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由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也被称为蜱媒传播疾病。它以其主要传播媒介蜱为特征,并常见于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主要分为早期局限病变期、早期播散性病变期、晚期持续感染期和慢性莱姆病四种分型。
分型
按疾病病程,一般分为早期局限病变期、早期播散性病变期、持续感染期等。
早期局限病变期
早期局限病变期又称为局部皮肤损害期,该期特征是游走性红斑。游走性红斑(EM)通常在蜱叮咬后一个月内出现(3~32天)。早期症状未经治疗也可在几周内好转或消失。
早期播散性病变期
在被叮咬后2~4周出现,该期特点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在游走性红斑出现的6周后,可出现眼部受累,包括视神经病、间质性角膜炎、弥漫性脉络炎、视网膜血管炎、视盘水肿、眼运动障碍等。
持续感染期
在发病数周至2年出现,主要受累关节为膝、踝、肘等大关节,表现为单关节炎的反复发作。
病因
发病原因
莱姆病可经多种硬蜱、蚊、马蝇等虫媒传播,在中国多经全沟硬蜱和嗜群硬蜱传播。在美国,
病原体多为
伯氏疏螺旋体,欧洲和亚洲主要是伽氏疏螺旋体、艾氏疏螺旋体。
诱发因素
进入蜱虫活动的森林、草地,即有感染风险。
发病机制
被携带疏螺旋体的硬蜱叮咬吸血24小时以上,疏螺旋体可经由吸食过程送入人体,并在3~32天从叮咬处皮肤向外周迁移。除螺旋体本身侵犯导致的机体损伤外,疏螺旋体可通过诱导交叉反应产生免疫复合物,活化特异性T细胞和B细胞导致心血管、关节及神经受累;同时,其释放的内毒素可非特异性激活多种免疫细胞和
细胞因子引起
脑膜炎、
脑炎、心脏、关节等组织器官受累。
流行病学
发病率
莱姆病在中国尚未被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缺乏完整的监测数据。据20世纪90年代资料显示,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天山和
阿尔泰山等林区人群莱姆病自然感染率在10%以上,秦岭以南在5%~10%之间,平原地区在5%以下。任何人都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如伐木工人、森林警察或护林员、动物养殖场职工、动植物考察人员、地质勘探人员,由于从事野外工作,接触蜱的机会更多,更容易发生感染。
死亡率
目前暂无关于莱姆病的准确死亡率数据统计。
流行强度
全世界各地都可发病,目前在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中已发现莱姆病。莱姆病在中国分布广泛,但疫区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内蒙古和华北部分地区的林区。不同地区的发病时间略有不同,但都有一定的季节性,与蜱类的数量及活动高峰一致,一般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在6月及10月,其中以6月份发病最突出。在美国东北部及中北部地区,多数患者在5~8月发病。在近太平洋地区,多数患者在1~5月发病,中国多数患者在4~8月发病。
症状
一期症状
又称早期局限病变期、局部皮肤损害期,该期特征是游走性红斑。
未出现红斑时,会出现发热、寒颤、头痛、乏力、肌肉关节疼痛及淋巴结肿大。
游走性红斑(EM)通常在蜱叮咬后一个月内出现(3~32天)。起初为充血性红斑,之后渐渐向周围扩大,直径约为8~52 mm,最后形成边缘鲜红中间偏白、偏淡的圆形红斑,呈靶形或“牛眼”形,可扁平或略凸起、光滑偶伴鳞屑。患者能感到局部灼热,而瘙痒、疼痛则相对少见。
游走性红斑不止见于蜱叮咬处皮肤也可在全身各个部位出现,于腋下、大腿、腹部、腹股沟多见。儿童多在耳后。一般3~4周内可消退。早期症状未经治疗也可在几周内好转或消失。
二期症状
又称早期播散性病变期,在被叮咬后2~4周出现,该期特点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神经系统损害主要有淋巴细胞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呕吐、颈强直等。面神经损害,表现为面肌的不完全麻痹,可伴有麻木、刺痛等。脑炎,表现为谵妄、异常兴奋、睡眠障碍,脑电图检查报告异常。可出现舞蹈病、感觉性神经根炎、颅神经炎、脊髓炎等。
心脏受累多为房室传导阻滞,其他还包括心肌炎、心包炎、左心室功能障碍等。心脏损害一般持续数日至6周,可反复出现。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胸痛、心动过速、心音低钝,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
在游走性红斑出现的6周后,可出现眼部受累,包括视神经病、间质性角膜炎、弥漫性脉络炎、视网膜血管炎、视盘水肿、眼运动障碍等。
三期症状
又称持续感染期、晚期,该期以关节损害为特点。
在发病数周至2年出现,主要受累关节为膝、踝、肘等大关节,表现为单关节炎的反复发作。受累关节会出现肿痛、僵硬、活动受限,可有全身发热、中毒症状。滑膜炎中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多,可检测出疏螺旋体。该时期可出现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主要见于老年女性前臂、小腿皮肤,起初为微红,逐渐变硬、萎缩。
就医
就诊科室
感染科
相关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沉增快。
病原学检查
取受累的皮肤、滑膜或肿大的淋巴结,镜下或银染色观察疏螺旋体,但检测率较低;取游走性红斑处皮肤进行培养分离以确诊,耗时1~2个月;PCR检测血液、皮肤、尿或脑脊液中的疏螺旋体,阳性率高。
血清学检查
两步检测法: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或脑脊液中的疏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再用免疫印迹法(WB)复查明确诊断。
如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行酶免疫测定(EIA)、免疫印迹试验,必要时做免疫荧光测定法(IFA)。
鉴别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可出现相似的前驱症状、关节炎、皮肤红斑、狼疮脑病。区别在于,狼疮有典型的蝶形红斑、血清中抗核抗体阳性,多可累及肾脏。
梅毒
常出现红斑皮疹,可累及心脏、神经系统。但病史与性相关,血清梅毒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阳性。
结核病
临床表现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皮肤可有结节红斑、累及关节为反应性关节炎、脑膜炎等。病理检查可在病灶发现干酪样坏死,检测或培养出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纤维肌痛综合征
可有不特异的关节肌肉疼痛,需与“慢性莱姆病”相鉴别。但该疾病肌肉关节疼痛无炎症表现,查体存在具体的压痛部位,莱姆病相关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
鼠咬热
发热、皮疹及关节炎等症状与莱姆病相似,但鼠咬热患者会有啮齿类或其它动物咬伤的病史,血培养可见小螺菌。
恙虫病
有发热、淋巴结肿大,但叮咬处皮肤的表现不同于游走性红斑,出现溃疡、焦痂。血清学检查可辅助鉴别诊断。
治疗
莱姆病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其口服治疗的常用抗生素包括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和头孢类药物等。
患者情况不同,使用药物也会相应调整。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热量的充分供给。
心脏完全传导阻滞者可考虑起搏器的应用。
关节炎应避免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以下进行如下的分期治疗。
第一期
第二期
成人用头孢曲松或青霉素。儿童需根据医嘱调整用药剂量。临床症状多在治疗后第2天开始缓解,约7~10天消失。
第三期
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预后
大部分患者治疗后可痊愈,部分患者治疗后仍会持续出现头疼、发热、乏力等症状,称为莱姆病后综合征或慢性莱姆病。
部分未治疗的莱姆病会引起严重的组织器官病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并发症
莱姆病会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导致颅神经麻痹(尤其是面神经麻痹)、脑膜炎、心包炎、焦虑或抑郁等。
预防及日常护理
预防
莱姆病的预防,最主要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去蜱活跃的区域,其次是暴露后处理及预防。
加强个人防护
暴露后处理及预防
日常护理
发展史
研究进展
为攻克莱姆病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难题,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莱姆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对近年来莱姆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以及控制莱姆病提供线索和新的思路。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