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朝祉
中国内地男音乐家
葛朝祉,男,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歌唱家,代表作品有《工人大合唱》、《黄浦江颂》。
人物生平
学音乐的决心
20世纪30年代,以音乐,尤其是以声乐作为终身的职业,是许多人难以理解的。葛朝祉的父亲是个高级职员,虽然喜欢梅兰芳余叔岩等京剧名演员,但让他同意其“少爷”去学声乐这门“本事”,恐怕一辈子想不通。可从小受京剧和教会音乐熏陶的葛朝祉义无反顾地“逃脱”父亲的束缚,于193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
四年的春夏秋冬,葛朝祉孜孜不倦,一毕业就被私立上海音专的丁善德院长聘用,开始了他声乐课的教职——23岁的他从此揭开了漫长教学生涯的第一页。
1943年,葛朝祉在兰心大戏院举办首次个人独唱音乐会,同年,他兼任之江大学圣乐团指挥;1946年国立音专由重庆迁回上海后,他被聘为该校副教授;翌年,在上海工部局乐团的一次音乐会中,他成功地演唱了海涅的清唱剧《创世纪》中拉斐尔的声部……解放后,葛朝祉积极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广阔天地,振臂挥舞指挥排练《工人大合唱》,还与周小燕教授共同担纲康尼采蒂的《拉美摩尔的露契亚》的二重唱,让解放了的上海市民喜滋滋地欣赏了一回西洋歌剧。大概是尝了一口西洋歌剧这一美声唱法的滋味,他萌生了去欧洲求学的愿望。
1951年4月,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葛朝祉踏上了赴赫赫有名的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的旅途。
在法国,葛朝祉如海绵吸水般地学习,研究法国、意大利的各美声学派。1953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即回到祖国、回到上海。不久,他再次登上美琪大戏院一展歌喉,此次个人音乐会不仅呈献给听众曲目的五彩缤纷,而且还有精深的音乐素养,严谨、深邃的表现风格。
回国后,葛朝祉将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逐一释放——中国青年艺术团合唱队的组建;华沙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亮相;“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交响大合唱《祖国颂》;影片《恭贺新喜》中的音乐指挥;1960年,他倾力录制了大型合唱交响曲《黄浦江颂》的唱片……至于“上海之春”,那是每届必定见到他的身影,不是独唱就是指挥,当然,教学仍是他的主业,为此,他乐此不疲。
不可否认,“美声唱法”或者说“欧洲唱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贬低和指责,可葛朝祉坚信其科学性、合理性,即使在那个人妖颠倒的岁月里,他仍一如既往。
葛朝祉常对学生说,“欧洲唱法”中的科学成份,我们应当好好学习、消化。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坚定,才会培养出日后活跃在音乐教学和舞台上的一大批骨干。
“神圣光芒”的路
十年浩劫”后的1981年4月的一个晚上,上海音乐厅妙曲缭绕、掌声阵阵。一辈子对海顿清唱剧《创世纪》情有独钟的葛朝祉出神地在席中聆听。全剧的指挥竟是他的巴黎同学皮里松,担任独唱的是葛先生的一个学生。歌声随着节奏和旋律时而如潺潺溪水,时而如叮咚山泉,时而又如咆哮的海浪……葛朝祉的许多学生告诉笔者,多少年来,葛先生用虔诚的心去追求他的艺术,追求着《创世纪》中的“神圣光芒”。生活上,他清心寡欲,无甚奢求,不吸烟、不喝酒,最多是在巴黎求学期间留下的嗜好——下午喝咖啡。平时一副大饼油条就算是他的早点,而为了研究一个声学问题或者辅导青年练唱,他常常忘了吃饭时间。无论是在数九严寒,还是在三伏酷暑,他书桌上的灯总要亮到深夜。他的学生杨清动情地对笔者说:“就在葛先生离开我们的前两天,他还约我第二天去上课。”常留柱说:“我80年代由西藏工作20年后来上海,葛先生厚爱有加,常常对人说,留柱这么多年在西藏不容易,让我只要有空随时随地去他那里上课。”学生毕业后,只要有演出,葛先生不但亲自去看,而且当晚必定指出他们的缺点——这样的恩师怎不令人终身获益啊。
当年从法国留学回来,葛朝祉将积余下来的钱全部换成外文音乐书籍,这是他的珍宝。可惜在“十年浩劫”中被扫“四旧”扫走了,光是曲谱,就装走了三四辆三轮车。劫走了书、劫走了琴,但始终没有劫走他心中的“神圣光芒”。
晚年,葛朝祉的“神圣光芒”更是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活力。80年代初,谢绍曾教授入党了,在一次会议上,葛先生衷心地给予了祝贺,并表示了决心,也想入党。事实上,50年代葛朝祉就萌发了入党的愿望。
葛朝祉的愿望没有多久就光荣地实现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他常在党小组会上坦陈己见,剖析自己的缺点,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他更是严于律己。
有人说,葛朝祉奔跑在“创世纪”的路上,奔跑在五线谱的路上。在这条路上,他不允许有休止符号的存在,持之以恒,勇往直前!
难以磨灭的精神
常比喻,有些人活着鲜花簇拥,死后却如粪土;有些人活着默默耕耘,死后繁花似锦。
“一位雕塑家花了许多年心血完成了一件作品,旁观者啧啧称赞,无不称好,唯独雕塑家沉静一边仔细琢磨,旁人问他,你不以为完成了一件用心血塑成的作品吗?你不以为这一作品完美无缺吗?雕塑家叹了口气——我这一生结束了,因为太完美无缺了。”已过七旬的陈敏庄教授说到这里,眼睛湿润了,哽咽了,这艺无止境的哲理故事是她在扎着小辫子时听葛先生讲的,她记了一辈子,对自己的学生讲,讲了40年……早已过花甲之年的常留柱教授说:“几十年来,我们上课从来没有45分钟下课的时间概念,原因很简单,葛先生给我们上课从来没有准时下课的。”
卞敬祖教授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当年他被关进牛棚,又被查出得了癌症,是刚放出“牛棚”的葛先生偷偷地给他送饭送药而使他坚强地活下来。
著名歌唱家詹曼华曾对笔者说起葛先生的一段往事:当年她在北京参加上海音乐学院的入学专业考试,葛先生觉得她虽然嗓音条件好,但节奏把握不稳,恐怕难以培养。后来詹曼华经过几年的学习,在陈敏庄老师的循循引导下,取得国际比赛大奖,葛先生意识到自己的保守思想,便在一次会议上作了自我批评。此事令詹曼华记忆犹新,她会永远记住葛先生“唯艺术至上”的人格。
葛朝祉退居二线后,仍然没有离开声乐的岗位。1984年,他录制了法国艺术歌曲的唱片,1985年还登台演唱。大江南北的音乐学府,更是留下了他谆谆教学的身影。
主要学生
葛朝祉先生的学生有世界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黄英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3 11:3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