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旧事》,现被收录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第五单元第三课。《荷塘旧事》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它的作者为姜文志,男,汉族,现年71岁,高中学历,中共党员,金川区龙集里社区居民。获得了全国“银龄行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十部委授予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
内容简介
《荷塘旧事》,现被收录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第五单元。《荷塘旧事》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回忆了童年时到外祖母家过暑假,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其中,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作者深深铭记在心的三件往事。通过美景旧事,抒发了作者对人类淳朴的爱的难以忘怀,同时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还有作者对野荷塘的喜爱之情。
课文
1.那是我刚好念四年级的时候,妈妈叫来在城里念大学的舅舅,让他带我去乡下,到外祖母家去过暑假。
2.外祖母家居住的村子周围有四个大水塘。其中最美的一个便是村东北的野荷塘,塘中长满了荷花。又有人叫它“月牙泡(pāo)”,因为它的形状像月牙。
3.月朗风清的夜晚,舅舅领我去那塘边散步。来到塘边,只见满塘浮光跃金,如繁星闪烁。塘四周的树木在微光下形成一围黑绿。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
4.白天,塘面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着绿浪;绿色的荷叶铺在水面上,绿叶中点缀着许多粉红的荷苞和荷花,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5.塘面上有块白水,荷叶在白水边形成一条弯曲的边缘线。我和村里的伙伴们经常来到这块白水边,在几株垂柳下脱光了衣服,走过一段湿润的
沙地,跳入清澈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一条条“黑泥鳅”在水中钻来钻去,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6.有时,我们排成整齐的横队,有人发一声喊,只听得“扑通通”、“扑通通”,像哪个鼓队乱了套似的一阵乱响,身后翻着大菊花似的浪。这就是我们常玩的“狗刨比赛”。
7.“刨”到岸边,人人都气喘吁吁,仰面倒在柔软的沙滩上。太阳热烘烘的,晒得我们昏昏欲睡,驾云似的。
8.有时,我们分成两队,相互击水。那情景更是闹得慌。急速的水线向对方射去,又从对方射来,水线交射在一起,撞击出点点白珠,腾起,落下。“哗哗”的撩水声,“呀呀”的叫喊声,乱糟糟响成一片。塘边树上的鸟也被骇得停止了鸣叫。两条战线越逼越近,最后混成一团。搞不清谁和谁是一队的啦,只是闭着眼,嘴里“扑扑”地吐着,使劲往外击水。当我们互相扭在一起时,便停止了击水,哈哈大笑起来。
9.然而,无论怎样闹,决不能超越那道荷叶形成的绿色边缘线。线那边水深,还有些杂草,小朋友都怕。可是,我却根本没把这些警告放在心上。我一个城里的孩子,见识比他们多多啦,我才不怕呢!
刚学会几下“狗刨”时,我觉得有了水中自卫的本事,就满不在乎冲破了那道绿线,到了荷花丛中。 该城里的人向乡下人炫耀了,我想站立起来,再向小朋友骄傲地喊上一声:“你们看!”
10.可是这壮举刚开头,水便一下子没了我的头顶。顿时,一种
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攫住了我。
11.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救命啊……”
12.“咕噜”,一口水进了肚。
13.我晕头转向地一个劲往上挺,每次冒头只能喊“救……”,便“咕噜”喝一口水。
14.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地往下坠,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涨得几乎要炸,水还一个劲往嘴里涌。突然,我觉得有人抓住了我的手腕,接着一股力把我拉出水面。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
15.我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呕水。他们却围着我哈哈大笑,这下,他们可逮着机会嘲笑我这
傲气十足的城市小少爷了。
16.然而,那笑声是多么憨直纯朴啊!我一直留恋那笑声。
17.如今,我的孩子已经上学了,往事也忘了许多,可是,那荷塘却同天上的月牙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18.我
怀念那
荷塘,在那里我
认识了
大自然和谐的
美和人类
淳朴的爱。
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交待事件的起因,目的是引出往事,为下文做铺垫。
第二部分,属于回忆往事部分。
2、3、4、5段是写白天和夜里荷塘的美丽景色,景色美是怀念的一个原因。
6、7两段写“狗刨比赛”,突出了童趣,突出了小伙伴们快乐的生活,纯真的性格与美丽荷塘的和谐美。
接着写“打水仗”,表现了小伙伴们的纯朴和亲密无间。
第二部分的最后写“我”溺水被救,表现了小伙伴们聪明、机智、纯朴、善良。
第三部分点明本文主题: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的纯朴的爱。这一部分很有启发意义,能引起读者对生活中美好一面的深层思考,也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本文主要内容是“我”回忆起小时候在荷塘边度过的趣事
教案
知识目标
1、字词积累。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情感目标: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
学习目标
1.重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2.难点: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情境
教育法 2.自主、探究、合作法 3.自悟自读法
学习方式 质疑——研讨——探究
教师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状况,解决字词障碍。
(一)生字注音
点缀(zhuì)颤动(chàn)清澈(chè)恬静(tián)惊涛骇浪(haì)炫耀(xuàn)攫住(jué)呕(ǒu)憨直淳朴(hān、chún)
(二)生词解释
浮光跃金:指月光照耀下的水面闪着金光。这里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水面。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攫住:抓住。
憨直:憨实直爽。
恬静:闲适安静。一般指很美好的安静。
三、初读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文章,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赏析仔细阅读课文1---5自然段,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景色的句子。
明确:
(1)“来到塘边……繁星闪烁。”
(2)“整个月牙泡泛着金光……恰似蓝天上一弯晶莹的新月。”
(3)“白天……在微风中荡着绿浪”
(4)“又点缀着许多……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引发学生阅读和探究的兴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快速进入文章,体会角色。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及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这些句子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描写荷塘景色的美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下文作者赞美大自然和谐的美和表现农村少年天真、善良、淳朴美好的心灵作铺垫。
注:以上两个问题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五、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
作者简介
姜文志,男,汉族,现年71岁,高中学历,中共党员,金川区龙集里社区居民。他于1958年参军入伍,是雷锋生前的战友,在部队曾多次立功授奖,受到过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转业到
金川集团公司后,他先后从事食堂管理员、水车司机、党委办公室干事、车队队长等工作,把雷锋精神带到了每一个工作岗位,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退休后,他致力于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收集雷锋生前工作学习生活的照片160多张,自费6000多元承做了10块宣传版画,举办了主题为“雷锋精神永恒”的大型图片展,先后在20多个厂(矿)区、10多所学校、10多个居民小区展出,参观人数难以计数。获得了全国“银龄行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十部委授予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