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subsp. monophyllus (Vahl) T. Koyama)是莎草科莎草属植物,匍匐根状茎长,木质。秆高80-100厘米,锐三稜形,平滑,基部具1-2片叶。叶片短或有时极短,宽3-8毫米,平张;叶鞘很长,包裹着秆的下部,棕色。苞片3枚,叶状,短于花序;长侧枝聚繖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小坚果狭长圆形,三稜形,几与鳞片等长,成熟时黑褐色。花果期6-11月。
形态特征
匍匐根状茎长,木质。秆高80-100厘米,锐三稜形,平滑,基部具1-2片叶。叶片短或有时极短,宽3-8毫米,平张;
叶鞘很长,包裹着秆的下部,棕色。
苞片3枚,叶状,短于花序;长侧枝聚繖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具6-10第一次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9厘米;
穗状花序松散,具5-10个小穗;穗状花序轴上无毛;小穗极展开,线形,长5-25(-50)毫米,宽约1.5毫米,具10-42朵花;小穗轴具狭的透明的边;鳞片排列疏松,厚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顶端钝或圆,不具短尖,长约2-2.5毫米,背面无龙骨状突起,红棕色,稍带苍白色,边缘黄色或麦秆黄色,脉不明显;
雄蕊3,花药线形,红色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短,柱头3,细长。小坚果狭长圆形,三稜形,几与鳞片等长,成熟时黑褐色。花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短叶茳芏多生长于河旁、沟边、近水处。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萌芽出苗的起点温度为8-10°℃,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生长中后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短叶茳芏光合产物的积累与运转,生长最快。但长时间的强光会使茎壁变厚,品质下降。遇霜冻,地上茎即枯死。
短叶茳芏适宜生长在水源充足的
碱性土壤中,以粘性淡涂田为最佳,pH值在7.5-8.5之间。在滨海地区,短叶茳芏经常与红树林生长在一起。在中国福建云霄,短叶茫芏可在土壤含盐量13毫克的淤泥质滩涂正常生长;而在福建闽江口、广西珍珠湾等地,短叶茳芏正常生长于水体含盐量达24毫克/克的海岸滩涂。水培试验表明,短叶茳芏在15毫克/克盐度下能正常萌芽,20毫克/克盐度时萌芽受到抑制,30毫克/克盐度时则无萌芽。
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永嘉(上塘)、平阳、泰顺)、福建(福州郊区、闽清、南平、寿宁等)、广东、广西、四川、海南和台湾等省区。
繁殖方法
苗床选择在向阳避风,排灌方便的地段,于立春前后用地膜进行搭架覆盖保温育苗。覆膜前,每亩苗床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0-15千克,施后浇足水分。至清明前后苗高20厘米左右进行起苗假植,假植苗床要求整细整平,每亩施腐熟
人粪尿2500千克或尿素和过磷酸钙各10千克作基肥。分株时每棵假植苗必须有一个母茎带一个新芽,假植密度为4-5厘米×4-5厘米,每亩苗床可栽种大田1公顷。
栽培技术
轮作
短叶茳芏重茬连种,容易造成土壤养分亏缺,理化性状变劣,影响持续高产。采取草、菜、稻水旱轮作,隔年种植,不仅有利短叶茳芏高产,且蔬菜病害轻,同样获得增产增收。具体轮作方式:第一年为短叶茳芏-短叶茳芏-菜;第二年为稻-稻-菜。据调查,采取以上轮作,短叶茳芏两季合计每亩产量为1840千克,若两年连作,其产量比轮作减产9.35%。
栽植
5月上中旬,当短叶茳芏新芽长到20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大田。合理的种植密度是短叶茳芏优质高产的基础,据多年对比试验表明,采用20厘米×16.5厘米,每亩栽2万丛的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柔软,易上等级。移栽时要求做到浅插、直插、匀插,栽后灌水约3.3厘米护苗。
管护
施肥:短叶茳芏生物学产量高,一生需肥量大,且养分要求齐全,施肥应以氮为主,磷钾配合。头茬草基肥,每亩施
碳酸氢铵40千克,
过磷酸钙20千克,硫酸锌1-1.5千克。如土壤速效钾含量在100ppm以下的地区加施氯化钾10千克。栽后6-7天追施
尿素5千克,以后隔10天左右再施尿素7.5千克。当草长到50-70厘米时,结合打桩拉网施尿素10千克,以后每隔15天施尿素一次,用量同前。草长到1.5米左右时增加施肥次数及用量,每隔一星期施尿素20千克,共4-5次。全生育期合计每亩施纯氮60-65千克,五氧化二磷3千克,氯化钾6千克。二茬草由于全生育期短,追肥间隔时间也相应缩短,总用氮量比头茬草减少20%左右。
立桩拉网:20世纪50-60年代,由于短叶茳芏种植技术落后,草高仅1米左右,不存在防倒问题。20世纪580年代以后,随着栽培水平的提高,短叶茳芏长度已超过2米以上,后期倒伏已成为短叶茳芏优质高产的一个突出矛盾,如无有效的防倒措施,将严重影响种短叶茳芏的经济效益。立桩拉网防倒技术作为短叶茳芏栽培的关键技术已被广大草农所认识与应用。立桩材料一般采用长2.5-3米,口径4-5厘米的毛竹梢或小杂木。立桩间距2.5-3米,主桩之间加设副桩,然后用尼龙绳连住,田埂四周用粗尼龙绳对拉,以增强相互间拉力。打桩后套网,尼龙网孔径30厘米×50厘米,网绳用28股丝绞成。实践证明,这种防倒设施能抗10-12级风暴。随着短叶茳芏的不断伸长,网的高度也要及时上升,一般从草高1米时开始立桩拉网,整个生育期升网3-4次。
病虫防治
病害:
角斑病是危害短叶茳芏的主要病害,受害草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失去了工艺价值。角斑病的防治除注意肥水协调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外,应抓住发病初期药剂防治。20世纪70年代多用波尔多液,80年代中后期改用1000倍瑞毒霉,凡在初见期防治两次,病情可得到控制。
虫害:有尖翅小灰螟和
白背飞虱,前者用三唑磷每亩100毫升兑水50千克进行喷雨;后者用扑虱灵每亩240克兑水50千克喷雾,效果均很理想。
主要价值
生态:短叶茳芏是海湾河口滩涂绿化的优良植物。
经济:短叶茳芏纤维含量高,可作原料编织草片、草席、帽子、座垫、草袋等特色制品。
药用:全草可以入药,性味功能淡,平。清热,利尿,解主小便不利、闭经、急惊风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