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岭遗址位于黑龙江省
宁安县镜泊湖南端东岸上,北距学园屯1.5公里,南距南湖头屯2公里。解放前,侨居哈尔滨的俄人B.B.包诺索夫,于1931年曾到
镜泊湖的
珍珠门、老鹳砬子、南湖头等地进行调查。1939年,日人奥田直荣曾到镜泊湖地区进行调查,并对金明水、腰岭子、南湖头等遗址进行小规模的发掘。该遗址文化层堆积分上、下二层。
下层的出土物有:(一)
陶器。夹砂红褐陶为主,手制。器型有罐、碗、杯等,其纹饰以“人”字形为基调,横划在直腹罐和折唇平底罐上。还有以篦点纹连成的“之”字形图案,以及平行线纹、印纹、席纹、回纹等。(二)石器。有肩石斧和板状砍伐器、亚腰形石锄等,多为打制。这些工具是原始”锄农业“的生产工具。锄农业就是先砍倒森林,其后放火烧光,以木灰做为肥料。然后刨坑播种,直到收获。
上层出土的有:(一)陶器。以夹砂黑灰陶为主,红褐陶占一定比例。手制。陶质较粗,火候不匀,陶色不纯。器型有瓮、罐、钵、碗、盘、杯、釜、甑等;典型器物有敞口深腹罐、口沿部分有齿状花边的深腹罐、折唇罐、碗、釜等。纹饰有划纹组成的大方格纹、划纹、指甲纹、绳纹等,但以素面居多,表面光滑。还有陶纺轮等生产工具。(二)石器。以磨制为主,有长身斜刃斧、锛、凿、穿孔平背弧刃刀、长方形穿孔刀、矛、镞、环形斧、
齿轮状石器、杵、马鞍形磨盘和磨棒等。还有黑曜石制成的石镞等。(三)骨器。有锥、针、簪、镞、鱼钩、枪头、甲片、牙刀和狍角锄等。(四)原始小型陶制艺术品。有陶猪、陶狗和陶熊等。以上反映了这里的氏族部落居民用石器、骨器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兼从事渔猎业。农业已进到锄耕阶段,并有了简单的手工纺织;出土的多个陶猪特别引人注目,这些陶猪外形维妙维肖,头占全身比例的三分之一,背脊高耸,是带有明显野猪特点的家养猪。属家养与野生的过渡体态。由此可以判断,这里的居民已知养猪。养猪必须有较稳定的生存条件,大量的出土农具可证当时的氏族部落已过着较稳定的农业生活。长身打制石斧的出土,可能表明已出现了以耒耜为工具的耦耕。黑曜石压制的石镞和青石磨制的石镞,应为文献中记载的“石砮”。
下层房屋为圆角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筑。东壁方向为8°,南北长6米,东西残长2—2、7米,西壁高35厘米。居住面上有一层紧密平整的路土。紧靠东南北三壁,发现柱洞23个,直径9—17厘米,深10—31厘米。柱洞中有12个向房址中央倾斜,其中4个较大的柱洞更明显,可以推测房顶是四面坡式。在房址中间有一个大灶址,灶址边缘围有石块,中间有一个小坑,深15—20厘米。
上层房屋也是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筑,但在穴壁内侧垒起了石墙。它是先从地面下挖深7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或方形)坑,在坑壁内侧筑石墙,其间以黄土填实。石墙略高于坑壁,残高0、7—0、9米。石墙用石块层层垒筑,厚25厘米,石块大小不一,最大的27×16厘米,最小的5×6厘米。大石块垒筑于底部,5—6层,小石块叠砌约14层,以泥勾缝。东壁保存较完整,长5.4米,方向21°。居住面经过加工,用灰土铺垫而成,厚约15厘米。发现柱洞18个,靠近东壁分两排,相距约50厘米,外边一排10个,里边一排柱洞向东墙倾斜。石壁中间嵌立木柱,直径约14厘米。在居住面上发现一堆压扁了的炭化桦树皮,长70厘米,宽20厘米,可能是房顶所用。居住面上还有大量大炭,可能是烧毁的房架。在房屋东1.6米处发现一个屋外灶,为椭圆形烧土面,直径50—70厘米。应为夏季临时灶。另有灰坑一个,袋状,圆底,径长3.4米,深1.8米。似为废弃的贮藏窖,后为垃圾坑。小陶猪即发现于此房址和灰坑中。
根据对上层的碳—14年代测试,桦皮距今为2985±100年,木炭距今为3052±90年(树木年轮校正值为公元前240±155年),可推定下层在3000年以前,上层时间则与西周相当。
《晋书、四夷传》谓:“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不咸山即今长白山。《新唐书、渤海传》谓渤海“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上京龙泉府已被考定为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莺歌岭在上京龙泉府附近的镜泊湖畔。为此,当今学者多认为莺歌岭在时间和地域上与关于肃慎的记载相吻合。先秦文献对肃慎的记载概略,莺歌岭遗址的发掘,丰富了我们对肃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