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白花丹参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特产
莱芜白花丹参,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外在形态
莱芜白花丹参为中药材,幼苗茎叶呈绿色,茎四棱形、具槽,上部分枝,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根茎粗短、呈深褐色或深色,根部匀称、侧根多,达40条。皮厚木芯小,外皮不易剥落,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整,皮部红棕色,比紫参颜色浅,其有效成分是紫色丹参的2—3倍。气微,味微苦、涩。
内在品质
莱芜白花丹参富含丹参酮、丹酚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丹参酮IIA含量≥0.7%,丹酚酸B含量≥5%,比紫花丹参含量高出2—3倍。
分类等级
莱芜白花丹参产地加工等级标准:以无芦头、须根、泥沙、杂质、霉变,无不足70毫米长的碎节,含水量不得超过14%为合格;以根条粗壮、色紫红或砖红色、肉质肥厚无木心者为佳,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最粗大,长25厘米以上,直径1.5厘米左右,完整无碎条。
二级:长20厘米左右,直径1-1.5厘米,完整无碎条。
三级:长15厘米左右,直径0.7-1厘米,有断条。
四级:长10厘米左右。直径0.4-0.7厘米。
产地环境
气象条件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属于半湿润温暖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较多,年平均气温13℃以上,适宜白花丹参的生长温度。
土壤条件
莱芜区北部山区多为丘陵坡地,土质以沙壤为主,耕作疏松,有机质含量适合多种植物生长,经对该处耕作土壤分析,0—20厘米耕作层营养情况为:有机质含量0.75—1.4%,平均值为1%,全氮(N)25—35ppm,C/N7.3—8.3,碱解氮32—80ppm,平均值48ppm,速效磷6—58ppm,平均值17ppm,N/P为4.4—5.2,平均值4.8,速效钾75—150ppm,平均值为105ppm,供氮强度为7,供磷强度为1.4,土壤pH为7.2。
另外,该生产地区周围远离城市,无污染源(如矿山、化工厂等),空气、土壤、水源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完全保证该地生产的药材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指标。不同生态环境对中药材所造成的外源性污染是不一样的。多年生产检测表明外源性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致病细菌、霉菌均符合相关标准。
历史渊源
白花丹参是莱芜传统种植的中药材,多年来,莱芜区有关科研单位联合有关高校院所,从物种搜集、野生驯化、良种选育、高产栽培、药理、药效、毒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1年,“山东特产白花丹参研究”项目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2002年,莱芜白花丹参列入山东省道地药材。
2006年开始,原莱芜市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意见》(莱政办发【2006】34号)、《关于加快白花丹参产业发展的意见》(莱政办发【2007】4号)和《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莱政发【2010】10号)三个重要文件,为加快莱芜中药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山东特产药材白花丹参规范化种植体系研究》,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在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种质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莱芜白花丹参的连作重茬障碍问题也逐渐突出。据调查,重茬3年以上的地块,土传根部病害发生普遍,一般地块病株率20—30%,重者发病率50%以上,甚至绝产。为解决这一问题,莱芜区农业局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与莱芜区岳圣天然药物研究开发中心等单位结合,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一系列防治技术措施。通过采取土壤处理,生长期无害化处理等绿色控害技术,达到无污染、成活率高、长势好、增产明显的目的,为彻底解决白花丹参重茬障碍提供了重大技术创新。
2011年、2012年,经连续两年测产表明,采取这一技术,产量翻了近4番,平均增产392.47%。
生产情况
2006年,莱芜白花丹参种植面积达3000亩。
2013年,莱芜白花丹参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000亩,每年增加农民经济收入900万元以上。
产品荣誉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莱芜白花丹参”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莱芜白花丹参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境内。地理位置在东径117°19′—117°58′,北纬36°02′—36°33′,主要涉及苗山、和庄、茶叶、口镇、雪野、大王庄、高庄、牛泉、辛庄、里辛、颜庄、黄庄、寨里、羊里、张家洼等15个镇(街道),56个行政村,总面积2000公顷。
质量技术要求
(1)白花丹参对光照的要求
白花丹参为喜光植物,如生育期光照不足,则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因此,通风透光是白花丹参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2)白花丹参对温度的要求
白花丹参喜气候温和,在年平均气温为13℃以上,温度5—30℃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地上部分生长最适气温在20—26℃,平均气温10℃以下,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抗寒力较强,初次霜冻后叶仍保持青绿。根在气温-15℃左右、最大冻土深度40厘米左右仍可安全越冬。种子一般在18—22℃情况下,保持一定湿度,约二周左右可出苗。根段一般在地温15—17℃开始萌发不定发芽与根,一般1周左右发新根,20天左右发不定芽。忌高温,春季5℃种子萌动发芽,随着温度的升高在5月份进入快速生长期,10月上旬生长逐渐变慢,10月下旬以后下部叶开始枯黄至11月上旬进入休眠期。生育期若气温较低,则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
(3)白花丹参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
白花丹参为为深根性、直根系植物,根系发达,深可达60—80厘米。喜温暖湿润气候,温度在20—26℃,相对湿度在60%—80%。怕干旱,早春如果遭遇干旱,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下降。忌水涝,长时间的大水浸泡容易发生烂根,在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
(4)白花丹参对土壤的要求
白花丹参在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发育良好。土壤过于肥沃,参根生长不健壮;在水涝、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会引起根部腐烂。土壤酸碱度近中性为好,过砂或过粘的土壤对白花丹参生长不良。
(5)白花丹参对肥料的要求
白花丹参植株的吸肥力很强,依靠其强大的根系,可从土壤的表层与深层吸收养料。在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中,它就可以生长发育良好,在多施基肥、配合追施氮肥的情况下效果更佳。在氮、磷、钾严重亏缺时,白花丹参植株会表现出一定的生理病态。在严重缺氮的情况下,初期植株叶片颜色逐渐由深绿变为浅绿,植株生长缓慢;严重时生长点不发育甚至坏死,不再生长新叶,老叶逐渐枯黄,根细小,药材产量很低。在缺磷时,叶为绿色,有时为红褐色,初期叶上有明显褐色斑点,后期斑点扩大并干焦,叶有时扭卷,心叶生长缓慢。缺钾时,植株叶绿色至深绿色,叶片宽大,叶柄细长嫩弱,表现徒长,有时老叶边缘有较大褐斑,叶脉深绿色,其他部分淡绿色,出现明显花斑。
(7)白花丹参种子的特性
白花丹参种子没有休眠特性,可随采随播,当年种子发芽率一般在80%左右,储存年限越长,发芽率越低。
白花丹参病虫害防治:
(1)叶枯病的防治:叶枯病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褐色、圆形小班,病斑不断扩大,中心部呈灰褐色,最后叶片焦枯,植株死亡。防治方法:选用无病健壮的种栽,下种前用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消毒处理。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及时开沟排水,降低湿度,增强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洒60%代森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
(2)菌核病的防治:菌核病病原菌先侵害植株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浸染部位变成褐色并逐渐腐烂,在病部表面、附近土面及茎杆基部内生有灰黑色的鼠类状菌核和白色的菌丝体。病茎上部及叶片渐趋发黄,最后植株枯死。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做到株间通风透光,减轻发病。加强管理,加施草木灰,降低田间湿度,抑制菌核萌发。发病期喷洒或浇注50%利克菌1000倍液。
(3)根腐病的防治:根腐病受害植株,细根首先发生褐色干腐,并逐渐蔓延至粗根。根部横切,可见横断面有明显褐色,即维管束变。后期根部腐烂,植株地上部萎蔫枯死。防治方法:实行轮作,选择地势高燥的山坡地种植。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疏松土壤,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力。发病期,喷50%托布津800倍液。
(4)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根结线虫侵入根部后,刺激寄主细胞加快分裂,便根系受害部形成瘤状肿块。细根和粗根各个部位的肿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这是线虫病的显著特征。瘤状体初为黄白色,外表光滑,以后变成褐色,最后破碎腐烂。剖开出瘿,呈透明状,内含无色透明小粒。线虫寄生后,植株根系功能受到破坏,影响养分吸收,致使植株地上部枯死。防治方法:水旱轮作,有利淹死线虫,减轻危害。选择肥沃的土壤,避免沙性过重的地块种植,减轻线虫病发生。早春整地时,以每亩7.5公斤克线磷撒于地面,翻入土中,然后再作畦栽种,亦可在临时栽种时进行穴施。
(5)地老虎危害幼苗,在春季危害比较严重。防治方法:可人工捕捉或用3%马拉硫磷粉剂1:10拌毒土,撒在行间进行毒杀。
专用标志使用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莱芜白花丹参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64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莱芜白花丹参.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查询系统.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9 04:31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