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春锣
中国曲艺
萍乡春锣是运用萍乡方言、兼有说唱的一种民间曲艺,主要流传于江西省萍乡市及周边地区。
历史沿革
历史起源
萍乡乃安源煤矿工人运动策源地,语言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除去城观有小西路与南路等语音差异。清代末期,湘军驻扎,湖南等地区的人到萍乡挖矿,使得风土民情变得极为丰富,语音众多,进而促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萍乡春锣就是在这一文化氛围中衍生出来的,其艺术风格与特征很受本地人的欢迎。关于萍乡春锣的起源,虽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但从一些民间传说中可了解到它的来龙去脉。在三四种民间传说中,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报春说”,即在历书还不普及的年代,官府为了提醒各家各户及时耕种,专门派人以打春锣的形式走村串户通报当年农事季节(主要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名曰“送春”、“报春”。以后由于历书的普及(如萍乡的“送阳公”,其演唱就是普及历书的一种形式),报春失去了意义,便行化为拜年贺春、祈福纳祥、见事赞事、见人赞人的一种纯娱乐性艺术形式。这一说法可以从仍保存下来的传统春锣唱本中找到依据,即至今还在民间保留着赞二十四个节气的春锣唱段。
另一种说法是“要饭说”,据说过去有周、吴二姓两个萍乡人到长沙经商蚀了本,无法回家,只好流落街头求乞为生,后来经人指点,制做了一面小鼓和一面小锣,一边敲打,一边沿门乞讨。为了便于两人分头行乞,他们把小鼓锯成两半,一人一半绑在腰间,一路乞讨回家,因此春锣就流传开来了。这一说法也可以在传统唱本中找到依据:一是报春人不管姓什么,出去报春都要自称是周姓或吴姓的后代;二是过去的春鼓确实只有半边,即只有上面蒙有牛皮,下面没有。这些都是民间的传说,虽有春锣唱本作证,但仍无法确定其形成年代。
发展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文艺工作者对萍乡春锣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发展,一方面将传统曲目作一些必要的整理加工,另一方面创作了一些新曲目,供艺人们演唱之用。同时,千方百计在唱腔上进行加工、润色,并增加了二胡、三弦、琵琶等丝弦乐器伴奏,使其音乐色彩更丰富,还把它搬上了舞台。在演唱形式上,原只由一人演唱又发展出对口春锣、群口春锣以及春锣表演唱等。在演出场合上也由过去比较单纯的拜年、贺春发展到凡娶亲、嫁女、参军、升学、起屋、做寿酒、治丧以及逢年过节等红白喜事,都请艺人进行演唱。
艺术特点
表演形式
早期的“萍乡春锣”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由一人演唱,在腰部用红绸系一面直径约15厘米的小鼓和一面比小鼓更大的锣作为表演乐器,采用站唱或走唱的形式。演唱者左手持鼓签,右手拿锣槌。在演唱的间歇中用鼓签、锣槌敲打出“咚咚咚呛|咚咚咚呛|咚呛咚呛|咚咚咚呛”的节奏型,并由此作为萍乡春锣的一部分。
21世纪以后萍乡春锣已由走村串户“念”的形式慢慢发展到了舞台和礼堂等地的“唱”的形式,最早的演唱和伴奏都是由一人完成,后发展为男女同台对口或群口的形式。为丰富萍乡春锣舞台效果,改良之后的萍乡春锣渐渐加入了歌舞的形式,使节目从听觉和视觉方面全面丰富起来。
唱腔曲调
萍乡春锣采用的是萍乡当地的方言来进行演唱,它的基本唱法是七字句,有的时候为了增加整体节奏的变化,它也会采取戏曲中的垛板来滚唱,这些音调与萍乡方言结合很紧,具有浓厚的当地风情。
基本唱腔属上下句结构,上句落音多为3,有时也落i音或6;下句均为6音。唱腔音调与语言的结合非常密切,完全按照萍乡方言土语依字行腔。旋律由6i3三个音构成,偶尔出现微升的5音,羽调式色彩非常突出,这和萍乡与湖南毗邻而受其影响有关。唱腔之前和唱腔中间常有八小节的锣鼓点作为前奏和间奏。
唱词特点
萍乡春锣曲词生动流畅、通俗易懂,演唱常用夸张手法。曲词句数不拘,两句一韵,有时四句、八句一韵,换韵灵活多样,多为七字句。有时为了增加节奏的变化,字数可多可少,采取戏曲的“垛板”演唱。这些音调与萍乡方言的音调结合紧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萍乡春锣的最大特征就是“见赞”。如:见人赞人、见物赞物、见事赞事。无论是男女老少、茶楼药铺还是多多少少的段子,演绎者总能充分“赞”的优势。
音乐特点
萍乡春锣加入了萍乡采茶戏“反情调”的元素,其中二胡和琵琶为萍乡春锣改良后最基础的乐器。除演唱者演唱部分乐器即兴发挥,在乐曲的开头、过门、结尾处伴奏乐器渐渐形成了统一的旋律片段。后来为丰富舞台听觉效果,加入了一般在开头和结尾的煞皮部分出现的唢呐,让气氛一下子提升不少;加入了竹笛,让声音更加洪亮饱满;低音乐器则加入了大提琴,让整个伴奏音乐有了更加立体、更加完善的音响效果。
二胡在萍乡春锣伴奏中的定弦以C调(2 6弦)为主,音域跨度随人声起伏,所以跨度并不大,由于在萍乡春锣中基本只出现了1 3 5 6四个音,其中6 1 3为主要的旋律走势,5出现得较少,所以音域基本从内弦的3到外弦第二把位的高音6。
一般二胡和琵琶从头到尾全奏,其他乐器可全奏也可在前奏、结尾、过门处伴奏,但是唢呐基本只在开头和结尾的煞皮和过门里出现。一开头唢呐的声音高亢且宏亮,一下子将气氛带了起来,而且唢呐的伴奏旋律较统一,在春锣的许多伴奏音乐里,唢呐的旋律都基本一致。
经典曲目
传统的萍乡春锣多演唱短篇曲目,如《赞春》《赞酒》《进门》《喝茶》《贴图》《送春》等。至近代,萍乡春锣艺人才开始演唱《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许真君斩孽龙》等中长篇的历史和神话传说故事。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流行歌曲的盛行,萍乡春锣在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2000年后出生的当地人知晓、听过萍乡春锣的也愈来愈少。在各种娱乐文化盛行的全媒体时代,萍乡春锣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其在萍乡本地的传播、传承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萍乡春锣的传播现状表现为以下几点:
萍乡春锣的传播力度不够,未能深入基层群众中,传播影响力较弱:政府及相关部门相当重视萍乡春锣的传承与发展,且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萍乡春锣的宣传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基层群众中的宣传尤为缺乏。萍乡春锣的传播未能打通最后一公里,真正深入当地基层群众,因而萍乡春锣在基层群众中影响力较小。
传播内容不够贴近群众,缺乏亲和力且创新性有待加强:萍乡春锣的传播内容主要为与之相关的会议、活动、竞赛等新闻报道,网上的音频、视频内容多为早期的经典曲目《将军回乡》《见赞歌》《养老歌》等,与时俱进、贴近群众的作品较少。
传播受众面窄:萍乡春锣地域色彩浓郁,采用方言唱演,属于小众化传播,受众多为萍乡本地人或懂萍乡方言的人群,且年龄普遍偏大,受众面较窄。
传播渠道较单一:新媒体的传播起步较晚,传播手段较为落后。当前萍乡春锣的传播仍然以传统媒体为主,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传播相关信息,以网络PC端、移动端为辅,起步较晚。2018年12月创建了萍乡春锣的微信公众号,但暂未建立萍乡春锣的专业网站、微博和博客。此外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视频播放平台,以及喜马拉雅等网络广播平台中,只有少许萍乡春锣视频和音频的碎片化传播。
保护措施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江西省萍师附小在萍乡市群艺馆民间艺术专家的指导下,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萍乡春锣)传承人宋华铿、雍开全老师为学校客座老师对学生进行授课。学校从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萍乡春锣)进课堂入手,通过科研课题研究、校本教材编写、非遗文化展览、传承人才培养等方式,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萍乡春锣项目保护单位萍乡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传承人物
雍开全,男,1945年4月出生,江西萍乡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曲艺家协会荣誉副主席,曾任萍乡市采茶剧团副团长。他从事萍乡春锣演唱多年,演唱萍乡春锣段子达100多个,多次参加中国曲艺节展演,被誉为萍乡的“春锣大王”。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05年,萍乡市启动申报“萍乡春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8年,萍乡春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萍乡市文化馆获得“萍乡春锣”保护单位资格。
曲艺价值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各个民族,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艺术形式,曲艺遗产十分丰富。萍乡春锣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创造而形成的民间表演艺术。它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一种独具特色表演艺术形式,几百年来,萍乡春锣薪火相传。
旅游资源之所以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自身具有美的魅力。萍乡春锣作为一种民俗旅游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各种形式的美都能从中体现。萍乡春锣有一人演唱,演唱者用红绸系一面小鼓,鼓边挂一面小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持鼓锤敲击节奏演唱,演唱内容健康向上,唱腔清脆,音调高亢,感染力极强,观赏者在欣赏演唱的过程中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荣誉表彰
1986年,雍开全演唱《巧媳妇撮合老鸳鸯》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新曲(书)目比赛,首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1997年,萍乡春锣《报春》参加全国第四届残疾人会演,获文化部、广电部等几部委颁发的创作奖。
2006年至2013年,雍开全主演《劝廉歌》《将军回乡》《法中有情》《养老歌》等多次参加中国曲艺节、中国中部六省曲艺大赛、全国曲艺书会、全国曲艺邀请赛等全国性赛事均获佳绩,多次参加江西省艺术节及省级各类文艺调演荣获一、二等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2 11:4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