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山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旧称莽山烙铁头蛇,是蝰科蝮亚科原矛头蝮属的一种中大型头侧具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成体全长可达2米以上。头大,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吻端钝圆。头被小鳞,平滑无棱。头体背面具草绿色与橄榄绿色相杂形成的迷彩样花纹,尾后半段淡绿色或几近白色。背鳞25-25-17行,除中段最外行平滑外,其余均具棱。
动物学史
莽山原矛头蝮系
赵尔宓1990年依据湖南宜章县莽山的标本命名,发现者为陈远辉。原隶属于广义竹叶青蛇属Trimeresurus(sensu lato),称莽山烙铁头蛇Trimeresurus mangshanensis。张服基1993年研究了该种的头骨形态比较后,提出莽山烙铁头蛇与其他物种明显不同,从而建立了
单型属莽山烙铁头蛇属Ermia以辖之。Gumprecht和Tillack在2004年提出属名Ermia已被昆虫纲直翅目分布于索科特拉群岛、也门和索马里的蝗虫类所先占。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优先权规定,将属名更改为Zhaoermia。郭鹏等人在2007年提出Zhaoermia是原矛头蝮属Protobothrops的同物异名。因此将拉丁学名更改为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中文名称莽山原矛头蝮。
形态特征
头骨
鼻骨大而长;额骨扁平,背面轻微凹陷,宽略微大于长,与前额骨关节面较大;顶骨骨嵴发达,呈三角形;后额骨发达,前端与额骨接触;鳞骨粗大,后端略呈“T”形,末端超出脑匣。外翼骨长,前外侧突不宽大;基蝶骨与基枕骨突起发达。腭骨三角形,无齿,与翼骨不成马鞍形关节;翼骨齿8~9枚,齿列后末端超过翼骨与外翼骨关节处后端;下颌骨具齿11枚。
鳞被
个体较大,最大体全长超过2000毫米。头大,呈三角形,与颈部区分明显。头背被覆小鳞,左右鼻间鳞相接;左右眶上鳞之间一横排有小鳞6~9枚。鼻孔与眼之间具颊窝,1枚窝上鳞位于眼前方;颊鳞1枚,介于鼻鳞与最上枚眶前鳞之间;眼小,瞳孔直立呈椭圆形;眶前鳞3枚,上下并排于眼前,第2和第3枚与窝前鳞构成颊窝腔;眶后鳞1~2枚;眶后下鳞1枚,较为窄长,自眼后下角沿眼下前伸,眼前下角与最下一枚眶前鳞相接。上唇鳞7~8枚,第1枚较小,与鼻鳞相接;第2枚最小,不构成颊窝前缘;第3枚最大,但不与眼眶相接。下唇鳞13~16枚,第1对下唇鳞在颏鳞后彼此相接,前3枚接颔片;颔片1对。背鳞25-25-17行,除中段最外一行平滑,其余均起棱。腹鳞187~195枚;肛鳞完整;尾下鳞60~67对。
色斑
身体背面色彩斑驳,以黄绿色为主。头部具不规则的棕褐色斑纹,左右略对称。体、尾背面具若干约等距排列的棕褐色环斑,大多占2-3枚背鳞宽,边界不规则。环斑常在体侧断开,使得背面呈横斑状,侧面似块斑。腹面黑褐色,具有黄绿色小点和较大的略呈三角形的黄绿色斑。尾前部色斑与躯干部分一致,尾后半段为淡绿色或几近白色。
半阴茎
收缩态右侧半阴茎长达第13对(内侧支)和第15对(外侧支)尾下鳞,分叉于第5对尾下鳞处。远端被萼,近端具刺,两区面积大小近似;刺区分布无数小刺,无明显增大的刺。半离心式精沟分叉于第4对尾下鳞位置,向上直达半阴茎顶部。半阴茎大牵引肌分叉于第21对尾下鳞位置。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600~1500米植被盖度较高、坡度较大、中上坡位、温湿度较高、距离道路不远的阔叶林中。分布区年平均温度17.2℃,1月平均温度5.2℃,7月平均温度22.7℃,极端最低温度-9.8℃,极端最高温度36.2℃。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湖南省(宜章县)、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分布范围狭窄,大致分布在上述地区100~13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莽山原矛头蝮为夜行性蛇类,瞳孔是裂孔形,视力很弱,捕食主要采取“守株待兔”快速攻击的策略。野外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为食。在饲养条件下,不捕食蛙、蜥蜴等变温动物,喜好鼠等。在人工饲养环境下,莽山原矛头蝮性格较为温和好静,一般表现为被动式警惕性。白天活动量很少,大部分时间待在草地或灌木树枝上,即使有人为干扰也不挪动身体;晚上活动频率较高,常在地上活动,或在树上溜动。常在草地上或树枝上“盘息”,“盘息”时头部始终放在中央,保持高度警惕性。夏天常在树底下或草地上等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地方“盘息”;秋季会在较为空旷的地方晒太阳;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时皮肤色泽亮丽自然,室温在20~35℃时行为表现活跃,低于20℃活动减少,11月份气温低于12℃时开始进入冬眠,次年3月气温达到20℃左右开始苏醒。
捕食行为
在人工饲养环境下观察其捕猎老鼠,将捕捉到的老鼠投放到笼舍时,老鼠表现高度慌张,四处乱窜,莽山原矛头蝮则以静制动,耐心等待攻击机会,当老鼠从前面经过时会快速攻击,咬伤猎物后放弃;猎物被咬3分钟后出现中毒情况,摇头揣嘴,行动逐步变慢,出现溶血与口渴现象,找水喝,10分钟后中毒死亡。这时莽山原矛头蝮才爬到中毒猎物身边,张开大嘴,对着猎物的头部慢慢吞吃,上颌两颗管状毒牙有节奏地将猎物缓慢往咽喉方向推进,完成吞食猎物需20~40分钟左右。
静息行为
莽山原矛头蝮大约40至50天左右蜕皮一次。每次蜕皮前,均会选择隐蔽且阴凉的场所。莽山原矛头蝮会在隐蔽场所静息15至20天左右,在此期间,该蛇基本上全天都处于静止状态。只有个别天气,如突降大雨或天气特别炎热时,该蛇会就近寻找一个相对干燥和凉爽的地方休息。
晒阳行为
莽山原矛头蝮的日行为节律在凌晨和傍晚各有一个爬行高峰,上午有一个晒阳高峰,在晒阳高峰期为静息行为的一个低谷。在非蜕皮阶段,莽山原矛头蝮会花费大量时间在白天进行晒阳,晒阳时间集中在上午9:00~11:00,此期间光照强度适中,当蛇体表温度升高时,会就近寻找一个阴凉的地点休息。
生长繁殖
卵生。曾记录于当年6~7月产卵20~27枚;卵椭圆形,长径50~66毫米,短径34~38毫米;孵化期2个月左右;刚孵出子蛇全长330~460毫米。产卵后雌蛇和雄蛇盘于蛇卵上,受到刺激或干扰时雌、雄蛇均攻击性变强,说明该蛇种雌、雄均有护卵行为。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莽山原矛头蝮已被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濒危(EN)。
种群现状
1994年,《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将莽山原矛头蝮列为“国际上一级优先保护的濒危物种”。在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中国11种比大熊猫还濒危、急需拯救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单中,莽山原矛头蝮位居第10位。估计野外种群仅有430~500条。野外种群遭受非法盗猎、贸易及栖息地破坏等因素的威胁,栖息地的旅游道路还导致有莽山原矛头蝮死于车轮之下。
保护措施
莽山原矛头蝮栖息在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同时,莽山原矛头蝮已多次报道人工繁殖成功,并将幼蛇在出壳13~32天后放归原生栖息地,以扩大其野外种群。
毒液研究
莽山原矛头蝮毒液以血循毒素为主,含少量神经毒素。临床数据显示,患者被莽山原矛头蝮咬伤后出现局部疼痛肿胀,3天后肿胀消退,但第5天患者以前的旧伤部位出现异常血肿,检查后发现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血液无法凝固,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提示莽山原矛头蝮毒液中含有较强的凝血毒素,可导致消耗性凝血病。莽山原矛头蝮的毒性经常被夸大成中国甚至世界最强,经研究测得莽山原矛头蝮
半数致死量仅为腹腔4.3毫克/千克,远低于中国大部分毒蛇平均水平。但其排毒量较大,平均排毒量约为30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