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城遗址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葛城遗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珥陵镇祥里村葛城组,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遗址。
历史沿革
2005年,发现葛城遗址。
2007年7月,镇江博物馆对遗址及周边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神河头遗址。2007年11月~2008年1月、2008年3~10月间,南京博物院与丹阳市文化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葛城遗址和神河头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揭示出葛城遗址是一座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型城址,神河头遗址为一附属于葛城城址的特大型环濠高台祭坛。
遗址特点
综述
葛城遗址位于珥陵镇东南6千米,北距长江38千米,东南距常州市区30千米,南距金坛15千米,处于宁镇丘陵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葛城遗址中心部分为一不规则长方形古城,东西长约200、南北宽约150米,城内现地表高出周围农田约3米。20世纪90年代之前,四周城墙尚保存完好,城墙普遍高出城内地表约5米。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人为原因,除西城墙外,其余城墙均遭破坏。城墙以外尚存多道濠沟,其中东西城墙外侧各有两道濠沟,南城墙外侧有4道濠沟,第一、二道濠沟之间相距50~60米。城址东北部有一道名为青龙岗的土岗,高约1米。西城墙第二道濠沟外原有一土墩墓,现已破坏殆尽。整体上,城址的布局和环绕水系基本完整。
地层堆积
葛城遗址发掘共布探沟8条,编号07DGTG1~6、08DGTG7~8。连同扩方在内,发掘面积约475平方米。TG1位于葛城内城西城墙处,北距城墙西北角120米,南距城墙西南角80米,西接西边第一道城濠。东西长45米、南北宽4米,面积约180平方米。南壁剖面堆积层情况如下,
第一层:黑灰色土,土质疏松。厚0.15~1.05米,东部为近现代废弃物堆积,含大量砖块、现代陶瓷残片、植物根茎等。
第二层:灰色土,土质疏松。距地表深0.55~6.1米,厚0~0.4米,分布于探沟中部和东部。呈坡形,东高西低。该层内含木炭屑、红烧土、少量陶片。
第三层:红褐色土,土质稍粘。距地表深0.8~1.2米,厚0~0.35米,分布于探沟东端。内含印纹陶、灰陶、夹砂红陶残片等。
第四层:红褐色土,土质坚硬,经烧烤形成。距地表深1.2~2.4米,厚0~0.8米,分布于探沟东部。内含印纹硬陶、原始瓷、灰陶、夹砂红陶残片等。
第五层:深褐色土,土质疏松。距地表深1.5~2.0米,厚0~0.7米,分布于探沟东段。该层高低不平,内含印纹硬陶、原始瓷、灰陶、黑陶、夹砂红陶残片等。
第六层:青灰色土,土质较硬。距地表深2.2~3.2米,厚0~0.35米。内含少量泥质灰陶残片。
六层下为浅黄色生土。
城墙
葛城遗址城墙共包括早、中、晚三期城墙(Q3、Q2、Q1),除TG2因发掘面积所限,仅揭示出中期城墙(Q2)与晚期城墙(Q1)外,TG1、TG7、TG8均完整揭露出Q1、Q2、Q3之间的叠压关系。因TG1解剖情况最为典型,以TG1为例分别介绍各期城墙。Q1位于探沟西部,横截面大体呈梯形。现存墙体高7.05米、宽约23米,方向北偏西9°。其建筑结构系黄褐色粘土堆筑而成,先堆坡状墙芯,而后加以少量团状青泥、白泥、紫泥增加黏度,再加以自沉和踩踏使墙体牢固。交接面上明显进行过处理:先经过拍打,而后放置杂草、树枝以增加堆土之间黏度。墙体中出有少量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印纹硬陶片。Q2位于探沟中部以东,方向北偏西2°,残存墙体高1.15米、宽20米。墙体系黄色粘土堆筑而成,首先利用建墙之前的废弃堆积作为墙芯,而后利用黄色粘土和灰色杂土进行堆筑,其在西段见有两次明显的修补痕迹。墙体内出土夹砂红陶鬲足、硬陶残片等。Q3位于探沟内Q2下,宽19米、残高0.6~1.05米,方向42°。墙体以黄褐色、红褐色、浅黄色、浅灰色、红烧土等8层花土夯筑而成,各夯层厚薄不一,最厚者0.35米、最薄者0.05米,未见明显夯窝,但层次分明。夯土内出土泥质灰陶、夹砂红陶、原始青瓷残片等。
城濠
护城濠沟7条,编号G1~G7。结合钻探资料,早、中、晚各期城墙均有对应的两道城濠,即Q3、Q2、Q1外侧均存在同时期的两道护城濠沟。由于北、东、南三面城墙中各期城墙位置均未移动,因此现有地表对应晚期城墙Q1的内外两道城濠大体上亦为对应Q2与Q3的内外两道城濠,而西城墙中由于晚期城墙Q1在西移过程中将对应Q2与Q3的两道护城濠沟填平。
便桥
TG2中发现便桥遗迹1处,现存东西桥墩各一,木桥板面3处。桥横跨于G4上,桥面长4米、距沟底0.75米。从桥墩处板面存在高差20厘米的情况看,此桥沿用时间较长且修复多次。
城址布局
葛城遗址是一座东西长、南北宽不太规则的长方形城址。城内四面城墙均有城门,城门宽约6米左右。南北城门与东西城门之间有断续存在的道路,路宽3~4米。出东西门以外第一、二道濠沟之间均有宽8米左右的道路。第二道濠沟向外,路面遗迹不明。城内西部为建筑区,钻探表明地表30厘米以下存在近1米厚的红烧土堆积,建筑基址使用时间延续较长。
文物遗存
综述
葛城遗址由于发掘以解剖城墙为主,故出土遗物数量相对较少,但种类较为丰富,包括陶器、原始青瓷、石器、青铜器等。
陶器
陶器可辨器形有鬲、甗、罐、瓿、盆、簋、圈足盘、豆、碗、钵、纺轮、捉手等,以罐、鬲占大宗,其他器物各占一定比例。陶质有泥质陶、夹砂陶、硬陶。硬陶稍多,泥质陶和夹砂陶比例相近。纹饰以绳纹、折线纹为主。
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可辨器形有豆、碗、盂等,纹饰以素面为主。
石器
石器器形有斧、锛、镰、砺石、镞等,多打磨光滑。
青铜器
青铜器,戟刺3件。形制相同,尖部锋利,上部呈圆锥形,下部呈圆柱形。整件器物系浇铸而成,范痕明显,未做处理。残长9.60厘米、残宽1.10厘米。
研究价值
葛城遗址作为一处吴国古城址,是江苏境内已发现的商周时期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好、内涵最为丰富的城址,其使用时代贯穿吴国历史的整个过程,对江苏商周时期的考古及吴文化的研究,特别对于吴国早期政治中心的探究有重要的意义。
葛城遗址西北方向的神河头遗址作为一处从西周中期一直延续使用到战国早期的祭祀场所,应是广义上葛城城址的组成部分,与葛城城址的发展历程相一致,并在城址废弃后继续沿用了一段时间。如此,从更广的视野下探讨葛城的发现意义,将对吴文化研究中吴国城市的形制布局、吴国的礼制等诸多课题产生重要的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葛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葛城遗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珥陵镇祥里村葛城组。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葛城遗址,路程约20.6千米,用时约30分钟。
参考资料
葛城遗址.丹阳文旅风.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7 20:1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