.三维成像技术.董太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7 董太和,余中如等.激光干扰视力检查人眼视网膜共轭干扰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3;英文本发表于《MICONEX 1983论文集》(合著).
8董太和、金文英.中国古籍中有关基本颜色科学的最早记载.中国科技史料,1990,11(2).
9董太和,游龙翔等.视觉系统信息处理的神经机制及其数学模型的空间频谱分析.中国神经网络首届学术大会,1990.
10 董太和等.视觉神经元感受野的数学模型及其空间频谱响应特性研究.生物物理学报,1991,7.
11 董太和等.视觉神经元空间和空间频谱响应特性:空间定域性.第2届中国神经网络学术大会论文集,1991.
12 董太和等.人眼深度运动知觉的研究.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实验室年报,开放课题论文专辑,1993.
参考资料
董太和.浙江大学官方网站.
董太和同志逝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04 11:47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