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白星病
植物病害
茶白星病又称茶白斑病、点星病,是由茶叶叶点霉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茶上的病害。一般以高山茶园发生较重,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导致茶树新梢生长不良、节间短,芽重减轻,叶片易脱落,减产10-50%,严重时,整个叶片枯萎死亡。感病芽叶制成的干茶,冲泡后叶底布满星点小斑,破碎率较高,茶汤滋味极其苦涩,汤色浑暗,香气低,品质差。
病原特征
病原为茶叶叶点霉(Phyllosticta theaefolia Har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大小32-80微米×32-80微米,暗褐色,顶端具乳头状孔口,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卵形,单胞无色,大小3-5微米×2-3微米。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长出白色菌丝,后变为黑色,上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子实体。菌丝生长温限2-25℃,适温为18-25℃,高于28℃则生长停止。光照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为害症状
茶白星病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以嫩叶为主。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直径为1-2毫米的灰白色圆形斑,中间凹陷,边缘具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当湿度大时,病部散生黑色小点,病叶上病斑数达几十个至数百个,有的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叶片变形或卷曲。叶脉染病,叶片扭曲或畸形。嫩茎染病,病斑暗褐色,后成灰白色,病部也生黑色小粒点,病梢节间长度明显短缩,百芽重减少,对夹叶增多。严重的蔓延至全梢,形成梢枯。
分布范围
茶白星病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前苏联、巴西、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在中国安徽、福建、贵州、四川、江西、湖南、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均有发生。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活体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10℃以上,病菌开始生长发育,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在水湿条件下,主要从茶树幼嫩组织的气孔或叶背茸毛基部细胞侵入萌发进行新一轮侵染。2-5天即出现病斑,条件适宜又可不断地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侵染,从而导致病害扩展蔓延,以致流行。
流行规律
茶白星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一般发生始期为3月下旬,流行期4月上旬至6月上旬。
湿度、温度: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研究显示,气温10-30℃,相对湿度高于80%易发病。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则不利于该病发生。在适合发病的季节,若天气连续3-5天阴雨,病害常可突发和流行。高山茶园由于多雾阴湿低温,故最适于此病发生。茶白星病在10-30℃时都可发生,但以20℃时危害最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前认为,30℃以上病菌便停止侵染。但徐静庄等调查发现茶白星病在炎热的夏季,处于高温35-36℃时,病害也很严重,在温暖的秋季,病害仍趋严重。因此可以看出茶白星病虽然属于低温型病害,但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在茶树生长的各季节嫩梢上均可发生。
海拔:茶白星病在高海拔地区发生较重,并且随着海拔增加茶白星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谭济才等在中国湖南东山峰农场多年调查发现,800米左右是拐点,800米以下茶园发生不严重,900米以上急剧加重。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茶园,发病程度有差异,如中国安徽皖南山区海拔400-1000米发生较严重,而贵州地区茶园在海拔800-1400米发病率较高。
品种:茶树品种存在抗病性差异,良种茶园发病率普遍低于相同环境的群体茶园。曾明森等通过对7个茶树品种调查发现,铁观音品种及其杂交后代对白星病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是黄棪品种,几乎无发病率,而福云6号、福云7号、菜茶等则较易发病,发病率可达58-85.7%,易感病。
树龄:树龄也是影响茶白星病发生的一大因素。据邓欣等对不同树龄茶树茶白星病的发病率调查结果显示,茶树生长早期茶白星病的发病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升高,24龄时茶树发病率达到最大,为27.0%。而后随之发病率下降,36龄老茶树发病率仅为16%。主要是由于早期茶树生长旺盛、持嫩性强,叶表皮角质化程度低,叶肉组织柔软,病菌容易侵染。
种植及修剪方式:不同的茶树种植间距和修剪方式对茶白星病发病率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据周凌云等对不同种植间距茶树茶白星病发病率的调查发现,密植茶园相对老叶更少,嫩叶的表层叶片接触面较广,病害发生相对较大,而疏植茶园与常规茶园的树势基本一致,因此发病率差距很小,并且通过在壶瓶山(2次/1年浅修剪)、白云山(1次/年深修剪)、东山峰(3次/年浅修剪)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修剪方式,对茶白星病的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茶白星病发病率分别下降了55%、65.3%、57.9%。
防治方法
茶白星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茶白星病的防治多采用化学防治,即喷施化学农药的方法。药剂种类可掌握先用铜制剂,后用有机杀菌剂。在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大约每周一次,2-3次就可以有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重病区惊蛰后春茶萌动期喷第一次药,必要时7-10天后再喷第二次药,以后根据病情再决定喷药次数。化学防治的要诀在于选药合理和用药适度。根据不同田块的不同茶园的不同病害,选用合适的农药,掌握合适的剂型、剂量,做到对症下药,以最小的投入也能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包括植物性杀菌剂、微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生物防治,对环境保护和茶叶的品质很有利,但是效果慢,成本高,在生产中应用得较少。
在茶白星病的防控中植物性杀菌剂主要有油茶皂素药液和L.C杀菌剂。
微生物农药受到病虫害防治研究者的青睐,成为农药开发的热点。茶树病害方面的微生物杀菌剂主要是真菌类和细菌类,主要通过微生物代谢物及其分泌蛋白对病原菌的拮抗机制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达到防病控病效果。微生物杀菌剂包括广谱杀菌剂和特异杀菌剂。
相关尚处于初步阶段,因鉴定工作比较烦琐,对所获拮抗放线菌株只是粗放地划归为链霉菌属,故在种类鉴定上仍需大量工作。同时关于这些拮抗菌如何在叶、根部定殖占据有利的生态位点阻止病菌入侵,或在茶树体内及侵入点分泌抗菌物质抑制病菌生长,或如何诱导茶树产生抗性等抗病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应用于茶白星病防治的生物农药主要有豆浆菌肥和SOD活性生物肥。
豆浆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在茶树根周围土壤中大量繁殖、生长,形成优势菌群,从而形成局部优势,这样就能抑制和减少病原菌的入侵和繁殖机会,因此豆浆菌肥能明显降低茎腐病等土传性病害的发病率。豆浆菌肥能促进茶树植株生长,抗病能力增强,从而降低茎腐病、茶饼病、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茶轮斑病等等叶部病害的发病率。
“想不到”SOD高能活性生物肥,是通过水解蚯蚓获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氨基酸,从矿石和植物中提取辣根超氧化酶、过氧化素酶、Q10酶、苦辣素、除虫菌、生物菌、叶绿素、复合稀土、微量元素等,通过发酵用高科技手段整合而成。它能够在土壤中形成有益生物群体优势,增强作物抗逆性,抑制害虫发生,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它不仅能具有高效防病抗虫功能,而且不危及人畜,不损伤害虫的天敌,不污染环境,不损害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还可以促进杀菌作用的绿原酸咖啡酸等的合成,以增加植物的免疫能力。在同行业中有超前性和代表性,被誉为农作物所必须的“黄金搭档”。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最基础的防治方法,也是茶园管理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茶园管理措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1:03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为害症状
参考资料