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殷(1915年08月16日—1983年08月31日), 原名郑文生,龙川县佗城人。少孤家贫,初中毕业后在佗城小学任教,并从事业余写作。在短短几年中,以肖英、何远、黎政等笔名发表短篇小说30余篇。1932年,考入广州美术学校国画系,参加“广州艺术协会“,发表多篇杂文,投入抗日学生运动。民国27年(1938年),从武汉辗转到延安,就读鲁迅艺术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延安中央研究所文艺研究员和中央艺校教员。后调张家口任《新华日报》编委。抗战胜利后,历任张家口《新华日报》编委、《晋察冀日报》编委兼副主编。国共“和谈”期间,在北平主编《解放三日刊》,并兼新华社北平分社采访部主任。建国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报刊编辑、文艺教学、文艺理论方面,先后担任《文艺报》主编、《人民文学》编辑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青年作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文学讲习所副所长兼中央美术学院文学系教授。1960 年从北京调广州任中共中南局文艺处处长、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省分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教授等职,为培养青年作家倾注了心血。1985 年获广东省首届文学评论奖,1986年获第二届鲁迅文学特别奖。萧殷博学多才,著作颇丰,建国后出版的著作有小说散文集和《月夜》、《与习作者谈写作》、《给文学爱好者》、《谈写作》、《鳞爪集》、《习艺录》、《萧殷自选集》等文艺理论和评论集。1983年8月31日病逝于广州。
人物生平
萧殷,原名郑文生,1915年8月16日生于广东省龙川县佗城竹园里。他自幼聪明好学,有着客家人特有的社会责任感,为了梦想、为了读书、为了写作、为了生存、为了革命,他曾踏遍半个中国,到过广州、武汉、北京、。 上海、延安以及陕甘宁、晋察冀、冀晋鲁豫等根据地。他是活跃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集作者、批评家、文艺理论家、编辑、学者和文学文化工作的领导者等等多重身份的客籍子民。他一生主要从事报刊编辑、文艺教学、文艺理论研究,在我国文艺界和新闻界都有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先后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广州笔会中心理事,被聘为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教授,1985年荣获广东省首届文学评论荣誉奖和1986年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特别奖。
他自小丧父、家境贫寒,生活相当困难,母亲因风湿长年卧病在床,家里仅靠哥哥在城里当店员取得的微薄工资度日。萧殷在哥哥和几位老师的资助下才得以在龙川读完初中,期间因几次欠学费差点辍学,这让懂事的萧殷倍感学习机会的难得,因此利用学校图书馆读了大量的文学书刊。毕业后萧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州美术学校中画系,一年后因经济困窘辍学回乡当小学教师,从此开启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
1932年至1936年,他在龙川小学边教书边进行写作,因家境贫困,其自幼与贫苦农民生活在一起, 见惯百姓被压迫得难以维持生计,熟悉他们的生活也同情他们的不幸,他开始以写作为利器,控诉、揭露万恶黑暗的旧社会。在短短的数年中就发表了反映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小说三十余篇:其中1932年至1935年, 在广州《民国日报·东南西北》上相继发表《疯子》《乌龟》等短篇小说,揭露社会的黑暗,表达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为了不暴露姓名,发表作品时他分别用萧英、何远、黎政等笔名。
1936年他参加进步文学团体“广州艺术协会”( 实际上是抗日学生运动的指导机构),期间接触到许多进步青年,萧殷也倍感振奋,继续用文字猛烈抨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揭露旧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很快,这位进步青年被当局盯上,为了避开反动当局的搜捕,同年10月,萧殷逃亡上海。随着抗日战争爆发,萧殷也加入到抗日的大潮中,他参加了党领导的“上海防护团”,在其中任战地记者负责报道宣传抗战工作。后因战争形势发生变化,他从上海撤退,在武汉与范长江同志一起编《新闻记者》月刊。1938年8月辗转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中央党校任文艺研究员。1939年被派到敌后革命根据地,任太行山《新华日报》编委,活动于太行山和冀南平原,在冀南游击战争中腿部负伤,成为我军二等乙级残废荣誉军人。其中还有个小插曲:在转移时,负责转移他的农民用担架抬他到一个山腰上,随后被赶来的敌人包围,他坚决要求农民放下担架避开敌人,并手握手榴弹准备作最后牺牲,终未被敌人发现而幸免于难。抗战胜利后,他先后担任张家口新华社编委、《 晋察冀日报》编委兼副主编。在我党与国民党“和谈”期间,他在北平《解放三日刊》兼新华社北平分社采访部主任,解放战争期间在《石家庄日报》社任副总编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到北京任《文艺报》主编,后任《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文艺学习》月刊编委、文学讲习所(现在鲁迅文学院的前身)副所长兼中央美术学院文学教授。1960年回到故乡广州,他深感当时文学评论受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危害甚深,遂在《羊城晚报》主持对长篇小说《金沙洲》的评论。这次讨论历时十个月,结论性文章《典型形象一熟悉的陌生人》 发表后得到全国的重视,被《文艺报》转载,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1962年8 月调中共中南局宣传部任文艺处长。在“文革”十年动乱的岁月中,萧殷同志身心俱遭到严重的迫害和摧残。打倒“四人帮”后,全国各地作家、文学爱好者纷纷写出一些揭批“四人帮”的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但随之出现不少对这些作品表示怀疑或否定的文章。当时萧殿在《作品》杂志社任主编,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场事关文 艺前途的文艺思想论争,应有计划地给予还击。1983年他在广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