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Grape downy
mildew)是由葡萄生单轴霉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葡萄上的一种病害。葡萄霜霉病只危害葡萄地上部幼嫩组织,如叶片、新梢、花穗和果实等。
病原特征
葡萄霜霉病的病原为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 (Berk. & Curt.) Berl.&. de Toni),属鞭毛菌亚门。
形态特征
葡萄生单轴霉菌丝管状,多细胞核,直径8-10微米,病原以吸盘凹入细胞壁而被包住,然后进入细胞吸收养料。病菌形成孢子囊进行无性繁殖。孢子囊椭圆形,透明,大小为(12.6-25.2)微米×(1.2-16.8)微米,着生在树枝状的孢囊梗上(长140-780微米)。每个孢子囊产生4-8个游动
孢子,有双鞭毛,能游动。它从
孢子囊顶端乳突状的开口游到外面的水中,或者直接穿破孢子囊壁游出。孢囊梗自叶片病组织反面的气孔抽出,或从果粒皮孔抽出,4-6枝,呈束状,无色,单轴分枝3-6次,分枝处呈直角,分枝末端有2-3个短的小梗,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梗上。孢囊梗在较潮湿的条件下生长较长。游动孢子单细胞,呈肾形,大小(7.5-9)微米×(6-7)微米,鞭毛在游动孢子扁平的一侧长出,长30微米。游动孢子经数分钟至半小时后,停止游动,生出芽管。在寄主组织内的各个游动孢子所形成的菌丝进行原生质融合,产生异形核菌丝体。卵孢子有性繁殖在寄主组织,主要是叶部病斑的海绵状组织中进行,偶尔也在栅栏组织中繁殖,在这些组织中形成卵孢子。夏天菌丝顶端膨大,分化成
精子器和藏卵器,两者融合,形成卵孢子。卵孢子直径20-120微米,由两层壁膜包藏,并由皱缩的藏卵器壁覆盖着。春天卵孢子在游离水中萌发,产生1个细芽管,偶尔也产生两个芽管,芽管长度不一,宽2-3微米。芽管萌发,产生梨形孢子囊,大小28微米×36微米,每个孢子囊形成30-60个游动孢子。
生理特性
葡萄霜霉病病菌不能用人工培养,对病菌的生长适温了解不多,但已查明,气温在30℃以上,寄主组织内的菌丝生长受抑制;13℃以上,病叶形成薄壁孢子囊,22-24℃;湿度95%以上时大量萌发。孢子囊形成温度为9-36.8℃,最适温度为18-22℃。黑暗环境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孢子囊是起传染作用的重要器官。游动孢子在12-23℃经24小时萌发。卵孢子萌芽适温为16-24℃。
为害症状
葡萄霜霉病只危害葡萄地上部幼嫩组织,如叶片、新梢、花穗和果实等。
枝蔓:新梢上端肥厚、弯曲,由于形成孢子变白色,最后变褐色而枯死。如果生长初期侵染,叶柄、卷须、幼嫩花穗也出现同样症状,并最后变褐,扭曲或干枯脱落。
叶片:病斑油浸状,半透明淡黄色至红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发病4-5天后,病斑背面形成幼嫩密集白色似霜物。发病严重时叶片提早脱落。感病品种病斑较大,抗病品种病斑小。
花器:发病小花及花梗初现油渍状小斑点,由淡绿色变为黄褐色,病部长出白色霉层,病花穗渐变为深褐色,腐烂脱落。
果实:幼嫩的果粒高度感病,发病后果色变灰色,表面满布霜霉。果粒成熟时较少感病,老果粒发病后变褐色。
侵染循环
葡萄霜霉病病原主主要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组织在土壤中越冬。卵孢子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通过雨水传播到葡萄植株上,成为春天的最初传染源。孢子由气孔侵入寄主组织,经潜育期发病,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流行规律
发病时期:中国华北地区于7-8月份开始发生,9-10月份为发病盛期;华东地区于5月份开始发生,6月、7月和9月为发病盛期;广东以5月下旬开始发生,7月份为发病盛期,秋季如遇降雨或重露,发病可延续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寄主抗性:美洲种较欧亚种抗霜霉病。感病类型叶片气孔密而大,抗病类型叶片气孔稀而小。
发生条件:冷凉潮湿,多雨,多露、雾,利于发病。地势低洼,土质黏重,雨后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发病重。水田改种的葡萄园,发病重。大量施用速效化肥,枝叶茂盛徒长,组织幼嫩,抗病力差,田间郁闭,小气候潮湿,利于发病。种植密度大,棚架过低,不重视夏季修剪,管理粗放,发病重。
预测预报:病菌孢子在土壤湿度大的条件下,当昼夜平均温度达13℃时即可萌发,同时可有孢子囊形成。当寄主表面有水滴存在(2小时以上)时,病菌即可完成侵染。因此,初次侵染,可于当地平均气温达13℃时,下雨后即可发生。预测霜霉病发生的要点是3个“10”:即在3-5天内,日平均气温10℃左右;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上;新梢平均长度在10厘米左右。在葡萄霜霉病发生季节,可以把散生在田间贴近地面生长的小葡萄苗作为霜霉病将要发生的指示植物,往往它们最先发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