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灰霉病
植物病害
莴苣灰霉病又称灰毛病、黑毛病,是由灰葡萄孢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莴苣上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莴苣灰霉病是日光温室莴苣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严重的常常造成茎叶腐烂,导致产量、质量损失严重。
病原特征
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形态特征
孢子梗数根丛生,具隔,褐色,顶端呈1、2次分枝。分枝顶端稍膨大,呈棒头状,其上密生小柄,并着生大量分生孢子。孢梗长短与着生部位有关。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近无色,大小6.25-13.75微米×6.25-10.0微米。寄主上通常少见菌核,但当田间条件恶化后,则可产生黑色片状菌核。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一周后,开始产生菌核,两周后菌核大小3.0-4.5微米×1.8-3.0微米。培养基上菌丝透明,无色,有隔膜。
生理特性
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4-30℃;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94%左右; 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发病潜育期5-7天。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3-29℃。除芹菜外,还危害莴苣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芦笋及十字花科蔬菜。
为害症状
莴苣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叶片病斑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从叶尖或叶缘发病,形成褐色湿腐不规则形病斑,有时呈“V”字形或半圆形;另一种病斑从叶片内部发生,呈近圆形。莴苣灰霉病病斑一般较大,有明显轮纹,湿度低时病斑易破裂。茎上病斑初呈淡褐色水浸状,后期扩大后形成褐腐,与茎连接的叶片,从叶柄开始,沿叶柄向前扩展,形成深褐色斑,最后整株逐步干枯死亡。潮湿时病部表面上产生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侵染循环
莴苣灰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遇适温及叶面有水滴条件,病菌从伤口、气孔或衰弱组织上入侵,病部上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借助气流或农事操作传播蔓延为害,后期逐渐形成菌核越冬。
流行规律
莴苣灰霉病发生常与作物生育状况有密切关系,植株生长不良易感病。高湿低温是发病流行的必要条件,相对湿度大于94%及适宜温度16-23℃,特别是受低温侵袭易发病。保护地栽培在晚秋至早春,露地栽培在多雨多雾的春末或秋末初冬为莴苣灰霉病多发季节。凡种植过密,株间郁闭,通透性差;浇水过多或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等田块常发病重。莴苣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一些差异。
春季低温多雨,棚内湿度高:低温高湿是莴苣灰霉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莴苣灰霉病菌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是16-23℃,25℃以上的气温就不利于病菌的蔓延流行。相对湿度持续在90%以上极易使病害发生流行。
病原菌基数高:由于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蔬菜消费需求猛增,城郊出现规模型种植基地,造成轮作换茬困难,常年连作、一年多茬现象较为普遍,多年的连作栽培使田间莴苣灰霉病菌基数逐年增多。
栽培管理不当:为了提高单产效益,田间种植密度过高,群体郁闭,通风透光率差,湿度增加,有利于发病为害流行。管理技术不到位,使植株变得营养不良、脆弱,抗病力变差,有利于灰葡萄菌的感染莴。
品种间差异:生育期相对较长的中晚熟品种受莴苣灰霉病菌侵染流行的机会也会增加。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低温阴雨天气,在搞好控湿的基础上,密切注意病情,主动喷药预防。可选用40%嘧霉胺(施佳乐、施灰乐)悬浮剂1000倍液;或65%甲硫·霉威(甲霉灵、万霉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啶菌恶唑乳油10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干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10%哑醚唑(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液;或每克含活孢子2亿个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视病情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防治3-4次。不同类型的药剂要交替使用,以防病菌产生抗药性而降低药效,并且要做到适时用药、准确用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0-10-14 22:30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