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卤鹅是具有代表性的移民美食,也是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泛流行于荣昌及附近地区,并扩大至川渝地区。卤鹅本为潮汕食物,经过荣昌的客家人在三百多年里的不断适应和改进,卤鹅逐渐成为了今天荣昌地区的特色饮食品牌,受到了重庆乃至全国人民喜爱。荣昌卤鹅集粤菜和川菜所长,既有粤菜和潮汕菜注重的味尚清鲜、油而不腻的特色,更有川菜调味多变、醇浓并重的风味。
荣昌卤白鹅属于川卤系列的一个品种,川卤的形成始于秦惠王统治
巴蜀(公元前221年)。到了明代,人们的饮食习俗注重养生食疗。特别是明代的《饮膳正要》和《本草纲目》的问世,促进了朝野人士更加重视食疗。由于记载的药料中有些即能防病、治病、又能产生香味,达到调味的目的,所以大部分都被作为卤菜调料。
在清朝初期,著名的“
湖广填四川”,使大批两湖和两广的老百姓入川来到了荣昌区,他们随之带来了各地的饮食习俗,川卤为适应这四省八方的饮食口味就对其菜式进行了一定的改良,使之在调味上符合广大消费者。荣昌历来盛产白鹅,早就成为川卤的重要原料,卤白鹅历经数百年的变迁,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菜品。
荣昌卤鹅的百年美味,也有荣昌白鹅的功劳,据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荣昌白鹅就被列为全县的重要特产。1989年,荣昌白鹅被列入国家级保护鹅种,成为荣昌县重要而宝贵的地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