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铁牛位于湖北省
荆州市长江江堤内侧。距市区2公里。是浏览观光的古迹胜景。荆江水患不断,为祈求神灵的保佑,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乾隆下旨铸造镇江铁牛九尊,置于观音矶等重要荆堤险段。
简介
荆江水患不断,为祈求神灵的保佑,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乾隆下旨铸造镇江铁牛九尊,置于观音矶等重要荆堤险段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又在
郝穴江边置镇水铁牛一尊。据说兴风作浪的水中蛟龙惧铁,按五行之说,牛属土,土又能制水。铁牛集二者于一身,故用之镇守江堤。铁牛背上铸有铭文:“嶙嶙峋峋,其德贞纯;吐秀孕宝,守捍江滨;骇浪不作,怪族胥驯;翳千秋万代兮,福我下民”。铁牛铭文均已成为长江水患的历史见证,是荆江防洪史难得的珍贵文物。
发展历史
铁牛矶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以其流经荆州而得名,全长337千米。荆江最著名的险工险段是荆州市沙市区观音矶、江陵县祁家渊、铁牛矶,监利县一矶头等。其中冲刷最深的是江陵县铁牛矶。
铁牛矶位于江陵县城郝穴镇龙渊村境内。因该堤段外平台上铸有一尊铁牛,故名铁牛矶。因处荆江段郝穴河湾凹岸顶端激流中刷处。由于南岸淤长,断面变窄,铁牛矶一带江面仅宽740米,为荆江河段最狭窄处。当上游洪峰泻下,深泓急流,紧贴逼岸,形成这一带滩窄坡陡、河床刷深的局面。
铁牛矶堤段历史上曾多次出现险情,仅1950年至1975年就发生重点崩岸险情39次。1998年大汛期间铁牛矶滩面遭受严重冲刷,为确保堤防安全,国家安排专项资金进行综合治理,2000年工程完工后,该段抗洪能力明显提高,确保了滩岸稳定,成为荆江大堤的窗口。
离“铁牛矶”碑不远处,可见一尊铁牛依江而立。
镇江铁牛
镇江铁牛的历史要上溯到清代,据《荆州万城堤志》载: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十一月,上谕:“向来沿河险要之区,多有铸造铁牛安镇水滨者。盖因蛟龙畏铁,又牛属土,土能制水,是以铸铁肖形,用示镇制。”十二月,湖广总督毕沅奉旨铸造镇水铁牛九具,分别置于万城、中方城、上渔埠头、李家埠、中独阳、杨林矶、御路口、黑窑厂、观音矶等九处险要堤段。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和咸丰九年(1859年),又各铸铁牛一具与李家埠和郝穴堤上。现毕沅所铸铁牛已不存在,唯道光和咸丰年间所铸铁牛尚存,即今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的李埠铁牛和江陵县城的郝穴铁牛。
其中郝穴铁牛,因所处地段原为镇安寺湾,故又名镇安寺铁牛,为荆州知府唐际盛所铸。其形状为独角兽形,前立后蹲,高踞堤岸,俯视长江,身长3米,高1.8米,宽0.9米,尾右盘长1米,外实内空,重约2吨。牛背有铭文126字,其中篆、隶文各63字,现抄录篆体铭文如下:“维咸丰九年夏,荆州太守唐际盛修堤成,铸角端镇水于郝穴,而系以铭曰:‘嶙嶙峋峋,与德贞纯,吐秘孕宝,守捍江滨,骇浪不作,怪族胥驯。翳!千秋万世兮,福我下民。’”(其意思为:在清朝咸丰九年的夏天,荆州太守唐际盛修好堤后,铸了独角兽,用以镇制洪水,放在郝穴堤上,并在牛身上铸刻铭文说道:“铁牛昂首蹲踞,有如耸立的奇石,她的品德忠贞纯洁,勤于职守,吞吐着神秘的灵气,孕育着瑰丽的宝藏,捍卫在险要的江边。惊涛骇浪从此不再兴起,各种水怪都被驯服不敢兴风作浪。噫!不管千秋万代,它都要为我治下的百姓造福无穷!”)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碑
铁牛旁原立有石碑一块,为清光绪年间(1895年)郝穴矶发生崩挫险情,荆州知府舒惠率民众抢险,修石矶长173米,高5米。上铺块石坦坡,高6米,下游做条石驳岸17米,又于上首新建石矶,长13米,高8米,控制住险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荆州知府余肇康为纪念该抢险工程所立。该碑原立在郝穴客运码头附近,河道管理部门于1978年将此碑迁至铁牛矶,并适当加以修缮,建立基座,现立于铁牛与蘑菇亭之间,碑上刻有《万城堤上新垲工程记》一文。
荆江水患
镇江铁牛建起后,荆江水患并未因此减轻,史载荆江大堤又分别于1875、1907、1931、1935年四次发生溃口,导致荆江洪水肆虐。到建国前夕,铁牛已是锈迹斑斑、破败不堪,附近大堤也杂草丛生,险情不断。
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荆江大堤治理工作。由于郝穴堤段的安危关系到江汉平原乃至武汉三镇人民财产的安全,1958年周恩来总理等亲临铁牛矶视察,1998年抗洪最紧张时刻,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铁牛矶,指导抗洪,夺取了98抗洪的伟大胜利。讯后,国家再次安排专款对铁牛矶一带进行综合整治。工程于1999年4月28日开工,2000年6月底竣工。整治后彻底根治了险情,保持了滩岸稳定,提高了边坡、滩面的抗冲能力。同时,铁牛也修缮一新,并依据98最高洪水位,将铁牛抬高7公寸,重新修建基座、平台,并在铁牛旁树立了“98抗洪纪念碑”,上刻有原江陵县县长李刚撰写的《郝穴铁牛矶综合整治工程记》碑文。此外,还在外滩边缘设置了1800米长的铸铁栏杆。
滔滔江水依旧,镇江铁牛还在。如今,铁牛矶一带高标准的护岸牢牢锁住了桀骜不逊的大江,岸边新建的滨江公园游人如炽,紧邻其旁的江陵抗战纪念园使其更添传奇色彩,江陵还将在这里修建一座“九八抗洪纪念馆”,与附近的丁公祠一起成为江陵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临近景点
江陵抗战纪念园位于铁牛以东100米处。纪念园座落在铁牛矶附近荆江大堤平台上,这里是原广德部队(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第四十三师代号)阵亡将士埋骨之处。1941年7月25日,郝穴驻军广德部队英勇抗击日军第三十九师团两角旅团原浦联队1400人进犯。军民浴血奋战5昼夜,歼敌500余人,国军700余将士英勇牺牲。自1940年6月至1943年2月,以弹丸之地的郝穴,坚持抗敌2年8个月。纪念园由牌坊、主碑、副碑组成,面对长江、背靠大堤,为全石结构。牌坊高6.6米,宽8米,南面匾额由江陵籍老红军、原中顾委委员谭友林将军题写。北面匾额出自旅台的鄂籍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胡秋原的手笔。牌坊主柱南面楹联:“抗日丰碑如巍巍荆堤千秋固;报国勋业似滚滚长江万古流”;北面楹联:“镇江神牛伴忠骨;凌云仙鹤颂英灵。”牌坊重30吨,正门外立一对石狮,高2米,重2.5吨。主碑高5米,重10吨。正面为郝穴书法家汤仙遇书写的“浩气长存”四字。背面镌刻中共郝穴镇委和镇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主碑之北,立有当年广德部队部队长金德祥题写的“广德部队江陵各战役阵亡将士公墓”碑。碑座上镌刻着郝穴镇镇长黄远奎书写的铭文:“铭碑勿忘历史,谒陵莫负英灵”。纪念园后两侧的副碑,记录着郝穴抗战简史、各捐助人姓名、筹建者名单和建园经过。整个布局严谨大方,气度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