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耀铭,男,近代华侨实业家,1893年出生于广东梅县
隆文镇横庄村,幼时随侍于私塾教书的曾祖父左右,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后因家道中落,17岁时便随族兄前往南洋谋生。致富后回国发展实业,曾在上海投资发展肥皂制造业,被誉为“肥皂大王”。
萧耀铭在荷属东印度群岛一族兄的杂货铺从伙计做起,吃住均在铺里,三年不支工钱,攒下人生第一桶金。20岁便自立门户,开设广通肥皂厂。为扩大生产,萧耀铭请了技术人员进行制皂,在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大大改进了质量,所生产出来的肥皂远远超过了当时其他厂家的肥皂,质量很好,非常受欢迎。2年过后,广通肥皂已成当地有名的肥皂品牌。
22岁便发家致富的萧耀铭乘船回到老家隆文娶妻,后回南洋生子,开枝散叶。1929年,作为南洋华侨代表参加国父孙中山先生奉安仪式后,受当时的国民政府邀请前往上海考察,并决定返回中国发展商业版图。
到达上海后,萧耀铭先生开始投资现代意义上的肥皂制造业,这一方面是基于爱国理念,同时也是受到利益的驱使。尤其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萧耀铭先生旗下广通肥皂不断创新,发明了很多新的品种,不久,它就成为了当时上海滩比较出名的一家肥皂厂,并获得了很多奖项。
1930-1937年期间,广通肥皂厂多次扩建厂房,更新机器,建造栈房,增建汽炉,装置可贮上千吨油料的铁栈等设备。主要产品有洗衣皂、香皂等。随着广通肥皂业务的发展,萧耀铭先生打造了一个肥皂帝国,萧耀铭先生本人也被誉为“肥皂大王”。
1937年8月13日
淞沪会战爆发,广通肥皂厂多次组织生产军用药品,为前线捐款捐物、输送药品。日军占领上海后,广通肥皂厂被日军炸毁,萧耀铭先生扶老携幼返回家乡。期间与族人共同兴建萧氏学堂(后来的横庄学校前身,现已撤校并入隆文镇中心小学),它是梅县最先建立的新式学校之一。
萧耀铭先生在民资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上有着丰硕的成果,在那个外强横行、家国民族百废待兴之际,萧耀铭先生创办的实业不仅带动了中国劳动密集性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工业制造业就业机会,而且振奋了民族精神,扭转了人们内心深处固有的工业制造业必须进口的思维模式,让中国人明白我们民族和国家也有能力与国外进口竞争与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