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茎
中药名
菱茎,中药名。为菱科植物菱Trapa bispinosa Roxb.或其同属植物的茎。菱各地均有栽培。乌菱分布于长江以南。无冠菱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格菱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及华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胃溃疡,疣赘,疮毒。
入药部位
茎。
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归肺、胃经。
功效
主治
胃溃疡,疣赘,疮毒。
相关配伍
1、治胃溃疡及胃癌、子宫颈癌:菱茎30-45g,苡米仁30g。煎汤代茶连续服。(《本草推陈》)
2、治小儿头部疮毒,酒毒(宿醉):鲜菱草茎(去叶及须根)60-120g。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30-45g。外用:适量,捣烂敷、搽。
采集加工
夏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1、菱:一年生水生草本。叶二型;浮生叶聚生于茎顶,成莲座状;叶柄长5-10cm,中部膨胀成宽1cm的海绵质气囊,被柔毛;叶三角形,长、宽各约2-4cm,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脉上有毛。沉浸叶羽状细裂。花两性,白色,单生于叶腋;花萼4深裂;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钻状,柱头头状,花盘鸡冠状。坚果倒三角形,两端有刺,两刺间距离3-4cm。花期6-7月,果期9-10月。
2、乌菱:形态与菱相似,不同点在于:果实具两角,平展,先端向下弯曲,连角宽4-6c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3、无冠菱::又名丘角菱。一年生水生草本。细长,柔软,长度因水的深度不同而异。叶二型;浮生叶丛生,集于顶部;叶柄稍粗,径1.5-2mm,浮囊较大,径4-6mm;叶片广菱形或卵状菱形,长2-4.5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至近截形,叶缘有不整齐的齿牙,上面绿色,光滑无毛,有光泽,叶脉不明显,下面暗绿色,主、侧脉明显;沉水叶对生,羽状丝裂。花两性,白色或稍带红色,梗短,生于叶腋中;萼片4;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花柱单一。坚果黑色,稍扁,无果冠,两侧有2枚稍斜上的角状刺,先端无逆刺。花期7-8月,果期8-9月。
4、格菱:一年生水生草本。叶二型;浮生叶集生于茎端;叶柄有毛或无毛,中上部有狭长圆形海绵质的气囊;叶片近三角形或菱形,长1.5-3.5cm,宽1.5-4cm,边缘中上部有较大的缺刻状牙齿,基部楔形或广楔形,上表面绿色无毛,下面沿脉有疏软毛。沉水叶羽状丝裂。花两性,白色,生于叶腋中;花柄长约1.5cm,被短柔毛;萼片4,长圆状披针形,长约5mm,沿脊有毛;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花柱单一。坚果倒三角形,高约1.5cm;肩角平伸或稍斜上,先端有倒刺,两角之间宽3-4.5cm;腰角无,其位置上常有丘状突起。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1、菱:生于池塘河沼中,各地均有栽培。
2、乌菱:各地均有栽培,分布于长江以南。
3、无冠菱:喜生池塘湖泊的浅水中。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
4、格菱:生于湖泊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及华北各地。
相关论述
《福建药物志》:“清热利湿。”
附注
嫩茎叶是优质蔬菜,炒食、凉拌菜、放汤均佳。中国南部喜食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9 11:32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用法用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