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靡
汉语词语
萎,草木枯死。靡, 消失;通“糜”, 烂也。“精神萎靡”是精神不振作;意志消沉
辨析
靡读上声,不可读阳平。
成语
(Idiom):萎靡(wěi mǐ)
发音
(Pronunciation):wěi mǐ
基本含义
(Basic Meaning):形容人精神不振,无精打采。
详细解释
(Detailed Explanation):萎靡一词由“萎”和“靡”两个字组成。其中,“萎”指植物失去生机,衰败无力;“靡”指虚弱无力,疲倦不振。合在一起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低落,无精打采,无力行动。
1.精神不振作;意志消沉
孙中山《大亚洲主义》:“到近几百年以来,我们 亚洲 各民族才渐渐萎靡, 亚洲 各国家才渐渐衰弱。”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七章:“ 燕 ,你怎么搞的?精神越来越萎靡。”
李二和《流浪的梦》思想的魅力:“思想耻于萎靡或逍遥在阳光里,而总喜欢划破黑暗的撕裂之声。”
2.衰退。
徐特立《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笔记》七:“如果没有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注定要萎靡下去。”
使用场景
(Usage Scenarios):萎靡常用于形容人在情绪低落、疲乏无力或遭遇挫折困扰时的状态。可以用来描述个人、团队或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
故事起源
(Story Origin):关于萎靡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但成语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萎靡不振”来形容人物心情低落、无精打采的状态。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成语结构
(Structure of the Idiom):萎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萎”为形容词,表示植物失去生机;“靡”为形容词,表示虚弱无力。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短语。
例句
(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遇到了很多困难,精神状态一直很萎靡。
2. 这段时间她一直感到疲倦无力,整个人都萎靡不振。
记忆技巧
(Memory Techniques):记忆萎靡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将“萎”这个字与植物的衰败形象联系在一起,想象一棵植物在干旱的环境中失去了生机,变得枯萎无力。再将“靡”这个字与人的虚弱形象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疲惫不堪,无力行动。通过这种联想,可以更容易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Extended Learning):想要进一步学习关于“萎靡”的知识,可以了解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萎缩”、“萎蔫”、“靡费”等。同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来了解成语的实际应用场景。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6-12岁):他生病后一直很萎靡,没有精神去上学。
中学生(13-18岁):考试前的紧张气氛让整个班级都显得有些萎靡。
大学生(19-22岁):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创业经历后,他感到很萎靡,失去了信心。
成年人(23岁及以上):工作的压力和家庭的困扰让他一直处于萎靡的状态,需要调整心态。
英语 dispirited, depressed
德语 deprimiert, niedergeschlagen (V)
法语 abattu, inerte, déprimé, sans ressort
萎靡的解释
[listless] 委靡(精神不振作;意志消沉)
词语分解
参考资料
萎靡.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17 14:28
目录
概述
辨析
成语
发音
基本含义
详细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