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郁斋
清末民初实业家
萧郁斋,广东梅县隆文镇人,是清末民初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华侨领袖,字文兴,号从,公元1851年生于梅县隆文乡横径村。1911年迁居隆文乡术寨村。1936年病逝,终年85岁。清末钦赐浩授花翎同知奉政大夫,赐子金匾“清標彤管”。
人物生平
萧郁斋自幼喜书法,爱好文学,成年后乘木船南渡荷属爪哇巴城(今雅加达),其间,他认识了同乡潘立斋。两人合资开设“增兴公司”,后分设支号于巴城大港唇。数年间,在巴城、孟加锡、三巴冷等地开设数十间商号,富甲一方。
萧郁斋热心致力于华侨的团结互助和兴学育才工作。1901年,萧郁斋与中华会馆同仁捐资开设了中华学堂,这间学校的成立,改变了华人社会文化落后面貌,是印尼华人教育史之开端。1904年,萧郁斋与李干庭等人在其家乡隆文兴建启文高等学堂(即今隆文中学前身),它是梅县最先建立的新式学校之一。
清朝末年,朝廷腐败不堪,为推翻满清政府,萧郁斋倾力资助孙中山先生闹革命。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萧郁斋带领“增兴公司”员工走上街头,举行集会,升起五色旗,鸣放爆竹庆祝。但是,此举遭到当地荷兰官方的打压,双方发生多起冲突,荷兰官方逮捕了多位华侨。萧郁斋等侨领致电国内,请求合法保护。
1912年2月28日,南京临时政府致电荷兰政府施加压力。3月3日,巴达维亚华侨全部获释,而泗水被捕华侨却未能顺利获释。为此,南京外交部派苏锐钊就任巴达维亚总领事,以交涉救援华侨。一面设立领事,一面反复交涉,终于迫使荷兰政府不得不释放所有被捕者。至此,冲突基本得到解决。交涉过程中,萧郁斋和刚刚建立的民国政府为海外同胞争得了自由。
另外,萧郁斋还花巨资从李姓人手中买下了梅县龙牙圩(即今隆文镇所在地)北边的近1万平方米土地,盖起了文琳庄、文田庄、文华庄、文裕庄、文锦庄等五个大屋。
人物评价
1936年,萧郁斋去世,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了褒恤令,盛赞其性行高洁,厥功甚伟,功成不居。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1 08: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