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纹叶蝉(Hishmonus sellatus)是
叶蝉科昆虫的一种。属
同翅目,叶蝉科。别名红头。主要分布河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植桑区。
科属简介
体连翅长3~4毫米,黄色或淡黄绿色,具有黄褐色斑纹。后足胫节上有两排短刺,前翅银白色,有许多暗褐色斑点和短条纹。两前翅合拢时,在中部合成一个大的暗褐色菱形斑纹,非常显著,因而得名。
菱纹叶蝉以卵越冬,卵产在桑树枝条的中上部皮层下。初龄若虫喜聚集在枝条新梢嫩芽或嫩叶上刺吸汁液,2龄后逐渐分散。在中国中部地区1年发生4代。除本身为害外,还传播桑萎缩型病毒病。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3.0-3.3mm,至翅端长3.7-4.2mm;雄虫体长2.6-3.0mm,至翅端长3.8-4.0mm。体淡黄绿色。头部与
前胸背板等宽,中央略向前突出,前缘宽圆,在头冠区近前缘处有一浅横槽;头部与前胸背板均为淡黄带微绿,头冠前缘有1对横纹,后缘具2个斑点,横槽后缘又有2条横纹。前胸背板前缘区有一列晦暗的小斑纹,中后区晦暗,其中散布淡黄绿色小圆点,小盾板淡黄色,中线及每侧1条斑纹为暗褐色,在有些个体中整个小盾板色泽近于一致。前翅淡白色,散生许多深黄褐色斑,当翅合拢时合成菱形纹,其三角形纹的三角及前缘围以深黄褐色小斑纹,致使菱纹显著;翅端区浅黑褐色,其中有4个明显的小白圆点。胸部腹面淡黄或淡黄绿色,少数个体腹面有淡黄褐色网状纹。雄性外生殖器的阳茎端半部分二叉为宽片状,片的外缘中部显然凹入,故称
凹缘菱纹叶蝉。
卵长0.7-0.8mm,呈香蕉形,一端尖,一端钝圆,初产时乳白色,两日后变黄白色,4日后光亮半透明呈淡黄色,显出红色眼点,接近孵化时眼点变深红,卵变红色。
若虫共5龄。初孵若虫体长0.64-0.73mm,全体淡黄绿色,体上有不规则的黑褐色小突起,老熟若虫体长2.2-2.7mm,体浅黄色,浅黄色的翅芽伸达第2腹节,体上微显浅褐色的斑点,胸部后缘背中线两侧各有一个褐色斑点。
生活习性
据河北报道,此虫1年发生3代。于8月下旬由枣树上迁往枣树附近的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和柏(Platy‐cladusorientalisFrarco)上,以成虫越冬,但不在松、柏树上繁殖世代。9月中旬迁移越冬进入盛期,10月份松、柏树上虫口已达高峰;翌年4月中旬转移活动,5月上旬枣芽萌发期间全部迁离松、柏树,返回枣树上取食、产卵。成虫将卵产在幼嫩茎上,产卵痕不明显,可看到一个被刺破的圆点,稍微突起。卵期11-16天,5月上、中旬孵化为若虫,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越冬代成虫寿命较长,个别可活到7月,成虫自上树危害到死一直产卵,与第1代成虫有重叠现象。若虫孵化后在茎尖或嫩叶上静伏取食,若虫期25-31天,各龄若虫都很活泼。成虫活泼,有趋光性。第1代成虫5月末至6月上旬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后,经6-9天营养补充后即交尾,交尾后第二天开始产卵,每头成虫可产卵135粒,平均日产卵量5.46粒,卵期8-12天。第1代若虫在6月下至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因越冬成虫死亡率高达90%以上,7月以前田间发生量很少,7月以后第1代若虫与越冬若虫发生期重叠,故数量增多。第2代成虫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若虫7月下、8月上旬为羽化盛期。8月上旬第3代成虫羽化,8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8月下旬开始逐渐迁往松、柏树上越冬。
各代成虫寿命随气温的高低而不同,第1代成虫寿命12-80天,第2代因气温升高,成虫寿命缩短,一般可活11-50天,第3代成虫(越冬代成虫)平均活200天,最长可活240天,雌成虫寿命稍长。雌雄性比为1:0.9。
分布与危害
国内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四川、广东等地;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前苏联。寄主有桑、梧桐、松、柏、枣、酸枣、忍冬、构树、无花果、蔷薇、大麻、大豆、赤豆、绿豆、豇豆、决明、葎草、紫云英、田菁、刺苋、茄子、马铃薯、菽麻、芝麻。成虫在幼嫩茎上产卵,产卵时产卵器刺破皮层,将卵产于皮下,皮层破坏,很快抽干死亡,影响植株的正常发育。该叶蝉是枣疯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成、若虫在疯病树上危害后,将枣疯病的病原纳入唾液腺体内,再危害健树时,带菌传染,从而健树发病,往往使整个枣园毁掉。
防治方法
清除杂草和枣园内的病源树。
改变生态环境,枣园内选择
凹缘菱纹叶蝉不喜食的间作物。
药剂防治成、若虫发生为害期喷布80%敌敌畏800倍液;50%辛硫磷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2.5%
溴氰菊酯10000倍液。
种群分布
主要分布河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植桑区。
菱纹叶蝉的分布及发生
有侧柏的坟地是菱纹叶蝉主要越冬繁殖的地方,故病株首先出现在有侧柏的坟地附近,越靠近侧柏林,枣树染病的机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