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蒾叶海桐(Pittosporum viburnifolium Hayata),常绿
灌木,嫩枝粗壮,灰褐色,有横裂皮孔。分布于中国台湾省。
叶生于枝顶,二年生,厚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0~14厘米,宽3~5厘米;先端圆形,基部窄楔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无毛;侧脉8~10对,在上面陷下,在下面显著突起,边缘平展,干后稍反卷;叶柄粗壮,长1~2厘米。圆锥花序长10厘米,顶生,被褐毛,花序柄长8~15毫米,花梗长5~10毫米;萼片卵形,长3毫米,无毛或偶有睫毛,基部稍连合;花瓣矩圆形,长1~1.2厘米;雄蕊长7毫米,花丝扁线形;子房被褐色,花柱短,长约2毫米,无毛,柱头头状,子房柄短。蒴果短球形,长2厘米、宽2.5厘米,侧膜胎座2个,2片裂开,果片厚木质,厚约3毫米,内侧有突起横格;种子长7毫米。
叶倒卵形,先端圆,具圆锥花序,长达10厘米,子房被毛,蒴果短球形,长2厘米,宽2.5厘米,果片厚3~4毫米,是国产种类中具有最大蒴果及最厚果片的代表。它和菲律宾的海岸海桐 P. littorale Merr. 很接近,但后者具伞房花序,蒴果长4~5厘米;它和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的 P. moluccanum Mig. 也有区别,后者叶片尖锐,花序为短小的伞房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