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论(修订版)》主要收录了雨果文艺理论作品序言、评论文选(二篇)、论司各特——关于《昆汀·杜渥德》、论拜伦——纪念他的逝世、戏剧与诗歌作品自序选(八篇)、《克伦威尔》序、《歌吟集》序、《艾那尼》序、《秋叶集》序、《吕克莱丝·波基亚》序等内容。
作者:(法国)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译者:
柳鸣九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19世纪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其文学创作有诗歌、小说、戏剧、政论、散文随笔以及文学评论,卷帙浩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及《九三年》等。
在文学史上,维克多·雨果主要是诗人、小说家、剧作者,而不是专门的理论批评家。但是,雨果作为1 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作为文学史上一位成就很高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理论文字既是当时浪漫主义运动重要的理论文献,也是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一个理论标本,今天对我们仍有思想材料的意义。
雨果作为诗人的创作活动开始很早。以1 822年的《颂歌与杂诗集》为标志,他不到二十岁便已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诗人出现于文坛了,而他在理论批评方面的活动,则正式开始于1 81 9年,这正是法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形成的年代。
我们在前面说过,雨果的文艺理论论著,是法国1 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理论文献,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个运动和这一个流派。当然,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虽然是18世纪、1 9世纪的历史产物,而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却不能不说是原来就已经存在着的,但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集中而典型地表现在浪漫主义流派之中,却又是毫无疑义的。
因此,我们便不难从雨果这一位19世纪浪漫派作家的文艺理论中,看到某些对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特别是对于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具有一般表征意义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雨果文艺思想的意义。雨果的文艺思想,除了以上指出的一些局限和缺点外,本身也是相当复杂的,而且在论证上有不严密不连贯甚至不统一的地方,其中的论据也有些是不够精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