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木樨》是宋代词人
朱淑真创作的咏物词。此词咏写桂花,着重写桂花香压群芳,表现词人高洁的情志。上片写桂花的香,用比较的方法先抑后扬,写她风度、外貌不如梅柳和桃李,然后突出她的清香非群芳可比;下片从她的身世写起,“情知”二句,其中暗含有对自己的婚姻和命运的不满,结尾仍归到与群芳比并,加深上片意思的表达。全词以轻柔从容之笔,扣住吟咏对象的实体特征,以侧面描写、议论来突出桂花的幽香,自然融入词人的情怀心志,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原文
菩萨蛮·木樨⑴
也无梅柳新标格⑵,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⑶。
情知天上种⑷。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⑸。将枝比并看⑹。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
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木樨:桂花别称。
⑵标格:风范、风度。
⑶恼:撩逗之意。争敢当:怎么能够相提并论。争敢,怎敢。敢,一作“取”。
⑷天上种:种在天上。传说月中有桂,故称。
⑸月宫:又称广寒宫,传说中月中的宫殿。
⑹比并:并列。
白话译文
既没有梅花柳树俏丽婀娜的风范,也没有桃树李花鲜艳妖娆的颜色。只是一味撩人的香气,众花难以比得上。
明知是天上的树种,不幸飘落到在深深的岩洞中。枝叶直插云天,要与月中广寒宫的桂树竞相比美。
创作背景
朱淑真是宋代很有名气的女词人,“文章幽艳,才色娟丽”(
田艺蘅《断肠集·纪略》),据说因父母失审,择偶非匹,因而千愁盈怀,郁郁而终。所遗诗词,多断肠之咏。这首词正是这种郁郁之情的反映。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木樨即桂花,风姿高雅,香气浓郁,历来被人称颂。正所谓“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宋韩子苍诗)。朱淑真的这首词,正是抓住了桂花的这一特征,吟咏桂花内在的气质和品格,抒发自己高洁超俗的情怀。
开端以轻淡之笔描述桂花外表的平朴。写它没有梅的俏丽,柳的婀娜,也没有桃的多彩,李的鲜艳。两个“也”字,运笔舒缓和谐,活画出一付傲然矜持、孤高自赏的神态。三、四句笔锋陡然一转,直写它最不平常之处:香冠群芳。“恼人香”,就是令人不禁移神、无法回避的浓烈香气。冠之以“一味”,既表现一向如此,突出桂花的品格,又写出香气浓郁幽远,萦绕不绝。正所谓“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咏桂四首》)。这两句写内在美的超凡,与前两句写平朴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欲扬先抑的笔法,更加突出了桂花的本质特征。
下片借助月中有桂树的神话传说,状写桂花的心态。桂树“月窟蟠根,云岩分种,绝知不是尘凡”(宋·向子湮词),明明知道自己是天上的产物,却不幸飘落到尘世,埋没在深深的岩洞中,被梅柳的标格所欺凌,为桃李的妖娆所遮掩。一种无法言状的失意之苦,溢于字里行间。作者如此咏叹桂花,跟她自身的处境和遭遇密切相关。这两句词,正是她郁郁之情的反映。结尾两句,借桂树之高大者展开联想。桂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但也有高达三丈者。郭鲲溟有诗《
游桂岭》云:“西岭千年桂,阴森入翠微。琼杖云外绿,金粟雨中肥。”高大的桂树,在寒秋中傲然挺立,枝干直插云天,仿佛与月中的桂树竞相比美,一争芳妍,表现了这位误落凡尘的仙子对命运的顽强抗争。
清人李佳在《
左庵词话》中说:“词不用雕刻,刻则伤气,务在自然。”这首词的成功之处,正是以轻柔从容之笔,扣住吟咏对象的实体特征,自然融入诗人的情怀心志,使读者在平和沉静中受到深刻的感染。
此词赞美桂花。上片先抑后扬。观其貌不惊人,色不媚众,既无梅柳之“新标格”,又无桃李之“捧艳色”,唯以幽香取胜,群芳谁能匹敌!“恼人香”的“恼”字,极有韵味,与
王安石《
夜直》诗。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阑干”之意相同。下片言此桂树之种来自天上,枝繁叶茂,香闻十里,可与广寒宫里的仙桂比美。
名家点评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研究员
黄嫣梨:此词便是遗貌取神的一个成功的例子。作者咏的是桂花,但完全没有花费笔墨去刻画其外形,却集中力量去描写其神态、性格。上阕以淡淡几笔勾出了桂花的特征:论其标格,不如梅柳;论其妖娆,不如桃李;然论其芬芳,则无与伦比,众卉群芳,无不拜倒。下阕根源从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推出,以标出桂花奇香之缘。作者以神来之笔,把读者引向神话世界,幻想吴刚在月宫伐桂,一粒桂子从月宫飘落在幽深的岩洞顶上,长出桂树。她从人间的桂树联想到月中的桂影,以比照月桂与人间桂树的风姿。词中写的是清香的桂花,实际上是作者高洁、清逸的人格象征。(《朱淑真研究》)
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张显成:这首咏物词写桂花奇特的幽香,词浅意深,想象亦奇。(《李清照朱淑真诗词合注》)
作者简介
朱淑真,南宋女诗人、词人,号幽栖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世居桃村。生于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其余生平不可考。工诗词,词意凄厉悲凉。有《
断肠集》《
断肠词》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