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勒姆的女巫》是美国剧作家
阿瑟·米勒创作的四幕剧,1953年首演。
内容简介
剧本开头,萨勒姆地区的牧师巴里斯的女儿贝蒂和伙伴跳舞时受到惊吓,导致神志恍惚,一病不起。与此同时,镇上普特南夫妇的女儿萝丝也病倒了。乡镇里于是谣传出现了巫术。
巴里斯的侄女阿碧格也是跳舞的姑娘中的一个,她在普洛克托家做女仆,因为勾引男主人,被女主人赶出家门。她对普洛克托大嫂怀恨在心。参与跳舞的姑娘担心被当成女巫,在阿碧格带领下,交代说自己看见很多人和魔鬼在一起。遭到诬陷的人都被关进了监狱,那些跳舞的姑娘摇身变成了圣徒,阿碧格更是趁机想要陷害普洛克托大嫂。
后来,遭到诬陷的人被判处绞刑,普洛克托下定决心说出他和阿碧格的私情,试图以此阻止她的阴谋,却反而因此害了妻子。普洛克托家的女仆玛丽·沃伦良心发现,在法庭上翻供,却在副总督丹佛斯、哈桑法官、巴里斯和阿碧格带领的姑娘们的共同威吓下,又收回供词,反而一口咬定普洛克托给魔鬼干活。
普洛克托被关进监狱,在生命受到威胁之下,他决定招认自己和魔鬼打交道,但副总督却强求他公开忏悔,并且供出其他和魔鬼在一起的人。普洛克托无法违背自己的良心,不愿以出卖朋友、出卖灵魂为代价换取屈辱的生存,最后毅然走上绞刑架。
创作背景
《萨勒姆的女巫》取材于1692年发生在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的“逐巫”案。该镇一群姑娘深夜来到树林里狂欢跳舞、裸体奔跑,结果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咬定是巫术作怪。于是,姑娘们开始了呐喊指控。一场以指控、逼供和株连为特征的“逐巫”行动在该镇全面铺开,众多心怀鬼胎之人藉此报复邻里之间的怨恨、羡慕、嫉妒以及过失,从而造成了恐慌、盲从和宗教狂热的可怕氛围。在这样的行动中,许多无辜的村民受到指控,被捕入狱,面临着绞刑和被剥夺财产的厄运“逐巫”运动中,人人自危,人性沉沦,不少人为了活命,或者被迫承认犯有子虚乌有的罪名,或者陷入歇斯底里转而指控他人。
萨勒姆逐巫案与美国的清教思想有着直接的关联。早期的清教徒迁居美洲后,提出“原罪”理论,意即人生而有罪,号召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守信等赎罪进而力争成为上帝的选民。他们不鼓励娱乐活动,对人们当时由于难以理解某些自然现象而产生的迷信活动一律斥之为巫师行为,重者判以死刑。《萨勒姆的女巫》搁笔于1953年,正是美国“麦卡锡主义”对美国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野蛮迫害到登峰造极之时。麦卡锡是一名国会议员,他的言行是麦卡锡主义的集中体现。他利用他的政治身份放肆地煽动反共舆论,收集共产党员、民主进步人士和持不同政见者的材料,并对他们进行恶意诽谤和无情迫害。1950年至1954年数以万计的人被列入“黑名单,”遭到非法拘禁;不少人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深陷囹圄,还有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美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人物介绍
普洛克托
普洛克托正直、善良,不愿参与派系斗争,是个受人尊重的好人;但是他又不是完美的,他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和宗教信仰,所以即使别人不知道,他自己并不看得起自己。这几句简单的描写,为读者树立了一个最普通又最真实的“人”的形象。他的丰富性和多面性,体现在他人前人后的两种作为:人前是正直的庄稼汉,人后却是犯了“奸淫罪”的背叛者。
但是,当事情失去控制,他为了拯救妻子和邻居,决定把自己的丑事公布于众,如他自己所说:“我给我的名誉制作了一口丧钟!”“他在自己的名誉和良心中做出了选择。面对死亡,虽然他的求生本能逼迫他放下骄傲乞求生存,承认一件自己不曾做过的事——因为对他来说,多一件丑事也不会使他的罪孽加深更多,但得知忏悔书要公布于众时,他愤怒地把它撕毁了。他珍惜自己及朋友的名誉,即使失去生命,也要让高贵的灵魂如圣徒般体而地走进天堂。
伊丽莎白
普洛克托的妻子伊丽莎白是个虔诚的清教徒。由于她的身体不太好,并受清教徒禁欲主义的影响,她对普洛克托比较冷淡。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讲,普洛克托是个正值壮年,精力旺盛的男人。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他们的夫妻生活必定会产生冲突。在发现丈夫的背叛后,伊丽莎白虽然很痛苦,与丈夫疏远,但是她在关键的时候(在法庭上)依然愿意为了维护丈夫的名誉而撒谎。这一点也许在现代人眼里并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个恪守清教的女人来说,如此的谎言足以让她在上帝而前转身落入地狱。
阿碧格
阿碧格是一个十七岁的年轻姑娘,她爱上了自己的雇主普洛克托,并且在一段时间里与他保持着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当伊丽莎白发现后,她被解雇了。因此她怀恨在心,想让黑人女佣蒂图芭诅咒伊丽莎白死亡,并取代她和普洛克托一起生活。随着逐巫行动开始失控,她看准了村民心中的自私、恐惧和无情并加以利用,诬告伊丽莎白,将她投入监狱。当自己被情人普洛克托当众无情揭发后,她为了自保,连情人也不放过。
对于普洛克托来说,和阿碧格的私情只是一个男人常犯的错误,在他醒悟过来后,他可以毫不犹豫地离开阿碧格。而对于一个生活得并不开心、一心向往爱情的孤女来说,抓住爱情似乎成为了她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在清教主义统治的年代,通奸是需要受到严惩的。因此,这个失去童贞又被情人抛弃的女子在内心的欲望和恐惧的推动下,一步步开始了疯狂的报复行动。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萨勒姆的女巫》是一部西方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其魅力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作家对现实生活的黑暗和一切邪恶势力的无情鞭挞,以及深刻剖析了人物的心灵。阿瑟·米勒的笔就像是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它把人物的心灵,把诬陷、捍造、诽谤、报复、株连这人性中的黑暗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读者和观众而前,使人们在体味迷惘、压抑、愤怒、无奈和悲伤的同时,也为英雄的大无畏精神所鼓舞。即将被绞死的普洛克托曾说“上帝死了”,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震惊。因为正是“上帝的名义”这个最高指针,使得萨勒姆镇上所有“上帝的子民”成为在劫难逃的目标。在一个神权政治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普洛克托竟敢宣布上帝死了,说明他看清楚了那些打着上帝的名义表面公正实则为己谋利的那些审判官的真实嘴脸。
剧作所揭示出来的真理是:“谬论”的存在并不只存在于社会政治层面,更深层次的存在于柔弱的人类心灵之中。“女巫”有可能随时出现在每一个灵魂出壳的人身上,包括普洛克托。普洛克托只是不愿出卖朋友,还认为自己是人,还要维护自己的名声,才拒绝堕落。人之为人的基本信念,使普洛克托的灵魂走出了“神”和“兽”的魔障,回归了对“人”的认同。所以,做人是极不容易的一件事,既要避免“神”的诱惑,又要警惕“兽”的膨胀。与此相对应的阿碧格就是装神弄鬼、放纵情欲、受“神”“兽”诱惑而偏离人性基点的人。
当人性被污染腐蚀,“女巫”就出现,“谬论”就蔓延。它有时以“女神”的方式呈现,有时则以“女魔”的面貌示人,都具有对人心的蛊惑性。《萨》剧中天真无邪的小女孩阿碧格、蒂图芭、贝蒂、玛丽。沃伦,他们懵懂无知,装神弄鬼,只是游戏,他们借上帝的名分,从想象的“女神”被引导着变成了“女魔”。其中玛丽·沃伦的心理转变过程是震撼心灵的。与普洛克托、伊丽莎白的相处,有着这样那样的矛盾,玛丽·沃伦希望改变女仆的地位是正当的人性要求,她也不希望用装神弄鬼来陷害他人,特别是她的善良勤劳的主人。可是,事实是当她希望守住人性的底线时,却有人一定要把她往魔鬼里推,在“神”与“鬼”的选择中,她最终选择了“神”。可就在她放弃人性选择“神”的时候,她也就戏剧性地变成了失去人性的“魔鬼”。《萨》剧在这里揭示出来的是“神”和“鬼”本质的一致性,即它们的非人性,这是令人震惊的。
正如人性只有在最严厉的拷问下,才能显示出它的罪恶一样,人性最光辉的一面也只有在最严厉的拷问下才能显示出来。而生死的抉择,就是最严厉的拷问。在生命与良心面前,很多人都是选择了生命而违背了自己的良心,而以普罗克托和翠贝卡为代表的人们却是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世界的正义而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没有屈服,而是更坚强地站了起来。普罗克托当众撕毁了所谓的认罪书,高声朗诵着《圣经》,慷慨赴死。在这里,普罗克托等人的人性经受住了考验,走向了永恒。这群人向世界宣告“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戏剧最后的胜利者,人的尊严是不可侮辱和战胜的。
阿瑟·米勒在剧中对普罗克托、翠贝卡以及黑尔牧师的肯定,是对人性光辉的颂扬,而对以艾比盖尔为首的少女及法官们的批判,则是对人性黑暗的尖锐讽刺。
该剧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人性可能是光辉的,也可能是灰暗的,关键就在于面对考验时你如何选择;而所谓的诬陷既可以使人性沦陷,同时也能使人性得到升华。
艺术特色
《萨勒姆的女巫》原文名是“The Crucible”,直译是《坩埚》。坩埚是一种在高温中熔炼金属的一种熔器,作者将其作品取为金属熔器,意为在逐巫案中人们在精神上所受到的高度折磨如同金属在高温下进行熔炼一样。
该剧一共四幕,以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写作而成,一幕到四幕对应着发生、发展、高潮、结尾。语言精炼,结构严谨,有很强的戏剧性。作品延续了阿瑟·米勒的一贯风格:矛盾冲突强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与其他剧本不同,这部作品在第一幕出现了一些评论性的语言。虽然它在整个剧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效果。它除了交代了人物历史和故事背景,还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最重要的是,它让读者带着思考、带着态度去观察这件疯狂的闹剧,就像是在阅读一份历史档案。这样的间离有助于读者有意识地保持头脑清醒和客观,冷静地参与到事件当中,而不是仅仅把这部戏剧当成一个故事。
《萨勒姆的女巫》取材于历史,体现出强烈的文本意识,完整地诠释了新历史主义关于“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的理论。新历史主义在思想意向上强调文本与历史的互文性,使文学重返历史,拓展开掘了语言结构和历史结构的想像性和虚构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文本的历史精神。阿瑟·米勒不是历史学家,他的终极关怀不是历史的客观性,而是用文本来再现审视反思那段历史。作为严肃的剧作家,阿瑟充分认识到他的社会良知和历史责任,他审视集体意识所产生的破坏性躁狂恐惧,反思恐惧心态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构成所谓的威胁。作为书写主体,他对历史题材的描述,尽可能做到忠于历史真实,而没有随意把历史主体化、道德化、情感化和意志化。
作品影响
这部作品的上演,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以633场的连演记录成为了百老汇舞台上经久不衰的一部经典作品。
1981年这幕剧在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今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的时候,为了吸引观众,改名为《萨勒姆的女巫》,一连上演了50多场,观众们觉得剧中反映的美国历史上的冤案和“
四人帮”造成的许多冤狱很相似。
作品评价
北京外语学院教授、作家沈大力:《萨勒姆的女巫》说的是一则关于人性善恶、魔道冲突的寓言。
演出情况
作者简介
作者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 ),1915年生于纽约,毕业于
密歇根大学,是美国最重要的戏剧家和剧作家之一,写出了《推销员之死》和《代价》等不朽杰作。有《我的儿子们》、《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维希事件》、《代价》、《美国大钟》等多部戏剧,还写过两部小说。1987年米勒写了回忆录《时间弯曲》,年过古稀时,还写了剧本《踏破摩根山》和《末代美国佬》。他的作品针砭时弊、直言不讳,被誉为20世纪良心的代表。其中《推销员之死》是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阿瑟·米勒一生获奖无数,包括1949年普利策奖,两次纽约戏剧批评家奖,
奥利维尔最佳剧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