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韶(1903-1934) ,1903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富田乡竹山江口村。1922年考入由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培养革命人才的大学——上海大学。五卅运动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表现突出,1925年10月,萧韶由上海大学党组织选送到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1928年,发动于都武装暴动。1928年11月,萧韶参加了江西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共江西省委审查委员会委员。1934年年底,萧韶在福建省宁化县泉上村被错杀,年仅31岁。
人物生平
萧韶,1903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富田乡竹山江口村。他幼年便失去双亲,贫穷的叔父只好担负起抚养他成长、供他上学的责任。他深深懂得生活的艰辛和上学来之不易。因此,从读小学起,他就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族中公堂的资助下,1918年,萧韶跨入吉安阳明中学。1922年毕业后,萧韶考入由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培养革命人才的大学——上海大学。萧韶受革命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满腔热情地投入反帝爱国斗争。五卅运动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表现突出,1925年10月,萧韶由上海大学党组织选送到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萧韶随同江西籍的黄埔军校校友、共产党员陈奇涵回到江西开展群众工作。他们到达江西会昌时,恰逢广东革命政府正在策动盘踞在会昌一带的赖世璜部队起义。萧韶在会昌草拟了《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宣传大纲》,常与吉安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寄送《向导》、《新青年》、《阶级斗争》等革命刊物,在赣南群众中传阅。起义后的赖世璜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萧韶在十四军政治部工作。9月6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攻占赣州,萧韶与陈奇涵等随军入赣,从事党的活动,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工农革命运动。
9月中旬,陈奇涵、萧韶、钟友千等在赣州城内光孝寺召开会议,研究开展赣南工农革命运动,并决定创办《国民日报》,由萧韶担任主编,具体指导反击军阀走狗“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国民日报》创刊后,萧韶亲自写稿、审稿、编排、校对,夜以继日地进行工作。《国民日报》的问世,引起巨大反响,在反击“国家主义派”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10月初,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中的共产党员多数随军北进,萧韶与钟友千仍然留在赣州开展工作。此时,赣南的共产党员已发展到20多名,为加强党对赣南革命运动的领导,迅速打开赣南的工作局面,根据中共江西地委决定,派陈赞贤来到赣州,建立中国共产党赣州特别支部,萧韶被选为特支委员。10月10日,赣州各界在卫府里广场举行纪念“辛亥革命节”大会,萧韶等代表中共赣州特支在会上散发了两千余份油印的《中国共产党赣州特别支部干部会宣言》。
中共赣州特支成立后,集中主要力量开展工人运动。萧韶与其他特支领导陈赞贤、钟友千等一起深入到工人群众之中,了解工人疾苦,与工人谈心交友,大力进行组织工会的宣传发动。接着,中共赣州特支在八境台召开筹组工会会议,成立了赣州总工会筹备处,并选出12名筹备员,陈赞贤被选为总工会筹备处主任,萧韶、钟友千为常务筹备员。萧韶白天深入工人群众开展工作,夜晚又负责起草《总工会组织法》和《总工会组织章程》等文件。11月初,在赣州特支组织领导下,赣州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在赣州西街豆豉凹广东会堂隆重开幕。大会决定成立赣州总工会,陈赞贤、萧韶等33人当选为总工会执行委员,陈赞贤任委员长,萧韶、钟友千为副委员长。会上还产生了赣州工人纠察队。萧韶为这支武装制定了严明的纪律,并定期开展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赣州工人运动的发展。
随着革命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革命领导骨干。中共赣州特支决定创办“赣州工农训练班”,萧韶担任班主任。训练班的任务是对学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群众工作方法讲解。他不顾自己身体瘦弱,不辞辛劳地既抓全面的行政领导,又管具体事务。训练班在萧韶领导下培养了一批政治素质好,阶级觉悟高的干部。这些干部大部分被吸收为中共党员,成为赣南各县开展革命运动的骨干。
八一南昌起义后,鉴于革命形势的变化,省委重新派萧韶回赣南工作。回到于都后,萧韶以中共赣南特委委员的身份兼任于都中共中心支部支委,被中共赣南特委指定为特派员,全面负责于都、兴国、信丰等地的革命工作。当时的革命形势不容乐观,但萧韶没有心灰意冷,仍然以饱满的革命热情积极开展工作。他跋山涉水,不畏艰难,深入于都农村创建了柑子下等地的党组织,逐步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了西郊、罗凹等地的党支部,有效地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农村革命斗争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以实际行动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萧韶在接到省委关于“立即举行暴动”的命令之后,于1928年2月下旬,亲赴于都召集于都临时县委在里仁的镜寨子脑开会,讨论并制定武装暴动计划,会上通过了《告全县民众书》成立了以萧韶、丘倜、李英等为首的暴动总指挥部,对全县如何实施农民暴动作了具体布置,并要求各乡在农村暴动胜利后立即乘胜向县城进攻,夺取县城,成立苏维埃政府和组建工农革命军。
经过周密安排,2月29日晚,暴动首先在南乡开始。南乡的农民兄弟们高喊着“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冲进土豪劣绅们的深宅大院,烧毁了血泪斑斑的田契债约,没收了巧取豪夺的不义之财,处决了罪行累累的恶霸地主,南乡的农民暴动首战告捷。
3月2日凌晨,萧韶、丘倜等人指挥西乡农民分成四个片区同时暴动。
罗凹片1000多农民首先活捉了土豪赖洪周,接着又来到鲤鱼村,处决了大土豪熊梦兰等,烧毁了所有的契据,没收了全部的资财,还缴获了一门大土炮和几支鸟枪。
参加步前片的暴动队伍分成两路,一路50余人剪断了于都通往赣州的电话线,砍倒了公路两侧的电线杆;另一路50余人负责捉拿土豪劣绅。不曾想,当地的土豪劣绅听到风吹草动,早已逃之夭夭,暴动队员们只没收到几家土豪带不走的财产。
柑子片的四五百暴动农民分头捉拿了土豪黄柏青、陈金荣、黄维龙等,并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的意义,给贫苦农民分发没收来的土豪的财产。
南乡、西乡两地农村暴动的胜利,极大地激起了暴动队伍的斗志,萧韶、丘倜等人组织起6000多人立即开赴于都,分南、西两路攻打县城。
县城里驻防有国民党独立第七师一个新兵营,担任指挥的是该师第二团团长,武器装备良好,又有坚固的城墙可以依托,加上贡江的天然阻隔,国民党军气焰十分嚣张。相比之下,攻打县城的暴动队伍虽然人多势众,但武器装备极其原始,6000多人只有一支步枪,一支手枪,其余均为土枪土炮、大刀梭标,根本无法攻破城墙。由于敌我军事力量的极大悬殊,攻城队伍连续激战五昼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毫无战果。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萧韶和丘倜商量后及时改变原计划,放弃攻城,立即转移到北乡桥头展开农村暴动。但此次暴动因为敌人早有准备,没有成功。
整个于都暴动虽然没有占领县城,但来势凶猛,影响深远,揭开了于都人民武装夺取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序幕。
于都暴动失利以后,萧韶和钟声楼、朱学久一起总结经验教训,认为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是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于是,着手在于都北部的桥头地区建立了一支赤卫队,开辟出桥头游击根据地。这块根据地就是以后的于(都)兴(国)游击根据地的雏型和发源地。
不久,因为赣南特委书记汪群的壮烈牺牲,省委决定成立赣西南行动委员会,萧韶任委员。此时的萧韶已经率领部分参加于都暴动的农军来到了吉安东固。他在这里开办了党员和工农干部负责人的训练班,主要培养地方干部。
11月,萧韶参加了江西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共江西省委审查委员会委员。
1929年4月9日,萧韶在于都会见了毛泽东、朱德。毛泽东要求继续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与巩固红色政权。
1929年5月下旬,中共赣西南行动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确定了发动群众,壮大党的力量,扩大地方武装,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赣南根据地等任务,并选出了由11人组成的第二届赣南特委,萧韶为书记。
8月,萧韶被派往闽北协助开展工作。他首先整顿红军独立团,按照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把成分比较复杂的红军独立团改编成三个连,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领导,充实了军事干部,补充了武器弹药。
1930年5月,信江特委改为赣东北特委,增补萧韶为委员。11月,萧韶调赣东北省委任宣传部长。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赣东北省委改组,萧韶任闽北特委书记。在闽北工作期间,萧韶仍然深入农村,积极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与反动民团,大刀会等反动武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33年5月,萧韶在党内受到王明“左”倾分子的错误攻击,被打成“罗明路线”的代表,遭到批判,随后被调任泰宁县委书记。在泰宁县工作期间,萧韶一如既往,以党的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仍然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地深入农村开展斗争,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群众参加红军,把泰宁县的土地革命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极大地支援了红军在前线的对敌斗争。10月,因为工作出色,萧韶调任闽北特委组织部长。
1934年年底,萧韶在福建省宁化县泉上村被错杀,年仅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