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壳
中药
荔枝壳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果皮。性味苦、寒。入心经。具有除湿止痢,止血作用,主治痢疾、血崩、湿疹等。
形态特性
荔枝常绿乔木,高10~15米。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厘米,或过之;小叶2或3对,少4对,小叶柄长7~8毫米,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2~4厘米,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毫米;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厘米,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长环境
多栽培于果园。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采集加工
6~7月采收成熟的果实,在加工时剥取外果皮,晒干。
药材性状
干燥的外果皮,呈不规则的开裂,表面赤褐色,有多数小瘤状突起,内面光滑,深棕色。薄革质而脆。
入药部位
果皮。
性味
苦,寒。
归经
心经。
功效
除湿止痢,止血。
主治
痢疾、血崩、湿疹。
相关配伍
治赤白痢:橡实壳、甘草、荔枝壳、石榴皮。上等分,细锉。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普济方》橡实散)
治血崩:荔枝壳烧灰存性,研末。好酒空心调服,每服二钱。(《同寿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克;或入散剂。
外用:适量,煎水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10:2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性
生长环境
采集加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