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藟
葡萄科植物
葛藟为葡萄科植物,果实味酸,不能生食,根、和果实供药用。
形态特征
藤本,枝条细长,幼枝被灰白色绵毛,后变无毛。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2厘米,宽3—10厘米,不分裂,顶端短尖,基部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有波状小齿尖,表面无毛,背面主脉上有柔毛,脉腋问有簇毛。圆锥花序细长,有白色绵毛。浆果球形,熟后变黑色。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林边或路旁灌丛中;
分布范围
产各地,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山东等省。
主要价值
果实味酸,不能生食;根、茎和果实供药用,治关节酸痛;本种生长健壮、病虫害少,作葡萄砧木有寿命长、丰产等优点。
葛藟
【拼音名】Gě Lěi
【别名】割谷镰藤、野葡萄、栽秧藤
【来源】葡萄科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以根、茎、果实入药。
【生境分布】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云南、贵州、山东。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
补五脏,续筋骨,长肌肉,果实可食。
骨节酸痛,跌打损伤:根皮用甜酒捣烂敷患处。
咳嗽,吐血:果3~5钱,水煎服。
积食:果、叶各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葛藟汁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Gě Lěi Zhī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藤汁
【原形态】
葛藟(《诗经》)又名:葛、柜鬯(《说文》),巨苽、蓷藟(陆玑《诗疏》),千岁虆、虆芜(《别录》),乌蛙、千岁木、栽秧藤、割谷镰藤、野葡萄。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地灌丛内或林缘。分布湖北、江苏、浙江、江西、云南、广东等地。
【性味】
①《别录》:无毒
②崔禹镐《食经》:味甘,平、小冷
【功能主治】
补五脏,续筋骨,益气,止渴。
①《别录》:主补五脏,益气,续筋骨,长肌肉,去诸痹。
②崔禹锡《食经》:食之补五脏,以薯蓣为粉和汁煮作粥食,主哕逆。又合白蜜食之益。
③《日华 本草》:止渴,悦色。
【摘录】《*辞典》
参考资料
..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03 22:5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