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德勒模型是“
权变理论”的第一个领导模型,菲德勒模型指出,有效的
群体绩效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的合理匹配:与下属相互作用的领导者的风格;情景对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和管理专家
弗雷德·菲德勒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1951年)。他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换句话说,领导和领导者是某种既定环境的产物。
菲德勒开发了一种工具,叫做“
最难共事者问卷”(LPC),用以确定个体是任务导向型还是关系导向型。另外,他还分离出三项情境因素:领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领导者只有与这三项
情景因素相匹配,才能进行有效的领导。
(1)
职位权力。这是指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力和权威的大小。一个具有明确的并且高的职位权力的领导比缺乏这种权力的领导者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追随;
(2)
任务结构。即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任务的负责程度。任务清楚,工作的质量就比较容易控制,也更容易为组织成员规定明确的
工作职责;
菲德勒设计了一种问卷来测定领导者的
领导方式。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询问领导者对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即“最难共事者”(LPC)的评价。如果领导者对这种同事的评价大多用敌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
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低LPC);如果评价大多用善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
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高LPC)。对低LPC型领导来说,他比较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如果环境较不利,他将首先保证完成任务;当环境较有利时,任务能够确保完成,这时他的目标将是搞好人际关系。对高LPC型领导来说,他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如果环境较不利,他将首先将人际关系放首位;如果环境较有利时,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这时他将追求完成工作任务。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做到领导者与情境的匹配,在了解了个体的LPC分数,评估了三项权变因素之后,菲德勒指出,两者相互匹配时,才会达到最佳的
领导效果。菲德勒研究了1200个工作团体,对八种情景类型的每一种,均对比了关系取向和任务取向这两种
领导风格。其结论是:任务取向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的情景和非常不利的情景下工作更有利,即在这种环境下任务取向的领导会干的更好。而关系取向的领导者则在中等有利的情景
中干得更好。
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领导者的基本领导风格。由于
领导行为与领导者的个性是相联系的,所以领导者的风格是稳定不变的。提高领导者
有效性的方式仅有两条途径:或是替换领导者以适应新环境,或是改变环境以适应领导者。
菲德勒权变模型的新发展,
认知资源理论。1987年菲德勒及其助手提出了认知资源理论,试图对“领导者通过什么而获得了有效的
群体绩效”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解释,以求得
权变理论的发展。在菲德勒看来,权变理论的欠缺是没有提出足够的解释来说明为什么人格和情景的
相互作用能产生不同的绩效。它只预言领导的有效性而没有解释导致
领导绩效的过程。而大多数流行的有关领导问题的理论忽视了领导者的智能、技能和经验这样的一些变量。但这些因素在具体的
领导过程中却备受重视。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认知资源理论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