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韦拉克鲁什,卒于
墨西哥城。年轻时生活放荡不羁,曾于1892年的大选中与人决斗而杀人,导致被判临禁四年。1913年,因参加反对军政府的活动,被迫流亡国外。在西班牙和古巴当过教师和记者。晚年任墨西哥文学院院长和报社社长。
米龙本来是一位
浪漫主义诗人。从1874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于1886年发表《诗集》,颇具
拜伦和
雨果的风范。由于那次决斗杀人而被捕入狱,从此便否定了自己的过去,脱离了浪漫主义,提出了新的艺术主张。在此之前,他的诗歌气势磅礴、富于哲理,而且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和“
象牙之塔”格格不入,甚至还不时生硬地引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但他的风格却赢得了
现代主义诗人的赞赏。他崇尚暴烈的生命和生命的磨难,宇宙的秘密和神秘的奇迹,以及宗教和神论。
1901年,他的一部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诗集《碎石》问世,这时米龙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在重音和韵脚的推敲中排遣自己的孤独与寂寞。这位曾经以
政治改革为己任的诗人一反常态,只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了。然而他的气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将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压抑在对诗句的精雕细镂中,他将自己的英雄气魄完全倾注在对艺术技巧的追求上。他的诗作的音乐效果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因而对西班牙语诗歌韵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02年以后,他更加注重诗歌技巧的创新。作为诗坛上的明星,有人将他和
贡戈拉·伊·阿尔戈特相提并论。在词藻和韵律的运用上,他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迪亚斯·米龙的作品对
鲁文·达里奥、莱奥波尔多·
卢贡内斯、J.桑托斯‧乔卡诺、胡里奥·埃雷拉·伊·雷西格等现代主义诗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他未能完全摆脱浪漫派激越的情感,被称作“从窗户跳进现代主义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