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立唐(1925年10月20日-2016年5月7日),字曙光,别号紫云翁、磨刀老人。1925年10月生于湖南益阳桃江,杰出的中国画大家,被誉为湖南省书画界“湖湘八老”之一,擅长中国画、书法、诗文。早年毕业于南京美专,师从现代著名画家、教育家
高希舜。湖南省美协原驻会常务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画研究院特聘书画家,1985年于湖南省文化馆离休。
人物简介
莫立唐(1925年10月20日-2016年5月7日),字曙光,别号紫云翁、磨刀老人。1925年10月生于湖南益阳桃江,杰出的中国画大家,被誉为湖南省书画界“湖湘八老”之一,擅长中国画、书法、诗文。早年毕业于南京美专,师从现代著名画家、教育家高希舜。湖南省美协原驻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画研究院特聘书画家,1985年于湖南省文化馆离休。其代表作品有《青岩挺秀》、《育英图》、《恶墨长流》《山城丽》、《双峰图》、《张家界》、《洞庭波涌》等,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先后出版发行《莫立唐画集》、《莫立唐书法艺术》《莫立唐全集-写生画大观》。
人物生平
1925年-1949年:1925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桃江县武谭乡的农民家庭,自幼喜好书画。抗战初期考入由著名画家高希舜任校长的南京艺专并任班长,受到了严格的基础训练,同校的学员有王憨山、欧阳笃材、伍祥干等。1949年9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担任文化教员及美术宣传干部。
1950年-1959年:建国初期在地方文化艺术部门工作,1956年和陈白一一同筹备湖南省美协,后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任理事,与张一尊、邵一萍等主持湖南美术工作。为新中国建立后湖南各级美术组织的组建、画家的联络与交流、以及湖南首届美展的筹备主办做出了幸勤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
1960年-1969年:六十年代初期他负责组织了宣传农业建设的《毛田新貌》山水组画的创作及出版工作。著名画家傅抱石、潘天寿分别两次来湖南写生,都是由莫立唐全程陪同,在与大师们的交流同时也学习了大师们的绘画技巧与理念。
1970年-1979年:文革期间他白天在街上描写毛体草书诗词,晚上在家反复临摹《介子园画谱》,有的画上二、三十遍,为他后来的写生及创作打下了深厚的根基,自称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七十年代初期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绘制和创作了《洞庭波涌》等大型山水画,1974年为长沙火车新站元首厅候车室绘制大型山水画《清水塘》等作品。期间他前往衡阳、邵阳、常德、益阳、湘西等地区帮助当地文化部门开展美术创作教学工作。
1980年-1989年:1985年在湖南省群众艺术馆离休后,莫立唐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绘画的创作和书法的变革尝试中,他游历了黄山、川西及九寨沟、桂林等地,先后曾九上张家界及天子山。期间画了数百幅小写生稿,为他八、九十年代的山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莫立唐对艺术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草率,稍不如意的作品他绝不轻易示人,都要自己亲手撕碎。
1990年-1999:九十年代是莫立唐中国画创作的巅峰时期,其作品风格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同时,又兼有西画之长,兼工(笔)带写(意)。他的山水画善于将奇山丽水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捕捉具有时代特征,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大型展览。1993年由台湾书画收藏家出资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莫立唐画集》。人品高则画品高,莫立唐对艺术极痴情,对名利极淡泊,对朋友极真诚,始终保持着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的严谨和文人特有的风骨,向往意境的完美与独创精神。通过刻苦努力的探索,他在书画艺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成功,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及业内各届的高度评价,被称为“湖湘八老”之一。
2000年-2010年:2000年,莫立唐的传略及成就、图片等被收录于国家数据库,入编《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世纪珍藏版大型专辑画册。获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人民画报社、中国画报出版社颁发的永久珍藏证书。此间,莫立唐渐渐将精力转到书法艺术的修行上来。其自撰书法心得:“主席引我路,怀素是吾师。颜黄座上客,羲圣且常思。板桥我喜爱,冬心心亦知。百家皆可学,择重无已时。”反映的是其博采众长、百法归一又自成一家,独创力道浑厚的莫氏楷书“斧劈书”,草书也是挥洒自如,八十余岁高龄的他在家常常以“废纸三千”的精神写字到深夜两三点。2006年莫立唐在湖南省文物商店举办了个人书画精品展,2004年和2008年先后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莫立唐画展、莫立唐书法艺术展,此间出版了《莫立唐书法作品集》、《莫立唐书法艺术》两本书法专集。
2011年-2016年:2016年4月30日莫立唐写生画展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分三批展出三个月,近300幅精细入微的写生画首次向大众展示,同时《莫立唐全集-写生画大观》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所写皆生命,亦即立唐之生命也。”诠释着他的艺术年华中少了许多世俗,多了许多敬畏,他的生命其实已经顺着笔墨深深地注入每一张画作之中。5月7日午饭过后,他将封笔多年的文房用具开启,为湖南省诗书画艺术院题写院名,住笔之后,总觉得未臻完美,改之又改,终因站立过久引发心脏病,带着对艺术追求完美的执念走完了他九十一岁的生命历程。
2017年-2022年:2017年9月29日“山水画大观——莫立唐山水画展” 在长沙美术馆、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展,同时《莫立唐全集-山水画大观》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18年11月6日“花鸟画大观——莫立唐花鸟画展” 在长沙美术馆、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展,同时《莫立唐全集-花鸟画大观》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19年10月18日“花鸟画大观——莫立唐花鸟画展” 在长沙美术馆、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展。
2023年:“三湘一立唐,艺多不张扬”。2023年10月24日,由湖南博物院主办的“恶墨点华章——莫立唐艺术展”在湖南博物院艺术大厅开幕。展览从10月24日起至11月26日,在湖南博物院一楼特展2厅免费向公众开放。开幕式上,莫立唐家属捐赠莫立唐代表性作品如《金鞭溪小景》《墨泼云山》等作品共计112件(套)。
艺术简介
其画:
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薛永年评价他:“莫立唐将一身风骨付诸于作品创作中,德高艺妙。虽然藏身市井,怀宝不露,但早已名满湖湘”;“莫立唐老人的绘画,无论山水花鸟,莫不意丰、笔畅、墨活,渊源传统而植根生活,境界大,意趣新。”
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学家虞逸夫有诗赞曰:“遇水泛舟逢山必驻,泼墨成霞花生万树,层峦耸翠叠嶂萦雾,高峰入天危岩下俯,飞泉奔瀑激石如怒,房舍人物穿插互补,云中犬吠洞山仙府,如闻其声不见其处,挥洒生风点染如雨,当其得意笔飞而去。”
莫立唐的中国画从传统技法入手,深入浅出,细致、朴实、自然。他的山水花鸟,厚重华滋,其风格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同时,兼有西画之长: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于无意中随心,有法处留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写生画,不仅张张细致入微,更是把城乡风光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捕捉具有时代特点的人文景观,以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讴歌新的气象,反映时代气息。薛永年评价道:“莫老的写生(画),把自己的生命、对象的生命、民族文化的生命、与时代脉搏融为一体,而且在笔墨美与意境美的结合上,特别是在个性化的密体笔墨美与山水实境美的结合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其书:
莫立唐集书画一身,以国画山水名世,他的画名却掩盖了书名。莫立唐的书法心得诗文莫立唐博采众长、百法归一、自成一家的成功轨迹。莫立唐的书法独具特点,楷草隶篆四体俱备,博采众长、百法归一、自成一家,创造出了独具特点的莫氏楷书“斧劈字”和“莫氏毛体”草书。书艺楷出金龙,草宗怀素,博览众家,兼收并蓄。虞逸夫先生曾赞曰:“摩崖为纸操笔当斧,横砍竖劈开山称祖,八怪九老闻风毕聚,仙凡杂坐奉为盟主。”
莫立唐的书法属于不可多见的且与书家平分秋色的画家书者,莫立唐楷书自成一体,主要植根于颜真卿的楷书,兼收黄庭坚、金冬心、何绍基诸家之长,甚至将隶书、篆书的部分特征也相互揉合渗透在楷书中,自创“斧劈书”。如所书《临池漫笔》、《满江红》等给人一种浓墨韵、大气势的视觉冲击感。莫立唐的草书以怀素草书为基础,个中有孙过庭、黄庭坚、毛泽东的草书要素。作品多长篇大幅,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如所书《岳阳楼记》、毛泽东《沁园春》,看他的草书有心旷神怡之感。
其诗:
题画作《张家界》诗如“云里金鞭雾里溪,蛙声十里下泉梯。曙光朗照千岩丽,流翠凝红望转迷。”自作画理诗文“百川长鲸吸,太空纳宇航,瀚海游龙乐,云壑自苍茫,癫狂生大匠,恶墨点华章,书画无穷境,灵犀纸笔藏。”回家乡武潭填《浪淘沙》词:“东出楚天城,直往西行,山田林路鸟争鸣。翠竹丛层千叠浪,悦目怡心。日夜走亲朋,语不休停,问长说短喜盈盈。户户擂茶如设宴,一片欢腾。”见其语浅情浓,情感至深。
“书之为艺、有书气甚者,有文气甚者,有画意甚者,书气者逼人。文气者雅人,画意者迷人。逼人者八法森严,令观者顿生仰止之叹,王、颜、欧、柳是也。雅人者八法内蕴,风度翩翩,令观者殊多回味,米、赵、香光是也,迷人者寓物象于书道之中,寄情怀于八法之外,藏真之寒猿饮水撼枯藤是也。”这是莫立唐总结前人名家楷、行、草三种书法的精辟论述。
其人:
莫立唐除了画品、书品受到书画界一致称颂外,最受人称颂的是他的人品。凡与莫立唐相交过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大好人,他对艺术极痴情,对名利极淡泊,对朋友极宽厚真诚。他为人正直低调,生活简朴,一身深蓝色的中山装和粗布裤穿了几十年,还是他的礼服。“人品居先,画品随之,生活居先,作品出之。”只有心正笔才正,人品高雅,画如其人。正是他对艺术完美而纯粹的追求,使他在书画艺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成功,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为其题词,誉为“艺术大师,国之瑰宝”。
《三湘有立唐 画坛一奇峰》 节选;文:骆志平
画自己的画,写自己喜欢的字,莫老坚持了一辈子。平时,粗茶淡饭,少有讲究,抽烟喝酒,从不看牌子,酒好不贪杯,酒劣性也浓。这种随心随性的日子,不存功利,带入笔墨中,朴实憨情,洒满一纸。其自诩磨刀老人,并非笔钝无锋,有待打磨,而是源于对传统笔墨的认知,与众不同。在莫老看来,执笔如刀,形似斧劈,笔沉墨酣,方为雄浑之法。
天天写字画画,留存的作品却只有三百多件,对于一个高寿的书画家来讲,不算多。其去世后,家人捐给了博物馆一部分,策展人谭国斌收藏了一点。市面上能够见到的画作已然不多,特别是山水画,少之又少。平常能够看到的多为书法作品,这也是莫老和其他同辈画家不一样的地方。莫老骨子里坚信,写不好字的人,不可能画出好的中国画。其在书法上用功极多,甚至超过了画画,书风书貌辨识性极高,笔中劲道和金石气象,独树一帜。其笔法线质,皴擦点染中的老辣之痕,同辈画家中,鲜有人能及。由于书法根基壮实,力稳笔沉,手中画笔一旦翻转,犹如霹雳弦惊,掠图造势,大气磅礴,彻底打破了一般文人书画的内敛闲情,形成了刀削斧劈的立唐画风。
莫老88岁时还在大湘西的深山中采风写实,苍颜白发,壮心不已。其画理简略,写一手刀劈斧削之字,画几幅屋漏划痕的山水。纵观其书法,吸足了先秦大篆、钟鼎铭文的营养,横竖撇撩,点钩折转中,又隐逸着唐人楷法的身影。其笔耕不辍,兼容并蓄,底盘扎得稳。再回到好山好水中,心境洞开,心中笔墨自然引得清泉石上欢。
其早年在南京艺专追随高希舜先生学习画画,1949年当兵,在部队干了几年宣传干事,后转业入机关工作,人生履历并不复杂。如果循着中西方艺术融汇的审美去寻找莫老的艺术高度,法理不错,也能讲出不少道道。但透过其人生轨迹,更偏重于莫老对传统的固守,在扎根传统中突破藩篱,是其一生的追求。其对西方艺术鲜有触及,更无刻意留痕,除了在透视光感造型上有所吸纳,作品中再无其他洋味,是完全扎根于自然法度的传统山水,画得扎实,找不出半笔敷衍滑过的墨痕。仔细揣研,近现代几位大家对其影响倒是不小,吴昌硕的金石气,白石老人的似与不似,张大千的大胆用墨,莫老尽收眼底。特别受黄宾虹积墨法影响颇深,积墨法的最早玩家为明末清初画家龚贤,龚贤字半千、号遗野,其功力位居金陵八大家之首,崇尚宋人笔风墨韵,受吴镇、沈周影响较多,自创积墨法,以层层积墨织密留疏,形成了欲秀而老,朴拙苍厚的风格,其擅用“三远”构图,以云带、流水悬空透气,画面满而不溢,满而不塞。其在《半千课徒画说》中说:“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利其黑”,对黄宾虹影响至深。黄站在龚的肩膀之上,另作延展,皴擦之法怪异多变,积墨之功更臻娴熟,韵致更趋悠远,摸索出了一套黑、密、厚、重、透的积墨画法,被誉为千古以来第一用墨大师。其所著《国画之民学》一书,将民学的美感织入画理中,丰富了中国画的学术土壤。莫老意象上以黄宾虹为师,对其画作多有揣临,与此同时,将自己独有的笔墨气象融入其中,刀削斧劈,笔笔分明,呈现出了独有的立唐墨韵,相较于宾虹的苍韵之美,莫老自显苍茫之风,来自京城的画界大佬,看过莫老的作品后,给出的评价是:“笔墨功夫不在宾虹之下,国内没有几个画家能够画出如此好的画”。这是真实的磨刀老人,和同时代的画界大家赖少其一样,秉持“我法自然,自然为我”的执念,终不落窠臼,自成风貌,成为继宾虹、少其之后,中国山水画的又一座奇峰。
莫老不一样,自诩磨刀老人,摩崖当纸,舞笔如斧,那种刀枪入纸的力道,如猛虎抓地,铁㦸掀沙,这种功力,一时半会拿不出来,想学的话,还得搬出石鼓大篆,钟鼎铭文,从头研习,如果连龙门二十品的方拙雄劲,都提炼不到笔端,要想品出莫老的笔墨酣情,肯定有难度,即使按图索骥,拼缝对接,也免不了落入言辞古旧,力点浅浮之中。
莫老憨情可爱,拄着一根手杖,走了已有八年。但给人的感觉,好像还站在不远的老巷中,腰不弯,背不驼,微红的面颊,壮心如酒。若有心相遇,请顺着积墨层层的山峦走进去,那里存放着他的笔墨酣情,墨梅红梅相拥相簇,气节傲然。
作品欣赏
莫立唐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