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杰尼索维奇·博布科夫
原苏联陆军大将
菲利普·杰尼索维奇·博布科夫(Филипп Денисович Бобков,1925年12月1日),1969年--1991年的部长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简介
菲利普·杰尼索维奇·博布科夫,1987年苏联陆军大将。从1946年以少尉军衔进入安全部门,到最后退休,几乎在克格勃干了一辈子。
工作生涯的开端
初入克格勃
胜利的礼炮响过了,欢庆的酒宴已经成为回忆。抗击法西斯的胜利变成了人们日后纪念的节日,昨日的士兵们也将走进和平的生活,选择自己的职业。然而对于我来说,却不存在这种自由。
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和经验丰富的战士,为了适应未来安全部门的工作,我被派往列宁格勒的“斯梅尔什”学校学习。1945年7月9日,当我第一次迈进学校大门时,正赶上一次日全食,周围一片黑暗。我心想:“这会是好的预兆吗?” 当然,对于安全系统的工作,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而且往往是从文学作品中得到的虚幻的向往。学校开课之后,显现在大家面前的则完全是另一番情景——我们明白了:等待着自己的是烦琐的日常事务,它需要付出全部力量,特别是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此时,大多数人都已了解到“斯梅尔什”这个奇怪校名的由来。直接翻译的话,“斯梅尔什”意味着“间谍之死”。据说,这还是斯大林亲自想出来的。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当中包含着某种浪漫主义的色彩。
在列宁格勒度过的岁月无法忘怀。很多学员和我一样来自部队,他们身穿各式各样的军装,直到穿得稀烂。我记得,那时经常出现一幕有趣的场景:“斯梅尔什”学员的队伍从街上走过,后面跟着一群当地的孩子。后者模仿学员们的步伐,扯起嗓门齐声喊着:“间谍来了!间谍来了!”任何事情都瞒不住这些小家伙。
间谍实验室
在校学习期间,我就十分关注国外间谍机关在我国领土上的活动。我们专门学习研究间谍活动的方法和手段、专用器材、监视和监控系统,后来在实际工作中也接触到了这些。
有一次,我们根据情报得知,正在铁路上运输的数以十万计的集装箱中,有一个危及国家安全。反间谍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发现了目标。集装箱上几个类似舰船舷窗的小门泄露了天机——普通集装箱上是没有这种窗口的。运单上注明,箱内装的是日本产的陶瓷器皿,经过西伯利亚干线铁路到达列宁格勒,再经水路运往德国汉堡。日本人把集装箱送到远东的纳霍德卡,从那里装上火车。表面上看一切正常,不会引起任何怀疑。
我们在伊尔库茨克截获了这个集装箱,经过商量之后决定打开铅封。我们知道,这样做是拿国家的威信作赌注——外国的民用商品在发货人和收货人都不在场的情况下被检查,一旦没有发现问题,势必造成巨大的政治麻烦。  铅封被剪断,箱门被打开。整个集装箱内整齐地码放着包装箱。打开了第一个、第二个……全是漂亮的瓷瓶。难道错了吗?不可能!我们很清楚情报的来源是可靠的。继续检查,果然在包装箱后面有一层隔板,里面有很大的空间,装满了可疑的电子装置。
经过检查确定,集装箱中暗藏的是一套很复杂的系统,里面有伽马射线记录仪和射线源,还有信息存储、信息处理和系统控制部件。这台设备有自备电源,还配备了热荧光辐射剂量记录和光记录装置。
专家们认定集装箱内是一个专门的实验室,用来收集从纳霍德卡到列宁格勒沿途的信息。这套独特的侦察装置能记录下核生产的原料、核生产设备以及其他信息。借助它,就能确定核原料加工地点,“标记”出运输核设施的交通工具,甚至判定车辆运行的方向。在核辐射最强的地方,集装箱中通风设备的阀门会自动开启,对铁路两侧数公里远的纵深进行摄影。辐射指标、影像记录和测距器可以精确地判定目标位置,并获取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借助这种方法,外国情报机关几乎可以触摸到全苏联的核武器生产情况。 从各方面判断,这一间谍设备是美国制造的,然后运到日本。只要任务一结束,设备就会通过另一条路线运回美国。
由于证据确凿,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托运这一集装箱的日本公司无法抵赖。他们承认,这项针对苏联的侦察行动是帮助美国情报机关做的。日本人不愿意断绝与苏联的关系,也不愿意在全世界面前名声扫地。于是,他们提出赔偿50万美元,以避免引起国际争端,从而损害自己的声誉。
破坏联欢节
更大的挑战发生在1985年。当年7月底,世界青年联欢节在莫斯科举行。离开幕还有很长的时间,西方间谍机关已开始准备破坏这次活动,目的就是要让苏联在全世界面前丢脸。
他们物色了一批阿富汗人,并许以重金。这些人在巴基斯坦接受了美国中情局的严格训练,在联欢节开幕的一年之前,他们就来到莫斯科,随即潜伏在普通住宅区里,经费和设施都非常充足。
在联欢节开始之前,国外情报机构将提供一批爆炸器材、塑性炸弹和枪支,预定在人流集中的几个广场进行袭击。阿富汗人没有露出任何破绽——他们就像普通的旅游爱好者那样到处游荡,欣赏外面的世界。事实上,他们在这起事件中也不是什么主角,西方国家并没有把赌注压在他们身上。这些人的惟一任务就是住进单独的寓所,到时候提供可靠的避难所。到联欢节开始之时,活动的主角要住进这些公寓——那是6名爆炸专家。
幸运的是,离联欢节还有3个月,我们就已经了解到对手的计划。当然,我们在莫斯科的任务也不轻:首先要寻找那几个阿富汗人居住的房子。找到了。不过在别处可能还会有备用的房间用于储备爆炸器材,他们必须把这些器材从外面运过来。
为此,我们组建了一个特别小组,开始有针对性的行动。阿富汗和波兰的同事们积极配合,加强了边境上的检查。很快就有情报传来:爆炸器材将从美国的基地运往联邦德国。因此,民主德国有经验的反间谍人员也加入了我们的工作。
离联欢节开幕还剩下几天时间,我们已经掌握了6名破坏分子的特征,然而抓捕行动还面临很大的困难——要在人流如潮的机场和车站找到他们。假如我们不能全部抓到这批人,就会有很大的麻烦,因为他们的爆炸物可能已经准备就绪。
联欢节开幕的前一天,我们的行动小组极其紧张。最后终于得到通知,说目标已经从喀布尔起飞。我们立即赶到机场,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自然,恐怖分子落网了,但没有发现任何武器和爆炸物。后来才得知,我们的国外同事及时通知了边防和海关,提前阻止了敌人把器材运入国境。其中一名特务得知我们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已经逃到了布达佩斯,但还是落入了我们自己人的手里。
毫无疑问,在这一轮交手中,苏联内务部又获得了成功。
曾经一败涂地
然而必须承认,并非每一次与西方间谍机关的斗争都能取得如此满意的结果。我们也曾失败过,而且有时简直是一败涂地。
80年代末,在我们的保密电话线路中多次发现美国的窃听装置。美国的间谍并不是把窃听装置安装在莫斯科的某座楼房中,而是安装在远离市中心的一个地下电话线路接线井里——那里是苏联政府和克格勃与国外侦察机构的电话线路的连接点。
美国间谍就是在这个井里安装了能记录电话的磁带录音机。尽管从井里取出磁带是很麻烦的事情,中情局的驻外人员还是做到了。这无疑是美国间谍机关的巨大成功,也证明他们在莫斯科工作的间谍的专业水平。
至于这台装置是如何安装到井里去的,到现在还是一个谜。我估计,对方很可能是在铺设电话线路的队伍中安插了间谍,甚至可能是多个人。不仅如此,这些人还不是一般的泥水匠或者瓦匠,而是具有很高知识水平的技术人员。
某日,一名驻扎在莫斯科的美国间谍扮做旅游者模样来到郊外。由于对方采取了反侦查措施,我们负责监视使馆的部门没有当场发现。“旅游者”在离目的地很远的地方下了车,背着背囊,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接近电话井。他借助一个专用工具打开井盖,艰难地下到井内取出磁带,并换上新的录音带,然后顺利溜回了美国使馆。
美国间谍得以顺利安装设备并从电话井里取走录音磁带,无疑是我们反间谍机关的重大失误。要知道,一个人打开非常沉重的井盖是很难的,可他们竟然成功了!
后来,我们才逐渐了解到美国情报人员的这些行动细节,并据此制定了就地抓捕间谍的计划。我们准备了几套备用方案,似乎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甚至连保密电话都没有中断。不过,我们最后还是失算了:间谍再也没有出现在电话井边。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总结美国间谍机关给我们的教训,同时修改了一些可能泄露的长期计划和措施。
安德罗波夫时期
并非政治密探
1967年,我的生活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尤里·安德罗波夫开始担任克格勃主席。我不能说这个消息令人高兴,因为我对安德罗波夫并不了解,之前没和他接触过。 此时克格勃内部的状况很复杂,也很紧张。3个主要业务部门——侦察、反间谍和军事反间谍之间时有摩擦,让我感到头上阴云密布。一天夜里22点整,电话响了——安德罗波夫叫我去见他。
这位新领导显得很和气。他请我坐下,了解我对国家安全系统发展前景的看法,还有对国家总体形势的评价。其间,我特别谈到了西方对苏联压力的增强,而我们并不是总能给予强有力的回击,对此感到十分忧虑。这时,安德罗波夫突然提出,让我出任新组建的反思想破坏局(五局)的第一副局长。他告诉我:现在敌人正在对我们发动一场强大的心理攻势,这一点你不能不承认,这是一场真正的思想战争,要解决的是谁胜谁负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工作计划和方法,看到国内的形势,了解人们的情绪,这很重要。……新组建的局应该抵制从国外来的思想扩张,形成一张强有力的盾牌。
在我看来,国家安全机关的基本功能就是保卫国家的宪法制度——不是保护那些掌权的人,而是保护国家的根基。我不知道其他国家具体是怎样做的,但有一点很清楚:任何国家的特工都会对国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威胁国家制度的情况发出警告。很难设想,如果美国安全机关不派人卧底,它又是如何了解美国共产党的情况呢?
那么这些事情由谁来做呢?当然是反间谍机关,因为它工作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对形势进行监督,这在各国普遍存在。因此,“政治密探”这样的说法,是对国家极其需要的一项工作的歪曲,是把合法的行为与不合法的行为之间画上等号。
让送礼者碰壁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腐败之风在党政机关中蔓延。随着腐败现象成为严重的政治问题,从心底里希望摧毁苏维埃政权的人们,在“反腐败”的旗帜下联合了起来。自然,在克格勃内部,也不止一次地谈论过这个话题。要求授权克格勃与腐败现象进行斗争的呼声越来越高,遗憾的是无人理睬。
让我感到些许宽慰的是,安德罗波夫不能容忍腐败现象的存在。我记得有这样一件事:安德罗波夫是5月份到任的。副主席谢苗·库兹米奇·茨维贡深谙巴结领导之道,便给新上任的主席家里送去一箱白兰地。茨维贡到中央工作之前是阿塞拜疆克格勃的主席,从那里得到白兰地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安德罗波夫的夫人塔季雅娜接待了送礼的人。“请转告谢苗·库兹米奇(茨维贡的爱称)”,她说道,“安德罗波夫不可能收下这些白兰地。把箱子搬回去吧。” 从此,那些打算给安德罗波夫送礼的人再也不上门了。大家都知道,在克格勃的中心俱乐部里有两个房间,那里陈列着安德罗波夫收到的各种礼物,还有国家领导人之间交换的礼物和外国友人的赠品。其中一部分会遵照安德罗波夫的指示送给幼儿园或者其他慈善机构。至于他本人,未曾把任何一件东西据为己有。当然,这并非说他是不食人间烟火之辈。有一次他过生日的时候,我送去一张斯维里多夫音乐会的唱片,他高兴地收下了。后来我才知道,他经常听这张唱片。
群众不满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很多城市由于种种原因发生了动乱。多数情况下,群众都会把矛头指向警察,不过也有冲击区党委和市党委的情形。1967年,在鲁布佐夫斯克发生了一桩案件。一名被警察拘禁的汽车司机死了。他的死可能是偶然的,但很快有消息流传开来,说是警察打死的。结果,几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平息示威
五局的楚帕克上校立刻前往鲁布佐夫斯克,只见数万群众聚集在中心广场,还有人在那里讲演,火上浇油。楚帕克挤进人群中心,通过麦克风喊话,说是从莫斯科来的,而且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把工作证也抛进了人群。有人想听他的讲话,也有很多人在叫喊。一片混乱之中,突然有个人跳上台子,把楚帕克的证件高举到头上喊道:“他没有骗人,这确实是他的证件!他是安德罗波夫派来的!”对方郑重地把证件交还给楚帕克。此后,聚集的群众选出几名代表,把大家的要求写下来,楚帕克答应把这些意见汇报给莫斯科。广场上的人群安静下来,慢慢地散去了。解决这样的冲突难道是克格勃的责任吗?大概不是,但群众相信我们,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不怕担责任,成功制止了激愤的人群。应该说,当发生这种事件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寻求克格勃代表的保护。我并不想说国家安全机关就没有问题,但是在那段时间,人们的确信赖我们。
解决女工的问题
我和安德罗波夫一道工作的那几年里,曾经做过一些本不属于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不过生活告诉我们,这类工作对社会是有益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总有很多上访者聚集在政府机关外面,提出的要求总也得不到答复。无论是党中央、部长会议,还是总工会的接待站都不愿意倾听这些群众的声音,甚至不愿意了解他们到底有什么愿望。有一位带了4个孩子的妇女(另外两个留在家里),从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市到莫斯科来了几次了,甚至威胁说要在红场上自焚!原来,这位女工家里住的是一间只有11平方米的房子,始终分不到新居。
我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刻打电话到扎波罗热的克格勃分局。过了一段时间,对方回话说,地方政府老早就知道他们的情况,但是没有办法,城市的住房很紧张。我马上质问道:“你们城市里有6个孩子的家庭很多么?”“大概只有一户……”我请他把此事转告州委第一书记。不久之后就传来了消息:“好了,那个家庭分到了一处四居室的住宅。”
我经常想,为什么要把一个人挤兑到这个地步?其实大部分“上访专业户”的情况都大同小异。挑拨是非的坏人则刻意利用官吏们的渎职行为,而这些人背后往往是西方势力。我是怀着自豪的心情写下这段文字的。尽管我知道,为普通老百姓解决一些问题,并不足以弥补克格勃在“大清洗” 时期犯下的罪行。但是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现在我还是要勇敢地说,克格勃的作风早已不是那样了。
威信从何而来
我想,安德罗波夫之所以决定组建五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对国内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并找出其中的原因。为此,他始终要求我们的工作不要脱离人民群众,而且要依靠社会舆论的支持。
应该说,他待人处世是很谨慎的,善于对待世界观不同的人们,不回避与自己的政敌对话,并与政治观点不同的人保持着接触。他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持不同政见者的存在,他认为,只要不搞破坏活动,这部分人的存在也是合法的。
安德罗波夫对五局十分关注,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他原本是想设置一个新的机构,以便对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并及时应对。然而,这方面的工作并不总能得到党中央的支持。要知道,我们所处的环境并不宽松。一些勃列日涅夫的亲信担任了克格勃的副主席,比如说茨维贡和齐涅夫,他们是勃列日涅夫在地方上任职时的同事,时常背着安德罗波夫给勃列日涅夫打小报告,使得总书记对安德罗波夫不放心。这样一来,当茨维贡和齐涅夫与安德罗波夫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总书记往往会支持前两者。安德罗波夫当然对这一切了如指掌,但他经常忙于国家大事而顾不上这些。
安德罗波夫刚到安全机关的时候才50岁。在我看来,他继承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当他见到那些本该捍卫共产主义理想,实际上却在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就会感到无比痛心。一些媒体嘲笑他学历不高,我对这样的嘲笑感到愤怒:安德罗波夫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他无时不在扩充自己的知识,博览群书,爱好文学和音乐,自己还写诗。尽管他学的不是这个专业,却真心喜爱安全工作,还提出过很多有益的建议。
正是因为这些品质,安德罗波夫在克格勃内部有很高的威信。当他被选为苏共中央书记的时候,尽管曾担任过克格勃主席,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大家觉得国家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直到今天,人民群众仍然对他怀有好感。
苏联的解体
分裂主义
在地球上,不论是在哪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侵略者致力于征服他人,扩大自己的疆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民族为了使自己更加强有力,就会在共同的旗帜下联合起来。但是,一个强大、举世公认的超级大国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自愿地解体分裂,这在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我清楚地记得,1990年召开了第一届俄联邦人民代表大会。与会的代表中有80%是共产党员,但就是这次会议打垮了苏联共产党。为什么?因为其中的大多数早已是“民主俄罗斯”的代表,尽管暂时还没有公开,他们实际上已经和苏共决裂了。
会上,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沃罗特尼科夫,作了关于“俄罗斯主权地位”的报告。问题在于,苏联本来就是主权国家的联盟,在宪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俄罗斯的主权地位。为何还要谈什么主权呢?
不仅是俄罗斯,各加盟共和国都要求扩大自身的权力和独立性。然而在有关决议的旗帜下,隐藏着分裂主义的趋势。3个波罗的海国家成了马前卒,并且得到了充当“改革的工地主任”的莫斯科民族力量代表的支持。事态很快就清晰了,波罗的海3国即将脱离苏联。
《俄罗斯主权宣言草案》的内容更令我吃惊。它宣称俄罗斯的法律高于苏联的法律。这意味着什么?普天之下都没有这样的先例。例如,萨克森、图林根或者巴伐利亚,会不会制定出高于联邦德国的法律呢?美国没有这样的情况,欧洲也没有。不错,美国的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但这些法律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如果加盟共和国可以不承认也不遵守苏联的宪法,那等于说它也不承认苏联本身。此外,《宣言》的另外一条也让我不安:新的法律将从新选出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上任时开始生效。这就意味着取消了俄联邦的宪法,也是对苏联宪法最严重的违反。必须做点什么!我扭头走出了会场。
局势
在大厅里,我遇到了康斯坦丁·伊万诺维奇·科别茨上将,另外一位将军也走了过来。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应该立即采取某种措施。我建议马上去找戈尔巴乔夫,好在他离这儿不远,就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大厅里参加俄联邦共产党的创始大会。我的同志们都清楚这一步的责任。
当时下着大雨。路途很短,而我们由于激动,竟没有注意到自己走在墙根下,屋檐的水流直接浇到我们头上。我们在大会堂里找到了克格勃九局局长普列哈诺夫,请他把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找来,以便在见到戈尔巴乔夫之前和他交换一下意见。普列哈诺夫去了不久,戈尔巴乔夫便走了出来。我们讲述了自己的疑虑,并展示了《宣言》的草案。戈尔巴乔夫看了一遍,说:“我看没什么可怕的。我们已经商量很久了。”“但实质上这是取消苏联的权力。”我们困惑地表示。“不,这对苏联没有威胁。如果你们不同意,可以离开会场。这样的表示是有好处的。”他像平时一样宽厚地笑了,而且很认真地补充道:“我看苏联当局没有任何理由对此不安。”
返回的途中,所有人都没有说话。我的同行者在想些什么已经不得而知,但我仍然对我们领导人的两面派立场感到震惊。一方面说没有任何危险,另一方面又建议我们离开会场。只有一点是清楚的:让俄联邦的法律凌驾于苏联的法律之上,毫无疑问是对苏联的威胁。难道说我们的国家已经面临绝境?
我的脑海里充斥着不安的想法:戈尔巴乔夫不可能不知道,《宣言》的这些条款是导致伟大国家解体的第一步。难道说这是他的愿望?他可是这个国家的总统呀!他会不会还不明白?不,他不会这样幼稚。那么就只有一种解释:对于国家的解体,总统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一点我可是从来没想到过。我实在搞不明白,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小事,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为了这个国家,我曾经3次流血!
无论如何,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儿孙可怜
1991年1月9日,我最后一次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捷尔任斯基大街3号第4层。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对面的儿童用品商店,在巨大的橱窗里面,人们从一层走到另一层,从一个柜台走到另一个柜台。他们品评着商品,彼此商量着、比划着是否合身,最后交钱购买。生活正在那里进行。我的生命曾经贡献给这些人,我的责任是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安定。地球上的居民不需要战争——不论是冷战还是热战,他们需要和平和建设,应该保证孩子们有一个和平的明天。
到了做出总结的时候了。就像国家的领导人所说的:已经没有冷战。那么为什么还没有安定呢?为什么国家没有快乐呢?显然人们感觉到了,我们遭遇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的领导人。一个统一的国家暂时还存在,到分崩离析的那一刻还有一段时间;然而它已经在抽搐,人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我站在窗前,回忆起半小时前与苏联总统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室内的谈话——这是我在担任克格勃副主席期间最后一次和他见面。戈尔巴乔夫的办公桌上只有一张纸,那是解除我职务的命令。从此,我将进入国防部总视察员的行列。
办公桌旁有3个人:戈尔巴乔夫、克留奇科夫和我。我感谢了戈尔巴乔夫对我的信任。我不希望政府要员们经常听到我的声音,但无法隐瞒的是,戈尔巴乔夫在群众中的声望已经明显地降低了,无论是民主派还是共产党员,对他都抱着怀疑的态度。他应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领导国家中奉行的路线,要知道,中央的任何犹豫和迟疑都会导致大规模动乱。
戈尔巴乔夫似乎被我的坦诚所感动,几乎没有打断我的谈话。他倾听了我对第比利斯、巴库及其他热点城市发生的事件的看法。随后他告诉我:“你所经历的是诚实的生活,不会有什么问题。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你。我们从没有后悔,”他重复道,“不论派你去什么地方。”
大家都不说话了。沉默了片刻,他做沉思状,说:“儿孙们怪可怜的……”
我顿时语塞。很显然,他看到了未来,他很清楚正在把国家带往什么地方。
离开克里姆林宫时,我的头脑中一团乱麻。在返回总部的路上,我问克留奇科夫:“你怎么理解他最后说的话?”对方耸耸肩,只吐出一个词:“令人震惊!”
历史悲剧
眨眼5年过去了,国家的情况只是愈来愈糟。我记得,1919年的一份日本报纸写道:“实施对俄罗斯及其不发达的殖民地的监督,这种幻想终于实现了。西方各国的总统们对我们提出条件:不执行我们的计划,我们就不给钱。西方的银行也提出:不按照我们的计划行事,你们就拿不到钱。于是,我们就乖乖地听命于他们,钱——是非常需要的(编者注:本书首次出版时,俄罗斯正处于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为了不使这个已经破碎的大国重新联合起来,只有闪电般地承认每一个碎片,让它们成批地加入联合国——因为它们分开以后生活是很困难的。各国为了对这些失去保护的弱小国家施加影响,为了掠夺我们的财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是的,我们变得弱小,而且失去了防御力,因为我们的武装力量被分散了,被瓦解了,我们的武器被拆毁或变卖了。
西方的“专家”们深入了我们的工业、农业和财经,以及各个基础领域——也包括政治领域。我们的大门对外界敞开。然而对方并不了解我们的生活,也对此不感兴趣;他们的全部目标和任务就是争夺对我国最富裕的领域的影响,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原料基地。
就连日本也拾起了昔日的野心:“不给北方四岛,我们就不给钱。”我很担心,俄罗斯会不会最终把北方四岛交给日本呢?俄罗斯不像英国,后者可以倾全国之兵,奔赴数千公里之外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即便让历史重演,我仍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不被肢解,党不被分裂。但这一过程是不是绝对不可逆转的呢?当然,我很不情愿写这样沉重的东西,但这个分裂的过程眼下仍在威胁着俄罗斯联邦本身。俄罗斯对我们来说是最珍贵的,尽管在苏联解体之后,它已经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倘若这一切能够起到小小的警示作用,以使俄罗斯免遭新的灾难,作为一名老兵的我多少会感到一丝轻松,我的军装也可以收进衣橱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3:44
目录
概述
简介
工作生涯的开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