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黄叶病主要是由芥属黄萎镰孢霉引起的、发生在
甘蓝的病害。主要为害叶部,初病株萎蔫、矮心、黄化,被感染的叶片叶缘变紫,叶基变褐,下部叶片一片接一片地脱落,在叶和植株的感病部位维管束变黑,这种变色多由植株基部向叶缘扩展。
甘蓝黄叶病的病原为芥属黄萎镰孢霉(学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onglutinans (Wollenw) Snyd. et Hans.),属
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
菌丝初白色,后渐变成褐色至粉红色;有大、小两型
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少,圆筒形至镰刀形,两端尖,基部具小突起,多具2—3个隔膜,大小(25—33)微米×(3.5—5.5)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多,卵形至椭圆形,单细胞,大小(6—15)微米×(2.5—4)微米;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不产生
分生孢子座、黏分生孢子团及菌核。
甘蓝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床上的幼苗发病,叶缘先变黄,后扩展到整个叶片,须根生长停止,3—5天即可死亡。移栽一周后至团棵期发病,叶缘变红、变黄,叶柄基部维管束变褐,大多数须根萎蔫,叶片由下至上逐渐脱落。莲座期至包心期是发病的高峰期,开始时仅个别叶片中肋和侧脉变黄,随病情的发展,可导致整叶整株变黄,须根减少,进而导致植株萎蔫、死亡,剖开叶脉、叶柄及茎部明显可见,维管束变褐。发病较轻的植株较健株明显矮化,结球变小。
对中国山西省
晋中市5个甘蓝主栽品种在不同种植条件下的调查结果表明,品种夏强无论在老菜区还是新菜区,发病率均很低;其次为
中甘17,在老菜区和新菜区发病率为10.8—25.7%,可见中甘17和夏强2个甘蓝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但在同样种植条件下,品种瑞大在连续种植5年的老菜区的发病率可达80.3 % ,新菜区发病率为32.8%;上将306和庆丰品种在5年的老菜区发病率分别达45.1%和40.2%,可见不同甘蓝品种间甘蓝黄叶病的发生存在很大差异。同时试验还发现,同一甘蓝品种在不同种植条件(即不同连作时间)下,抗病性也存在明显差异,中甘17在连续种植5年的老菜区发病率为25.7% ,在新菜区发病率仅为10.8%。说明,栽培条件是影响甘蓝黄叶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甘蓝品种能有效降低甘蓝黄叶病的发生。
化学防治:灌根是防治甘蓝黄叶病的最好方法,80%
代森锰锌2500倍液对甘蓝黄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因甘蓝黄叶病为土传性病害,因此在甘蓝移栽定植时,用80%代森锰锌2500倍液每株200—250毫升浇灌根部,为防止土壤板结,可待药液全部渗入土壤后,再覆1层干土。
甘蓝黄叶病从秧苗到收获都可出现症状,发生越早病情越重,发生越晩病情则轻,为便于不同时期调查表示发病轻重程度,可划分为0—5级6个级别:0级,无病症状;1级,1—2叶发病;2级,3—4叶发病;3级,5—6叶发病;4级,7叶以上发病;5级,植株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